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在牦牛瘤胃内的消失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了牦牛瘤胃内9种/品种牧草干物质,有机质,有灰酸洗纤维,无灰酸洗纤维的消失率。根据瘤胃内的消失率,较优质草地禾本科牧草为草地熟禾和羊茅 ,干物质的消失率分别为91.3%,86.1%,无灰酸洗纤维消失率分别为78.7%,72.8%;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对稻草在锦江黄牛瘤胃消失率影响,试验选用A、B和C3种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对稻草进行微贮试验,设6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稻草微贮期为60 d.采用尼龙袋方法测定其在6、12、24、48和72h5个时间点稻草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在瘤胃消失率.结果表明:1)试验采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及其组合处理稻草,能提高稻草DM、OM、NDF、ADF和CP在瘤胃中消失率;2)从单一制剂来看,C制剂处理稻草DM、OM、NDF和ADF在瘤胃消失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3)A、B和C联合使用,4种组合对稻草DM、OM、NDF和ADF在瘤胃消失率差异不显著,以A+B组合的瘤胃消失率最好;稻草CP在瘤胃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4)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角度来看,以A和B2种制剂联合使用效果可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区黄牛主要瘤胃微生物及瘤胃液物质特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牛瘤胃液中N源、可溶性糖含量,统计分类纤毛虫数量和改良纤维分解细菌选择性培养基等方法,发现瘤胃内 NH+1-N、NO-3-N、全N和可溶性糖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含量的高低取决于瘤胃内食糜的养分、食糜和瘤胃液在瘤胃中的排空时间,同时鉴定了西藏黄牛瘤胃液中12种不同属的纤毛虫、4个主要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厌氧真菌的数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NH+4-N含量变化较小,在平均值(71.279 9±15.120 5)mg/L浮动;NO-3-N在AM 10:00达到最高值;全N在AM 8:00和16:00含量最高.通过试验改良的纤维素菌培养基能较好地培养瘤胃内4种细菌,为更进一步研究瘤胃内微生物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选择装有永久性瘘管体重(20±0.5)kg的雄性山羊4只,采用拉丁方设计和尼龙袋方法研究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25mg/kg)、对苯二酚(40mg/kg)和丝兰皂甙(36mg/kg)对饲料养分在瘤胃48小时的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乙酰氧肟酸使饲粮干物质在瘤胃48小时消失率分别提高16.58%和13.87%(P<0.05),而丝兰皂甙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苯二酚和乙酰氧肟酸使饲粮中性洗涤纤维瘤胃48小时消失率分别提高13.44%和9.36%(P<0.05),使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消失率分别提高13.67%(P<0.05)和7.15%(P>0.05)。对苯二酚显著提高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别提高8.66%、18.1%和32.9%(P<0.05),而乙酰氧肟酸和丝兰皂甙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对锦江黄牛瘤胃体外发酵指标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头健康并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公牛,采集瘤胃液。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5%、0.5%、1.0%、2.0%和4.0%的黄芪多糖,体外发酵24 h后测定发酵参数、养分降解率,并评定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添加组的瘤胃液菌体蛋白(MC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2.0%添加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降低(P<0.05);1.0%添加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丙酸比值显著下降(P<0.05);0.5%、2.0%和4.0%添加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添加组的总产气量、pH、乙酸含量、干物质(DM)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及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MFAEI指数评定结... 相似文献
8.
选用4头平均体重35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4岁)作为试验动物,对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率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80 g/d),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160 g/d)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240 g/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瘤胃氨态氮浓度(NH_3-N)试验Ⅱ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1 h至9 h时,试验Ⅲ组瘤胃纤毛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干物质(DM)在24 h和48 h时,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Ⅲ组(P0.05);有机物质(OM)在48 h时,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延胡索酸在延边黄牛日粮中的最佳添加水平为160g/d。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不同水分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评定稻草微生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贵州黑山羊,采用尼龙袋法,以不加水不发酵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了水分添加量为40%、50%、60%和70%的稻草微生物饲料,经10、20、32 d发酵后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和水分添加量对稻草微生物饲料中干物质消失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从发酵时间看,发酵32 d的饲料在山羊瘤胃内各时间点的干物质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从饲料水分添加量看,96 h的干物质消失率均以水分添加量60%组最高.发酵1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36.52%,比对照组高10.94%(P<0.05),比40%组高0.74% (P >0.05),比50%组高0.41% (P >0.05),比70%组高0.19% (P>0.05);发酵2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44.32%,比对照组高34.63% (P <0.01),比40%组高7.16% (P <0.05),比50%组高6.00% (P <0.05),比70%组高3.65%(P>0.05);发酵32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比对照组高42.68% (P <0.01),比40%组高7.36%(P<0.05),比50%组高6.94% (P <0.05),比70%组高6.27% (P <0.05).结果表明:以水分添加量为60%,发酵32 d制成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包被壁材在瘤胃中的稳定性及小肠释放性能,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及十二指肠前端瘘管的健康崂山奶山羊去势公羊,分别测定中性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硬脂酸甘油酯、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酸纤维素、脂肪粉、聚乙二醇和血粉等9种包被壁材的人工唾液12 h消失率、瘤胃48 h降解率及小肠消失率。结果表明:脂肪粉不仅人工唾液及瘤胃降解率低,而且小肠消失率高,是最为理想的过瘤胃养分包被壁材;单硬脂酸甘油脂和血粉在人工唾液及瘤胃稳定性略差,用作包被壁材时应适当加大包被比例或增加包衣厚度;乙基纤维素和乙酸纤维素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失率均较低,包被时应注意包衣厚度,防止由于包被过度而影响养分释放与吸收。 相似文献
11.
牧草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观遗传是指在DNA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现象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紧密相关,它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胁迫响应、衰老死亡等重要生命过程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近20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动植物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修饰等方面,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相对于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其他主要作物而言,牧草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牧草表观遗传学研究对我国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表观遗传学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修饰等)及牧草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综述,并对表观遗传在草牧业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Shigeru Miyazaki Noriko Yamanaka Keerthi Siri Guruge 《Journal of veterinary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2003,15(5):480-483
A simple capillary electrophoretic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oxalate and nitrate in forage grasses. Grass samples were ground and extracted with water. The extracts were filtered and submitted to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in a 75 microm x 50 cm fused silica capillary with 30 mM sodium sulfate containing an electroosmotic flow modifier under constant voltage at -8 kV. Separated oxalate and nitrate were detected with direct UV absorption at 214 nm. The present method can be used for routine monito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oxalate and nitrate in grasses. 相似文献
16.
温带果园护土生草鼠茅草的腐解和养分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茅草是适合于温带果园的越年生护土生草,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然而果农担心鼠茅草可能与果树争肥,不利于果树生产。本研究在青岛地区温湿气候条件下测试鼠茅草的腐烂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2012年6月底采集枯死鼠茅草,将其埋在10 cm深的土壤中,使土壤含水量分别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85%,7-10月份每隔10 d抽检其腐解程度和碳、氮、磷、钾元素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鼠茅草的腐烂分解是比较快的,自初夏枯死后经80 d大约分解30%;伴随鼠茅草的腐烂,碳、氮、磷和钾会释放出来,快速释放期集中在前20-40 d,钾的释放速度最快,其次为磷,碳、氮的释放速度较慢;土壤含水量影响鼠茅草的腐解过程,当土壤含水量由65%田间持水量提高至85%时,鼠茅草的腐解和养分释放加快。据此可断,7-10月是鼠茅草分解的主要时期,可为果树生长提供营养而非争夺养分。在青岛等温湿地区,以鼠茅草作为果园护土生草是可行的,它们同苹果等落叶果树在养分利用上可形成互补关系,有益于果园的养分循环和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7.
岩溶石漠化区四种牧草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类玉米、紫花苜蓿、菊苣和杂交狼尾草4种牧草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叶片结构性状、光合生理特征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其对岩溶石漠化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牧草植物的叶面积(LA)、叶干重(DW)、叶绿素含量(Chl)和比叶面积(SLA)差异显著,反映出4种牧草植物叶片结构性状差异种间较大;同科植物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光合能力相近,而不同科植物如菊苣和紫花苜蓿光合能力差异较大,但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相近;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而菊苣和紫花苜蓿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低。4种牧草对0~10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4种牧草植物蒸腾速率(Tr)与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对大气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影响较大。相比较而言,类玉米和杂交狼尾草具有较高的Pn,WUE和WUEi,对岩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19.
深绿木霉对几种牧草草种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豆科的三叶草、苜蓿、红豆草,禾本科的黑麦草、紫羊茅和高羊茅种子用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浸种处理,通过设置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不同浓度,分别为原液、稀释10倍、50倍、100倍及对照5个处理筛选出稀释50倍对种子的促生作用最明显;在50倍稀释浓度下,设不同温度5、10、15、20、2.5、30℃6个处理,不同湿度0%、40%、60%、80%、99.5%5个处理;不同光照条件全光照、半光照半黑暗、全黑暗3个光照处理,统计牧草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深绿木霉稀释10倍、50倍和100倍均对供试牧草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50倍液的促生作用最明显。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最适萌发湿度为60%~80%和最适萌发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