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除做到适期早播、合理群体起点、合理用肥水平、增施磷钾肥等外,肥料科学运筹对提高植株抗倒能力,获取高产至关重要.为了解不同肥料运筹方法对直播稻苗情动态、群体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寻找适宜于直播稻栽培的肥料运筹技术,2001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以湘杂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是肥料运筹(C),其次是施氮量(B)和种植密度(A);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是施氮量(B),其次是肥料运筹(C)和种植密度(A);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337.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22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纤维得分最高,纤维品质最优;湘杂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以株结铃数、单铃质量、衣分为主攻目标,增加施氮量,重施花铃肥,将能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根据抛栽稻的特点,探索水稻抛秧获得高产的氮肥运筹规律,为水稻抛秧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本试验结果证明,在抛栽基本苗合理条件下,667m2施纯N10kg,基肥与穗粒肥55肥料运筹方式利于取得合理群体.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方式—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通过试验,初步了解不同施肥时期不同肥料施用量对棉花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推荐该区棉花每667m2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6kg、5.5kg、10kg,肥料运筹:苗后肥+盖顶肥,氮肥按基肥∶盖顶肥为9∶1,磷肥全基施,钾肥按基肥∶盖顶肥为8∶2。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低筋麦"扬麦9号"在靖江市淤沙土栽培条件下的氮肥运筹规律,特进行了肥料中低水平投入条件下,后期氮肥不同运筹比例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后期合理的肥料运筹,能有效促进"扬麦9号"小穗和小花分化,提高授粉率,减少颖花退化,特别是适量施用粒肥能起到促进籽粒灌浆、平衡养分供给的作用。以基肥、蘖肥、拔节孕穗肥、粒肥的比例为5∶1∶4∶0处理的每667m~2产量最高,为325.3kg。  相似文献   

6.
芜湖县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机插秧特有的灌溉条件下,开展水稻肥料运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推荐的氮磷钾肥用量下,肥料运筹以氮肥基肥∶分蘖肥∶分蘖肥∶穗粒肥=4.0∶1.5∶1.5∶3.0,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5∶2∶3,水稻获得最高产量。从轻简化施肥的角度来说,肥料运筹以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4∶3∶3,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基肥∶分蘖肥=7∶3为最优。  相似文献   

7.
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移栽密度7 500株/667 m2、施纯氮22 kg/667 m2和基、腊、苔花肥配比4∶2∶4是苏油4号获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措施,其产量达到207.33 kg/667 m2。(2)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是施肥水平,其次是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3)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呈增多趋势,但在低密度条件下,受肥料运筹影响;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运筹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施肥水平对每角粒数起正向作用。(4)苏油4号高产栽培的主攻重点是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含油率、蛋白质含量降低;就肥料运筹而言,随着基、腊肥的增加,苔花肥的减少,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从肥床育壮苗、适期足密移栽、实行轻简栽培、科学运筹肥料、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句容丘陵地区秦优11号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肥料运筹对再生季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准两优608为材料,研究“直播-再生”栽培模式下再生季稻的肥料运筹.[结果]再生季稻的氮肥用量为75 kg/hm2、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0 d施用最利于再生稻增产.[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昌市的直播-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机插水稻吸肥规律与大田肥料运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插水稻采用高密度、短秧龄、定量栽培,在种植和管理技术方面较常规人工手插稻具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完善机插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形成具有机插稻特性的高产栽培理论,在多数人认为机插水稻分蘖肥多次并大量施用情况下进行本试验,拟对机插水稻吸肥规律及肥料运筹进行深入研究分  相似文献   

11.
施肥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结合水稻种植特点,从合理配方施肥,平衡营养元素和把握施肥技巧,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探讨了水稻种植施肥技术,以期达到合理施肥,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烟叶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在烟叶种植中的意义,并针对目前烟草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改进。在Excel中设计了配方施肥与验证界面,有助于测土配方施肥在烟草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对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晚季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在两种施肥方式下的试验,对广东省常规优质稻主栽品种丰华占和粤香占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表明,早季,水分管理和施肥方式对两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晚季,两品种覆草旱作时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水作,粤香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受施肥方式的影响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粤香占产量、丰华占单科穗数受水分管理与施肥方式互作效应的影响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因此,广东早季实行水稻覆草旱作是完全可行的,建议晚季采用常规水作以获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选取撂荒、耕作10年、50年与100年的吉林黑土、新疆灰漠土和撂荒、耕作20年与100年江西红壤及其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中的撂荒、CK、N、NP、NK、NPK、MNPK和1.5MNPK处理,研究长期耕作、定位施肥与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关系。【方法】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分离土壤0-20cm的土壤动物。【结果】共采集农田土壤动物26571只,其中大型土壤动物1632只、中小型土壤动物24939只,隶属4门5纲26目。弹尾目、膜翅目、蜱螨目为农田土壤动物中的优势类群。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显示,长期耕作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间仅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均匀性差异显著(x均匀性(2)=6.045,P0.05);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间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以及群落多样性差异性(x个体数(2)=17.26,x类群数(2)=14.03,x多样性(2)=15.61,P0.001)。长期耕作条件下,土壤动物类群一般在撂荒处理中数量最多、耕作早期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最少;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动物个体和类群数在撂荒、有机肥配施处理中最高。长期耕作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影响不均衡,其中对农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影响最大,对均匀性影响最小。研究时段,长期耕作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农田主要土壤动物群落之间典型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农田主要土壤动物群落之间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P0.01),其中土壤全氮对蜱螨目、弹尾目、膜翅目和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影响最大,而土壤有机质对蜱螨目、弹尾目、膜翅目、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和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因素对由长期定位施肥引起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变化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改变与长期耕作与长期定位施肥有关。农田主要类群因素能够较好地预测长期定位施肥引起的土壤主要养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Zea mays L.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覆膜栽培、有机肥及增施钾肥进行耦合,以常规施肥+裸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有机肥+钾肥+地膜覆盖(TOK)的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TOK的百粒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K肥+裸地(TK)、CK提高了14.9%、15.1%、20.4%;各项抗旱指标值均表现为CKTKTOTOK;各生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TOKTOTKCK,成熟期各处理之间Pn的变化幅度最大,达到了43.62%。【结论】TOK能有效地增加春玉米的Pn,增强抗旱性,有利于实现高产,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红壤旱地春玉米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扬州设施蔬菜园区施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西 《农学学报》2015,5(10):50-55
为掌握扬州市设施蔬菜园区施肥现状及问题,2013 年在扬州市范围内调查设施蔬菜园区规模、作物品种、施肥现状及运筹,并采集具有代表性园区的土壤样品。结果显示:全市设施蔬菜园区经营方式以企业、企业+合作社方式为主,蔬菜种植以青菜、西瓜、番茄、青椒等常规种类较多。调查的15 个代表性设施蔬菜园区,均以复合肥、有机肥相结合施肥方式,其中复合肥45%型施用较多。与周围大田相比,设施蔬菜园区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其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6.1、127.6 mg/kg,分别高于周围大田约300%、30.8%。在调查基础上,初步掌握了设施蔬菜园区的施肥结构、土壤状况,为蔬菜科学施肥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合理施肥是红花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方差统计分析方法对1999~2000年红花氮磷不同用量及配比试验结果分析研究,旨在找出塔城盆地红花氮磷适宜用量及合理配比,为红花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 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水平对冬种免耕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广西冬季免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适宜的施肥水平,2008年在平果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免耕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范围内,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虽然免耕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以及产量随之增加,但马铃薯农田纯收益并没有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位肥料马铃薯生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反而逐渐降低.其中N_(180)P_(180)K_(360)处理的农田纯收益最高,单位肥料生产量也较高.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N180 kg+P_2O_5180 kg+K_2O360 kg(即复合肥1200 kg+50%硫酸钾360 kg),是比较适宜广西马铃薯免耕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0.
浅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简便易行且生态环保的新技术,它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且能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该文归纳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覆盖稻草的厚度、施肥量等因素对马铃薯免耕栽培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免耕栽培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期望为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