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栽培方式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3种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展望了菜用甘薯育种方向、栽培采收方式和市场开拓前景  相似文献   

2.
曾祥银 《长江蔬菜》2018,(15):38-40
正导读:梅州人素有早春种植苦瓜和菜用型甘薯、食用甘薯叶的习惯,但往往只是单一种植,浪费了大量的空间,经济效益未充分凸显。笔者从2008年开始,在梅州市梅江区、五华县的蔬菜生产基地成功示范了温室大棚早春苦瓜套种叶菜用型甘薯的立体栽培模式,提炼、完善早春苦瓜套种叶菜用型甘薯的关键技术,从而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栽培模式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经过调查筛选,提出发展日光温室小番茄、小西瓜1年3茬周年高效栽培,塑料大棚黄瓜、小西瓜、芸豆1年5莅高效栽培,粘玉米套作秋黄瓜等八大栽培模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为发展区域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菜用甘薯台农71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合杭州当地的菜用甘薯配套栽培技术,以台农71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株行距处理,开展菜用甘薯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菜用甘薯台农71较为适宜的栽培密度为行株距20 cm×15 cm和20 cm×20 cm。  相似文献   

5.
陈宝刚  申领艳 《蔬菜》2020,(8):46-48
为解决张家口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每年9—12月形成蔬菜空档期而无法保障持续供应的问题,延长当地温室番茄栽培时间,促进地区农业高效生产、农民快速增收,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探讨高效、丰产栽培模式,成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施番茄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张家口地区番茄周年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慈溪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属于杭州湾浅海沉积平原,是浙江省番茄主产区之一,除千亩水果樱桃番茄外,常年番茄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其余都是大果型菜用番茄,栽培模式以大棚越冬栽培为主。菜用番茄分为软果型与硬果型,软果型番茄以合作903为代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菜用枸杞采收间隔期长、产量低、冬季休眠等问题,介绍南方大叶-2菜用枸杞的特征特性,通过采用大棚设施种植,多施有机肥,少量多次施用复合肥,必要的斩根或修剪等栽培管理手段,实现了菜用枸杞在金华地区周年栽培的目标,推动了菜用枸杞的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海东  刘海峰 《北方园艺》2019,(15):171-173
大棚春白菜-越夏番茄-秋菠菜高效栽培模式,大幅提高了朝阳地区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该研究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导读:大棚间套种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模式,可实现一年四熟周年生产,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洪泽县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可为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卢木庚 《食用菌》1996,18(1):29-30
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为此,应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食用菌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蘑菇、金针菇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实现了工厂化周年生产。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室内菇房进行周年栽培食用菌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室外条件下,仅作过一些如菌林间作、菇菜结合、菌粮套种或单一季节的栽培尝试,尚未进行周年连茬栽培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效益不是很高。我们根据菇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通过用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周年连茬栽培模式,使之在一块土地上能够四季出菇,提高了食用菌的总体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银川平原地区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一年三茬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在宁夏银川平原地区进行的几年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效益,而且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适合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通过试验,我们确定了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的最佳栽培模式,保证春胡萝卜产量,主攻秋番茄高产,额外增收一些花椰菜的栽培措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黄浩清 《蔬菜》2014,(12):66-67
福菜薯18号甘薯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泉薯830×台农71配组育成的菜用型甘薯新品种。根据食叶甘薯的商品特点,简述了福菜薯18号甘薯的特征特性、育苗方法以及无公害栽培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大连市金州区七顶山乡付家村位于辽南地区,年均气温10℃,无霜期180d(天)。该村从2004年起开始从事小番茄、小西瓜生产,经过不断实践,终于探索出日光温室小番茄、小西瓜周年高效栽培这一成功模式。到2007年,全村日  相似文献   

15.
番茄是苏北沿海地区的当家蔬菜品种之一,通过日光温室设施栽培方式,能实现番茄早春茬和秋冬茬两大茬口的生产,在冬缺及春缺时期供应市场,有效地提高番茄周年生产的经济效益。响水县双港  相似文献   

16.
蔬菜中管棚生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保护地设施生产。它人为地改变了田间小气候环境,能使“春提前,秋延后”,是缓和蔬菜生产和供应的淡旺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上海市已有中管棚设施2万多亩。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管棚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市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会同闵行、浦东、嘉定、青浦、南汇、金山、奉贤、松江、崇明等蔬菜技术推广站有关科技人员,对当前的蔬菜中管棚生产进行了调查。 一、生产现状 (一)生产模式:目前上海菜区中管棚生产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栽培型。春季栽培以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冬瓜等为主;夏季以栽培短期叶菜为主;秋冬季栽培以芹菜、菠菜、生菜等为主,是近郊老菜区和中远郊蔬菜园艺场的主要栽培模式,约占中管棚总面积的60%。二是育苗一栽培型。冬春季育“三茄二瓜二豆”秧苗;春季栽培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冬瓜、豇豆、刀豆等;夏季育苗甘蓝、花菜、芹菜等秧苗;秋冬季栽培芹菜、黄瓜、菠菜、葱蒜等。该模式为生产提供健壮秧苗,有利于瓜果豆类蔬菜的早熟高产,约占中管棚总面积的30%。三是留种(制种)一栽培型。以留种(制种)为主,冬季育苗或栽培,春季制种。利用这种模式生产茄果瓜类和花菜、甘蓝等杂交种子产量高而稳定,质量也好,直接经济效益和辐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秋延迟温棚番茄在我市菜区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由于一些栽培技术上的问题未得到较好地解决,产量低而不稳,从而抑制了生产规模的发展,影响秋冬季市场番茄的平衡供应。为此针对生产中的问题,展开该项研究,通过改变播种期和栽培方式,使塑料大棚秋延迟番茄667m^2产量从传统的3500kg稳定到了6000kg以上。在济源市示范推广1400hm^2,同时推广到了豫北、豫西、豫东等地区,都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4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清洁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茎尖采摘批次、茎尖产量、市场认可度、食用口感、清洁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两个菜用甘薯品种BC04,BC03可作为郧县城区乃至十堰地区新兴蔬菜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以丰富市民“菜篮子”,满足市民对蔬菜食品安全和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是广大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大兴区生产实际,笔者探索出了第一茬香菜、第二茬番茄、第三茬莴笋一年三茬的大棚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