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子”,形象地道出了种子的重要性。在今年科博会上,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展示了光能种子生产技术。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研究认为,种子内含有生长素、赤霉素等激素,这些激素在浓度低但有效的光谱照射下,可激活种子的某些潜在基因,主要是种子内光敏素(光受体)吸收光能后产生生化瀑布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柴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分析,归纳出影响柴胡发芽的主要因素有种胚发育不成熟、种子内香豆素和柴胡皂苷抑制、果皮的机械限制,其次还和柴胡种类、植株个体、结果部位、贮藏条件、发芽温度等有关。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有沙藏,浸种,化学物质、激素、沼液、微波处理种子等。建议在柴胡生产上推广沙藏和激素处理技术,提高发芽出苗,助推栽培柴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B和V20B进行实验室种子的发芽与田间栽培诱导稻穗萌芽试验,研究2个发芽率差异显著的品种在不同阶段种子发芽与稻穗萌芽过程中其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芽与稻穗萌芽生理差异不是受内源激素中单一激素赤霉酸(GA_3)与脱落酸(ABA)在种子内的绝对含量决定的,而是种子内多种内源激素协同作用的结果,(GA_3+IAA)/(GA_3+IAA+ABA)(其中IAA为生长素)越大的品种越易萌芽,易发芽V20B的比值大于金23B,而ABA/(GA_3+IAA+ABA)越大的品种,越易抑制萌芽,不易发芽金23B的比值大于V20B;田间稻穗萌芽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他生理过程比实验室种子萌芽的生理过程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野生水曲柳幼苗在培育过程中,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会对水曲柳幼苗的培育质量和培育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显著提高野生水曲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在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苗基地开展育苗试验,探讨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水曲柳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水曲柳种子的寿命相对较短,不同季节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野生水曲柳种子的发芽率产生的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果能够看出,最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10~11月,湿润砂层贮藏种子的发芽时间持续时间较长,发芽率较高,不同激素处理模式下种子的发芽率的改善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激素处理对麻黄种子发芽及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麻黄。[方法]用赤霉素和生根粉分别处理麻黄种子,采用对比法研究激素对麻黄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用赤霉素、生根粉溶液浸泡种子1 d后分别有27、21枚麻黄种子发芽,砂藏后激素处理的种子5 d内发芽结束。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集中了出苗时间,且赤霉素比生根粉更能促进种子发芽。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出苗率。生根粉处理的麻黄种子出苗率、幼苗的根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结论]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麻黄幼苗期的根长。  相似文献   

6.
本法即将玉米种子固定在载体带上和以小型设施送带到田间沟内覆土填埋。近年研究表明,载体带的不同入土放置形式,对玉米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调查了载体带的四种入土放置形式(仰式、腹式侧式和自由式)对玉米出苗、性状、叶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认为仰式较理想,在不影响出苗情况下,不但节约种子,减免间、定苗,而且通过调整种子胚向、固定种子似可调整植株叶向,达到玉米的“定向栽培”,从而加大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浸种处理对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种皮的革质和内部激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茄子的休眠,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萌发。赤霉素溶液的干湿处理能打破种子的休眠。研究了赤素的不同处理浓度、处理方法、贮存时间等因素对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茄种子12h有促乾中子迅速萌发提高种子活力的显著作用,并在6个月内依据保持良好的生理效果和较好的商品种子外观。  相似文献   

8.
提高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可有效地改善温室内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各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节能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从增加温室采光量和改善光照分布余缺均匀性两个方面入手。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定向播种技术对玉米冠层光资源利用及增产的效应,设计了玉米种子不同入土方式以及不同品种移栽入土的试验,研究了玉米生育期叶片空间布局,冠层光能时空分布特征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使玉米叶片垂直于垄向,即胚面平行于地面且朝上,种子长轴方向垂直于垄向的种子入土方式,或使叶片伸展方向垂直于垄向的定向移栽处理可以提高生育期群体对光能的截获,达到光能优化配置在玉米群体穗位层及以上部位,促进玉米叶片光合生产,提高百粒重,玉米增产5%~9%。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粳稻品种USSR5、Hatanishiki和籼稻品种密阳23、N22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间种子低温发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从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种子对激素的敏感性及淀粉酶等方面对耐低温发芽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来自前苏联的USSR5和来自日本的Hatanishiki低温发芽力高,而籼稻品种N22、密阳23低温发芽力弱,这可能与种子对赤霉素(gibberellin, GA)、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敏感性更强有关,且低温增加了这种敏感性;低温和外源激素处理可能主要通过影响淀粉酶酶带3的活性而起作用;在整个低温萌发过程中,USSR5种子中内源激素ABA含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其GA1/ABA值始终低于N22,这也可能是其低温发芽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条件和控制条件下的实验证明,由叶幕形式所调控的辐照日变化系统对葡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产生很大影响。最大蒸腾条件下群体中葡萄叶片一天中的光合能力在上午最大,尔后叶肉CO#-2内阻升高,光合持续下降。所以叶幕上午最大限度的光能截留对提高光合产量发生最有效的作用。光合作用“午间低谷”现象的调控与光合作用代谢物质的反馈调节有关。最后,对各种光能截留面形式的叶幕在生产上的应用问题作了讨论,肯定了各种南北行向叶幕对于合理利用光能和提高群体光合产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太行山南方红豆杉种子催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孝伟  孟丽  王鸿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22-4522,4524
应用变温层积和激素处理,探讨打破太行山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间与红豆杉的裂口数呈正相关;激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低温处理并非是种子裂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1栽培技术 在育苗方面,香蕉组培苗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全球香蕉产业的发展。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香蕉组织培养基质配方的改进和激素、光温调控,以建立高效组培体系,提高组培繁殖遗传稳定性。在人工种子合成方面。印度的NRBC曾利用体细胞胚微胶囊包埋技术合成香蕉人工种子。并对其萌发及贮藏的适宜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连种子形态结构,探求其萌发特性,寻找打破其休眠的方法,对黄连种子进行形态结构观察和发芽试验。试验发现,一般的激素、药品处理等方法很难在1~2个月内打破黄连种子的休眠,这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年和四年生西洋参果实形成期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的分析,阐述了Eth、GA3、Z、ZR和IAA与果实成熟期种子发育的关系,说明不同年生西洋参其果实形成期的种子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有的还加入微肥、激素)、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过稀释后包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包于种子表面,药、肥等缓慢释放,在一定生长期内为种子和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药物保护,可杀灭地下害虫,防治种子带菌和苗期病害,促进种苗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种子发芽率,改进种苗素质,增强种苗抗逆性,节省用种,最终起到保产、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浸种时随水分进入种子内促进秧苗生长;同时沼液内还含有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并且沼液内大量的微生物群体,对细菌有抑制作用,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沼液浸种方法简单,不需要增加投入。  相似文献   

18.
种子包衣技术就是把含有农药、微肥、植物生长激素等成分的种衣剂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均匀地包在种子表面。包衣种子能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补充营养,可促使种子生根发芽,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在保管和使用包衣种子需要注意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金银忍冬种子人工催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庆  王勤  屠强  李霞 《特产研究》2003,25(2):24-26
金银忍冬种子发芽非常困难,要经过冷冻后熟30d及催芽53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激素、不同浓度及不同水温、不同浸泡时间对金银忍冬种子发芽有很大影响。不同激素处理均对种子有抑制作用;80℃、60℃、40℃的热水对种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用清水浸泡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二氯喹啉酸是防除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属激素型喹啉羧酸类,适用期长,1~7叶期均有效,颇受商家及农户青睐。近年来使用二氯喹啉酸趋多,在生产中发现对作物产生明显的药害,多次引发农户投诉或纷争,甚至误以为是种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