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燕生 《淡水渔业》1993,23(5):38-38
<正> 1990—1991年新安江水库的最高水位分别达海拔105.9和106.65米。许源鱼种场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内塘被淹没。1990年该场到邵家鱼种场借用内塘培育鲢、鳙夏花鱼种,鲢、鳙夏花鱼种经长途运输受伤,鲢、鳙冬花鱼种的成活率仅39.66%。1991年该场领导为了提高鲢、鳙冬花鱼种的成活率,首次在本场的倒塘库湾就地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生产性试验。倒塘库湾的养鱼水面约40亩,库形、底貌比较复杂,水深8—10米。用传统的捕鱼网具—地拖网难于解决该库当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营上饶县鱼种场采取鱼种池套养商品鲤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每年除鱼种亩产稳定在200—230公斤外,还可收获商品鲫60—70公斤,亩增收入300—350元。该场的经验是: 一、适时放养,合理密养。鱼种池经清塘消毒后,一般在5月25日前后放养草、鲢、鳙夏花,亩放养量10000尾,其中草鱼6000—7000尾,鲢、鳙3000—4000尾,同时亩套养大规格鲤鱼夏花120—150尾养商品鲤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单养大宗淡水鱼、单养丝尾鳠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四种高产无公害网箱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在规格相同的4个网箱(5m×4m×2.5m)中分别投放相同重量的115kg鱼种,经过6个月养殖,产量上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最高,为1 683.9kg,其次是单养大宗淡水鱼1 640.7kg、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模式1 543.1kg,产量最低的是单养丝尾鳠模式997.9kg;经济效益上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类(鲫、草鱼、鳙、鲢)效益最好,净利润为23 561.6元,其次是单养丝尾鳠16 753元、主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套养丝尾鳠模式10 259.48元,效益最差的是单养大宗淡水鱼模式8 529.04元。经过比较,效益最好的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471.23元/m3比单养大宗淡水鱼170.58元/m3的利润高出300.65元/m3。因此,主养丝尾鳠套养大宗淡水鱼(鲫、草鱼、鳙、鲢)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池25个,面积74亩、引用汤河水库中上层水为水源,采用φ159mm铁管地表注水管路,建成一种微流喷水养鱼设施,进行培育鱼种试验。1988年6、7月初放养3—4cm鲤、鲢、鳙、草鱼夏花,11月1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17kg,尾重67g;对照池亩产313kg,尾重47g。1989年6月放养建鲤、鲢、鳙、草鱼夏花,10月10日出塘,试验池亩产560kg,尾重80g。经两年试验证明,微流喷水养鱼,能提高池塘溶氧,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5.
徐君辉 《内陆水产》2007,32(4):29-29
用打浆机将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打碎成浆,是培育鱼类苗种的优质饲料。试验表明,每10kg~15kg草浆相当于1kg黄豆的饲养效果,每150kg~200kg草浆能培育出1000尾夏花鱼种,30kg~50kg草浆可培育出1kg鲢、鳙春片鱼种。用草浆养鱼要把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6.
据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渔业科统计,1999年在千岛湖用网箱培育的鲢、鳙二龄鱼种,由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和淳安县水产局联合验收过数、投放千岛湖,从1999年8月27日开始至9月24日结束,历时20多天,共投放鲢、鳙二龄鱼种96.25万公斤,680.4万尾,完成全年鲢、鳙二龄鱼种生产计划的192.5%,鱼种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历史最好的年景。千岛湖鲢鳙二龄鱼种生产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7.
在2006年的基础上,2007年大伙房水库继续采用网箱-围网二级饲养鲢鳙鱼种,对放养密度、饲料配制等做了进一步探索.2007年鱼种6月4日进网箱,经25 d左右的饲养放入围网,再经60 d左右的养殖,8月31日投放水库.估算投放水库鲢317万尾、89 056 kg、规格28~33 g/尾,鳙82万尾、17 952 kg、规格22g/尾,草鱼60万尾、22 800 kg、规格38 g/尾.成活率为鲢80%、鳙75%、草鱼60%,饲料系数1.1.比2006年提前15 d投放鱼种入水库.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水库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丹江口市境内网箱面积已达300余亩,年产鲢、鳙商品鱼1500t以上,占全市水产养殖年产量的45%,经济效益显著。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是,正确运用网箱养鱼的常规技术;实行鱼苗繁殖、鱼池培育夏花、网箱培育鱼种及成鱼养殖的一条龙配套生产;采取5级养殖制度;改革网目结构,将成鱼箱网目由3cm增大到5cm。文章对增大网目后的养殖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北方池塘驯化养鲤高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黑龙江省肇源县肇源镇兴安村陈功林,采取池塘驯养鲤鱼,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他池塘驯化主养鲤鱼面积280亩,其中鱼种50亩、成鱼230亩,以80∶20放养模式为主.鱼种池共放养鲤鱼夏花鱼种20万尾,鲢、鳙、草鱼夏花鱼种6万尾;共投喂鲤鱼苗种饲料43吨;共产鲤鱼秋片鱼种3.1万kg,鲢、鳙、草鱼秋片鱼种0.75万kg.成鱼池放养鲤鱼春片鱼种2.9万kg、规格2.5 ~ 3.5kg/尾,鳙鱼春片鱼种2850尾、规格1~ 1.5kg/尾,鲢鱼种9000尾;共投饲料60吨;共产鲤成鱼17.5万kg、平均规格为5.5kg/尾,其中鳙鱼1.54万kg、鲢鱼2.9万kg.总投资230万元,总收入275万元,总盈利45万元,平均亩盈利1607元.以下介绍其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在北方地区进行丁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以3种不同的放养模式进行了一龄鱼种的培育试验。3种模式丁夏花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200、1300、1500尾/亩,同时搭配鲢、鳙夏花,3种模式的搭养量均为鲢1200尾/亩,鳙500尾/亩。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前两种模式无论产量、出池规格和养殖效益都好于后一种模式,尤以放养密度1300尾/亩的模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1987—1989年在张林冲水库(280亩)进行施肥养鱼及套养鱼种网箱,共施化肥75000kg,有机肥544983kg,放养鱼种以鲢、鳙为主,鲢、鳙并重,放养密度13.7kg/亩、417尾/亩。套养8只网箱共生产鱼种1108kg,3年共生产成鱼76358kg,产值214871元,利税97209元,其中1989年生产成鱼27023kg,单产96.51kg/亩,利税35136元。结果表明,小(一)型水库实行施肥养鱼是提高成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安江开发公司许源鱼种场的鲢、鳙夏花鱼种,历来住该场的内塘培育。鱼种的捕捞比较容易,用小网目的有结网或无结网或无网片的普通的拖网就可以解决。1991年新安江水库的最高水位达海拔106.65米,许源鱼种场的内塘被淹没。该场首次在土拦库湾培育鲢、鳙夏花鱼种的试验,库湾水丽约40亩,一般水深7~8米,最深处达11米。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种放养采取以团头鲂为主,混养鲫、鲢、鳙等鱼类的放养模式。各种鱼种都应从有生产资质的良种场引进,并经过无公害培育而成。作为主养鱼的团头鲂,放养规格一般为80~100克/尾,放养密度1200~1500尾/亩;搭配鱼宜选择抢食能力较弱的鲫、鲢、鳙等,在鲂鱼放养的  相似文献   

14.
一、网拦设施   选择光照充足,植被丰富,集雨面积 (来水量 )较小,拦网口较窄的 10~ 100亩库湾为养殖场所,清除杂物,整理好拦网处凹凸不平的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然后每隔 10米埋好钢筋,固定拦网 底纲用。   用两张 2厘米网目的拦网拦库湾口,拦网底纲纲绳必须结实耐用,用 0.25~ 0.5公斤的鹅卵石作沉子,每隔 1米左右扎一个,用毛竹作浮木,把底纲固定在钢筋上。   二、技术措施   1.鱼种放养 放养 3厘米以上的夏花,各种主养方式鱼种搭配如下:   ①以鲢为主,搭放鳙、草鱼、鲫或鲤:鲢夏花 4000尾 /亩,鳙夏花 500尾 …  相似文献   

15.
2001年6月~2002年6月,在0 53hm2池塘中进行了鲤鱼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试验。7月初放养鲤鱼夏花1 7万尾,鲢春片鱼种1680尾,鳙春片鱼种440尾,越冬后于翌年6月末出塘销售,避开集中上市时间,商品鱼价格提高了0 8~1 0元/kg,利润70792 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 6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利用六面体封闭式鱼种网箱,于1979年12月13日~1980年5月7日,进行了冰下网箱越冬鱼种的试验。6个网箱(总面积为192平方米),共越冬鲢、鳙、草鱼种48,000尾,平均成活率22%,最高成活率为39.6%。根据试验,我们认为,越冬网箱面积在28~66米~2比较合适。网箱架设地点选择背风向阳,水面宽敞,冰面上车辆来往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草鱼养殖模式及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鱼种培育 1.主养草鱼种的放养模式 亩放优质草鱼夏花40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鲫鱼夏花20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500千克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黄疃水库位于乳山市境内,可养鱼水面24 hm2.每年投放规格6~8尾/kg的鲢、鳙、草鱼、鲤、鲫、鲂等大规格鱼种,提高了鱼种成活率,鱼类养成周期由3年缩短至2年.发展网箱养殖1 000 m2,养殖的成鱼近一半出口到韩国.随市场行情决定捕捞时间,每年可增收5万~6万元.套养梭鲈,达到清野增产目的.水库渔业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采用池塘轮养技术培育鳙夏花和杂交鲌"先锋1号"鱼种,鳙水花放养密度为33.3万尾/亩,鲌夏花放养密度为11110尾/亩;当年收获鳙夏花20万尾/亩、杂交鲌"先锋1号"14cm~16cm鱼种9511尾/亩,培育成活率分别为60%和85.6%;单位产值12536元/亩,单位利润5934元/亩。鲌、鳙鱼种轮养模式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为鲌鱼成鱼养殖提供了优质大规格鱼种,利于鲌鱼提前上市。  相似文献   

20.
黑河市爱辉区是我国最寒冷地区之一,冬季冰封期长达6个半月,最低气温-47℃,对养鱼生产极为不利,1998年他们引进了生长速度快、耐寒、耐低温、抗病力强的彭泽鲫鱼夏花3万尾,在西岗子镇宋集屯水库渔场的7亩鱼池,经110天的驯化饲养,培育出100~150g的大规格鱼种,平均亩产彭泽鲫347.1kg。 彭泽鲫夏花3万尾于6月10日入池,搭配鲢、鳙夏花10 500尾,平均亩放彭泽鲫4 286尾,链100尾、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