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4种常见药剂为试材,利用抑菌圈和生长速率2种方法,研究了杀菌剂对食用菌栽培中常见杂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食用菌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青霉菌丝和孢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多菌灵(蓝丰)对青霉在400~1 200倍液时抑制圈直径为5.30~5.66cm,且浓度梯度间无显著差异,对菌丝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400倍液时的抑制率为13.4%;日本甲托的抑菌圈直径为4.22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6.8%,杀毒矾的抑菌圈直径为4.10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7.6%;木霉的孢子萌发阶段对多菌灵(蓝丰)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为5.44~5.86cm,相互间没有显著差异,对菌丝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400倍液抑制率达到最大为57.54%,日本甲托的抑菌圈直径为3.78cm,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100%,杀毒矾的抑菌圈直径为3.20cm,对菌丝抑制率400倍液时为51.10%;多菌灵2对木霉和青霉的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不同药剂的不同浓度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的抑制作用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CO2浓度对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串并联通气栽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灵芝(Ganoderma Lucidum)、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草菇V35(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氧充分、低CO2浓度环境中,灰树花、草菇V35菌丝生长最最大,随CO2浓度增高,菌丝生长最呈降低趋势;而相对较高的CO2浓度能加速猴头菌和灵芝菌和灵芝菌线的生长。灰树花、灵芝、猴头菌、草菇V35菌丝正常生长的适宜CO2浓度分别为:0.2%-2.8%、3.5%-11.1%、0.4%-2.1%和0.3%-10%。灰树花、猴头菌、草菇V35菌丝停止生长和死亡的CO2浓度临界值近似相等,分别为4.3%、5.7%和18.9%;而灵荧菌丝停止生长的CO2浓度上限临界值为18.81%,菌丝死亡的CO2浓度上限临界值大于20%。  相似文献   

3.
棘孢木霉菌株GX004(Trchoderma asperellum)是一株分离于土壤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培养法研究其拮抗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C4)的效果,并利用水稻和菜籽饼作为固体发酵基质,探究不同条件下其产孢量。结果表明,不同温度、pH值及光照条件均对该菌的菌丝和产孢量产生显著影响,培养温度28℃时产孢量最大,产孢对数值约为9.20;pH值5~6比较适合生长,pH值6时产孢量最大,产孢对数值约为9.07;光照条件能够促进菌株生长和产孢,光照24 h下平均产孢对数值约为9.17。在PDA平板中GX004通过空间营养竞争等作用抑制FOC4生长,平均抑制率达85.2%;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FOC4生长抑制率为39.5%。当木霉孢子浓度为1.65×10~2、1.65×10~3、1.65×10~4、1.65×10~5个/mL时,不同孢子浓度木霉孢子培养基对FOC4抑制率分别为74.0%、76.9%、82.7%、85.6%,当木霉孢子浓度为1.65×10~6个/mL时FOC4几乎无法生长。在实验室条件下,水稻秸秆与菜籽饼按质量比1∶1配比,经过121℃灭菌30 min,接种量8%~12%,调节水分使初始含水量达到70%,培养箱28℃下培养5 d,此条件下产孢量可达2.0×10~9个/g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椰子泻血病病原菌(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paradoxa)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9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对病原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强,测试的8个浓度均完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百菌清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100%;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芽管的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百菌清和苯甲·丙环唑,达到100%。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十三吗啉、异菌脲和甲基硫菌灵的毒力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3.376 8×10~(-5)、0.043 2、0.269 2、1.246 2和4.599 4μg/mL。  相似文献   

5.
竹醋液对七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竹醋液对7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在供试浓度下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可达100%;而对秀珍菇(P.geesteranu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长,则在较高供试浓度条件下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低供试浓度条件下表现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高效药剂,对衡水地区常用农药进行调查试验确定了5种有效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率法分别对45%代森铵AS、3%多抗霉素WP、3%苦参碱AS、10%苯醚甲环唑WG和80%代森锰锌WP 5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经测定发现:此5种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大有不同,其中10%苯醚甲环唑的抑菌效果表现最好,在药剂浓度为1 000 mg/L时,其平均菌落生长量为5.90 mm,抑菌率抑制率达到91.99%,EC_(50)为197.02 mg/L;其次为3%多抗霉素;45%代森铵抑菌效果最差,在药剂浓度达到1 000 mg/L,其平均菌落生长量为33.8 mm,EC_(50)为650.670 mg/L。  相似文献   

7.
新疆红枣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地区2株红枣叶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株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2种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法进行了室内防治药剂的筛选,以期明确红枣叶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7~9;70%代森锰锌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053、0.054 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021、0.019 g/L,70%代森锰锌可作为枣树叶斑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草菇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观察了45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以及供试草菇品种生育期情况、蛋形期子实体农艺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通过初筛、复筛试验,结果表明,V0045和V0014两个菌株表现较好,可大面积推广示范。V0045菌株子实体形态好,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平均11 d,比其它菌株提前2 d~5 d。产量以头潮菇为主,平均产量为2 990 g.m-2,生物学效率为13%,比对照提高9.93%,但菌膜厚薄及开伞难易均居于中等;V0014菌株菇体大,平均单朵商品菇重量为46 g.朵-1,菌膜厚,不易开伞,产量与生物学效率较高,分别为3 035 g.m-2、13.19%,比对照提高11.6%,但子实体形态较差,菌丝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9.
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及其产生的毒素为供试材料,研究10种化合物在4种浓度下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除NH4NO3外,供试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SO4在2~5g/L、FeSO4-7H2O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100%。EDTA·Na2在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菌丝的抑制率为93.64%。FeSO4-7H2O、(NH4)2SO4-FeSO4-6H2O、KMnO4、CuSO4在0.5 ̄5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分生孢子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平均抑制率分别为97.73%、97.07%、90.98%、90.39%。CuSO4和KI在1 ̄5g/L的高质量浓度下均出现化合物中毒现象,在0.5g/L的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好,分别达75%、67.05%。EDTA·Na2、Zn-SO4-7H2O和(NH4)2SO4-FeSO4-6H2O是在5g/L质量浓度下钝化效果最强,分别为100%,98%和93.99%。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用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茼糠取代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后,对灵芝、真姬菇、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菌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影响最小,对秀珍菇和平菇菌丝生长率和生长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草菇采后易发生的腐烂、液化等现象,研究了涂膜保鲜技术对保持草菇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效果.采用0.5%、1.0%、1.5%的壳聚糖对采后草菇分别进行0.5、1.0、1.5 min浸渍涂膜处理后,置于(15±1)℃无光照的恒温贮藏库内进行贮藏,比较不同壳聚糖浸渍处理对草菇失重率、感官品质、硬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影...  相似文献   

12.
草菇菌种保藏效果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4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Sing.]保藏菌种的肉眼和显微观察,按菌落和菌丝形态,将其分为气生型(正常)和匍匐型(不正常)两大基本类型。气生型又分为正常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类。本实验观察到,所有气生型菌株的菌丝都粗而直,在PDAY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都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并出菇;而所有在PDAY培养基上生长缓慢的都不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细弱,或仅在表面生长),且不能出菇。所有匍匐型菌株的菌丝都细而多弯曲,在PDAY培养基和废棉上都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均不能出菇。凝胶电泳表明,与气生型菌株相比,匍匐型菌株多1-2条酯酶同工酶带,而缺少一条活性极强的可溶性蛋白带。实验结果表明,(1) 菌落形态特征可能是鉴定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第一特征,气生菌丝的有无可以作为菌株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2) 菌丝形态,包括粗细、曲直、分枝等是区别草菇菌种保藏后正常与否的微观特征;(3) 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带是鉴别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可利用的生化标志。上述特征和标志都与草菇菌种的商业性状,如发菌、出菇等,有明显的关系。对于这些生化标志尚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矿物培养料富含矿质营养,具有比表面大、孔隙度高等优良性状。用硅藻土栽培金针菇,采收期比对照提前24d,平均生物学效率提高15.8%;用沸石栽培糙皮侧耳可增产31.2%;而珍珠岩更适于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14.
选用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很慢,很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气生菌丝,在稻草粉培养基上生长极慢或不生长的单孢菌株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交配可获得在PDA培养基上及在稻草粉培养基上均生长旺盛,并可正常结实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吉思 《中国食用菌》2002,21(4):21-22
本文报道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 :剑麻渣的营养较丰富。从四种草菇菌株中 ,筛选出V9的生物学效率最高 ,为 17 7%。本文还探讨了橡胶林地剑麻渣栽培草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对草菇菌株V115在不同营养因子(碳氮源)、不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及酸碱度)下进行了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2~38℃;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6~7.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种结实性和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以34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9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培养物~(**)为材料,进行了食用苗苗种结实性早期鉴定的研究;以16个侧耳(Pleurotus)~***和14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nes)菌株为材料,进行了食用菌菌种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研究.研究表明,草菇和香菇菌种培养物在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与结实性有密切关系.草菇培养物的苗落形态还与菌丝形态、长速、酯酶同工酸酶谱、可溶性蛋白带、发菌和出菇等密切相关.侧耳和金计菇菌丝的胸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与子实体产量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其子实体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在不同的C/N比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C/N比对草菇厚垣孢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其最佳的C/N比为 30~ 4 0。草菇品种间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另外 ,本试验首次定量分析了厚垣孢子的产量数 ,对常规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9.
草菇组织分离物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分析草菇组织分离物与出发菌株的菌线生长速度、出菇性状和同工酶酶谱,发现两者在出菇性状和酯酶同工酶同工酶酶谱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遗传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草菇菌种的提纯、复壮及利用遗传变异的积累选育新菌株,应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20.
草菇V9等三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草菇V9等三个菌株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V9菌株的菌丝粗壮,生长快,子实体开伞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