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据纺织部门研究,环绽纺纱最重要的是长度,其次为强度,再次为细度;而气流纺纱,以强度为最重要,细度次之,长度又次之。与化纤混纺,也需要高强度的棉纤维。为了改进我国的棉花纤维品质,我们于1980年起开展了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影响杂种棉马克隆值的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纺织企业进行了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棉纺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区别于环锭纺的气流纺、喷气纺、摩擦纺等新型纺纱机的使用,对棉花纤维内在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2].一般来说,环锭纺对纤维各指标的要求排序为:长度/整齐度>细度>强度;气流纺为:强度>细度>长度/整齐度>杂质;喷气纺为:细度>长度/整齐度>强度>杂质>摩擦力;摩擦纺为:摩擦力>强度>细度>长度/整齐度>杂质.可见,气流纺、喷气纺、摩擦纺等现代化高生产效率设备对棉纤维的强度、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纺字考     
纺是将丝加工为纱线,是织的基础。纺字从丝从方,丝是纺的意义范畴,方为声兼意符。方有合并之意,纺的并若干根丝为纱线之意即从此出。而先秦文献中纺有下垂、悬吊之意,这种用法实由纺纱引申而来。在纺车出现以前,以纺轮纺线,丝线通过拈杆悬吊纺轮,搓动纺轮旋转,将数根丝合并在一起加捻成一股,成为供织造用的纱线。对纺字意义的考释有利于正确理解原始的纺织工具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Matlab程序模拟纤维的运动轨迹,研究了网格圈型紧密纺纱系统吸气负压和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对集聚区纤维集聚效果的影响,比较了网格圈紧密纺纱和常规纺纱的成纱质量.结果表明:吸气负压为2 350 Pa,网格圈外表面摩擦系数为0.6时,紧密纺纱系统集聚区纤维的集聚效果较好,纤维的快速集聚和调整集聚时间短,出现较长时间的稳定集聚状态,纤维能够被集聚区气流有效地控制;与常规纱线比较,紧密纺纱线强力提高16.51%,纱线USTER条干提高5.7%,毛羽减少58.37%.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库勒环柄菇(Lepiota kuehneriana Locq.).该种的鉴别特征:担孢子宽纺缍形,顶部钝圆;褶缘囊状体纺缍形或近葫芦形,盖表鳞片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形,锁状联合存在.该种被置于环柄菇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优质海岛棉新品系元龙33号的可纺性,对其进行细号纱的开发研究。[方法]对新海25号和元龙33号经精梳后纺制4.9~4.2 tex细号纱,并测试各环节质量指标。[结果]元龙33号的原棉、梳棉、股线等各项测试指标优良,可用于纺4.9~4.2 tex的细号纱,但在纺纱制造环节仍存在手感绵软、缠绕罗拉以及落棉率较高的问题。[结论]对育种者而言,品种选育不仅应注重产量、品质,更应注重纤维细度、纤维成熟度及纤维整齐度,培育适宜纺纱的纤维粗细均匀、整体成熟度良好、整齐度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自育2份材料的可纺性及开发前景,与车间大货同步开展纺4.2~9.8 tex纺纱试验,并测试各环节质量指标。元龙39号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高,更适合生产9.8 tex的纱;而元龙34号因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的优势,更适合生产4.2 tex的纱。对育种者而言,应根据纺纱需求制订选育目标,当选育开发低号、超低号纱的品种时,应重点筛选纤维细度、纤维断裂比强度,以此提升纱线强力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代森环及其有毒代谢物乙撑硫脲在黄瓜及土壤中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代森环在黄瓜上的残留半衰期为2—6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3—10d。黄瓜及土壤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乙撑硫脲残留。水洗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平均去除率达88.46%。结瓜期喷施70%代森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5次,间隔3d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量不会超过3mg/kg的残留标准。  相似文献   

9.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我国 3 6个陆地棉主栽品种的 1 2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气流纺品质指标与比强度、长度、细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成熟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环锭纺缕纱强力与比强度、长度、反射率及伸长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短纤维指数、黄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比强度对气流纺品质指标、环锭纺缕纱强力的直接作用最大 (正向作用 ) ,单强的直接作用次之 (负向作用 )。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针叶气味与松毛虫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顶空吸附取样法收集针叶散发出的气味、并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气味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受松毛虫危害后针叶散发味变化较大的成分是α-蒎烯、莰烯、月桂烯、叶醇、1、3、4-三甲基环已基-3-烯甲醛以及一种菊酯类化合物,同时探讨了它们与落叶松诱导抗性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