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楼程富 《蚕桑通报》2004,35(4):61-64
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已走过了她50年的光辉历程. 浙江蚕桑产业的发展,孕育了<蚕桑通报>的诞生,促进了<蚕桑通报>的成长,蚕桑产业相关科技刊物的创刊与发行标志着蚕业作为独立学科的完整发展,刊物的出版发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蚕桑通报>,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它伴随我们近30年了.我和我妻子俞金姬同是从事蚕桑工作,如同我俩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一样,对<蚕桑通报>,一刻也不曾忘怀.在办公室,在家庭书架上,时时闪耀着郭沫若同志所写的"蚕桑通报"这4个秀丽的封面大字,让我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马秀康 《蚕桑通报》2004,35(3):65-65
今天,我们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满怀喜悦之情庆祝<蚕桑通报>五十华诞.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里,<蚕桑通报>遵照"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发展,提高广大蚕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宗旨,在繁荣蚕业科学研究,推进蚕业科技创新,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汤传根 《北方蚕业》2003,24(1):52-52
195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来累计在<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江苏蚕业>、<北方蚕业>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及各类实用文章70多篇,计27 万余字,其中有18篇获省、市、县有关部门颁发的优秀论文奖.计获得国家、省、市、县科技进步奖24项.现就怎样撰写蚕桑实用技术文章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徐俊良 《蚕桑通报》2004,35(3):57-60
<蚕桑通报>是由浙江省蚕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54年8月,迄今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来<蚕桑通报>在党和国家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浙江蚕桑学会会员和全国蚕业科技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为团结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的蚕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元锁胜 《蚕桑通报》2004,35(2):65-65
我是<蚕桑通报>的一位忠实读者,年年订阅,并有几篇拙作见刊,感谢知遇之恩,写几句顺口溜,献给<蚕桑通报>创刊50周年.  相似文献   

7.
贺词     
《蚕桑通报》2004,35(B08):7-7
欣闻《蚕桑通报》创刊50周年,值此纪念会之际,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50年来为《蚕桑通报》发展作出努力的所有编辑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蚕桑通报》发展的有关单位和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杨增群 《蚕桑通报》2004,35(B08):18-18
我是《蚕桑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每期必看的自费订阅者。我认为,该杂志介绍的技术推广和调查总结等内容,很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很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很适合咱们蚕农朋友的口味。作为蚕桑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我觉得:《蚕桑通报》真不愧为全国优秀的专业期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开局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被列为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对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淳安县紧紧围绕<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要求,积极调整蚕桑产业结构,掀起了种良种桑、建优高基地的热潮,蚕桑产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
《蚕桑通报》2004,35(B08):8-8
《蚕桑通报》是我省创刊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至今已走过了整整50个春秋。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浙江省蚕桑学会会刊——《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根据省蚕桑学会2014年工作重点,以及省科协“《蚕桑通报》期刊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要求,11月8日省蚕桑学会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纪念《蚕桑通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省科协、中国蚕学会、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业科学》、《丝绸》、《中国蚕业》,我省蚕桑界的老前辈、老专家,学会老领导,省内重点市县蚕桑站、受表彰的优秀作者、发行单位的代表,学会1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及《蚕桑通报》全体编委,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杨增群 《蚕桑通报》2004,35(2):65-65
我是<蚕桑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每期必看的自费订阅者.我认为,该杂志介绍的技术推广和调查总结等内容,很结合蚕桑生产的实际,很适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很适合咱们蚕农朋友的口味.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蚕桑通报》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也是我投身蚕桑行业并从未间断一直为之努力的十五周年。伴随着我省蚕桑产业的优化与提升,我也经历了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从“职场菜鸟”变成了基层蚕桑工作上的业务骨干。《蚕桑通报》,从1999年开始一路伴我走来,她犹如大海航行中为游轮点亮的灯塔,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又是我专业道路上迷茫时的引路人,付于我披荆斩棘的勇气。她是桥梁,是纽带--崇尚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集蚕业科技专论、试验研究、科普推广、经验交流于一体,是我们广大基层蚕桑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4.
龚国 《四川蚕业》2015,(1):58-60
<正>蚕桑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自嫘祖煮茧缫丝至今,已历5000余年。漫漫历史长河中,既有"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又有文人骚客的浅唱低吟,时间的浸润已使"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具吸引炎黄子孙和外国友人的本土根源文化之一。作为四川重要的蚕桑大县,乐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基础雄厚,蚕桑文化积淀深远,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乐至创建"川中生态型经济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产业软实力的突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仙 《蚕桑通报》2005,36(4):44-45
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何提高蚕农的技术水平,增加蚕农收入是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前提.为此,磐安趁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争取扶持资金,技术上以<磐安桑蚕地方标准>为依托.在全县重点乡镇建立了¨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磐安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和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蚕桑通报》2009,40(1):4-4
蚕桑通报实行全年破订,一年4期定价为32元。因故漏订或需要过刊的读者,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购。本刊编辑部联系信息:杭州市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蚕桑通报编辑部邮编:310029电话/传真:0571-86433341,86971297电子邮箱:cstb@zjn.edu.cn  相似文献   

17.
《蚕桑通报》是我的老师,是我开始专业学习和工作后的衷心朋友,在《蚕桑通报》中,我更多了解了现代蚕业的信息,学习到了更多的实用技术,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甘肃正宁蚕桑产业开发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峰 《北方蚕业》2003,24(1):50-51
我县蚕桑生产悠久.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时自安远门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古".改革开放以来 ,蚕桑生产曾得到发展,1992年也曾被县委、县政府列入六大产业开发项目之一,蚕桑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桑园面积曾发展到2000hm2,虽因市场疲软等原因,但蚕桑产业已形成一定基础, 且有一批养蚕能手,再度开发仍有着相当的优势.就此,笔者谈点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9.
1刊名 1954年8月创刊,刊名为《蚕丝通讯》; 1955-1958年更改刊名为《蚕丝通报》; 1959年再次更改刊名为《蚕桑通报》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20.
<正>1合作社基本情况南部县三清乡距离县城20多km,是蚕桑发展新区。为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2013年三清乡政府从碾垭乡引进养蚕能手黄烈,黄烈与20户农户签订10年桑园流转合同,流转桑园70余亩,开始在三清乡养蚕,当年养蚕量就达到了50张,单产达到40kg/张,售茧收入6.6万元。2014年黄烈养蚕120张,养桑园鸡1800只,总收入33.2万元,并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