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广西德保县野生茶的生长环境、分布状况、主要形态特征、检测生化成分进行了描述,指出德保县野生茶集中成片生长,面积达300 hm2,是迄今为止广西发现的连片野生古茶树面积最多、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为保护开发该茶树种质资源和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F002-F002
2002年9月,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陈成斌领导的课题组实施“野生稻资源调查”国家课题,在玉林市重发现国内罕见、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并派员前来视察。经科学论证和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立项、资助,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F002-F002
2002年9月,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陈成斌领导的课题组实施“野生稻资源调查”国家课题.在玉林市重发现国内罕见、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并派员前来视察.经科学论证和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立项、  相似文献   

4.
北票市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180万亩,涉及天然草原牧户18656户。作为10个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县(市)之一,在2008~2012年期间,共在27个乡镇,实施草原确权182万亩,集中连片治理沙化草原84个地块,面积47万亩,围栏总长度147万多延长米,补播沙打旺等牧草种籽800多吨。  相似文献   

5.
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我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17年墨里尔(Merrill,E.D.)在广东罗浮山麓至石龙平原一带发现普通野生稻。1926年丁颖在广州市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也有发现,后又在惠阳、增城、清远、三水、开平、阳江、吴川、合浦、钦县等县以及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的西江流域发现这种野生稻。1935年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在海南岛南山岭下及小抱杠山边发现疣粒野生稻。1936年王启元在云南车里县橄榄坝发现疣粒野生稻,又于车里县发现药用野生稻(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标本)。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inn)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据慈溪林特产部门报道.1935年在南京、上海等地作为观赏花卉引种,后逸为野生。大约于1945年前,其种子逸散到慈溪等地.至2005年生长已遍及全区。另据宁波市镇海区植检部门报道.加拿大一枝黄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侵镇海区,由于当时对其极强的繁殖力认识不足,以致近几年来发生范围迅速扩大,2003年在全镇海区63个行政村的调查中.有41个村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占到63.1%。到2004年.全区每个村均有发生,面积达到178.3hm^2,并有进一步蔓延趋势。据奉化市植检站近两年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奉化市定植时间已有3年以上.目前.仍然以点发性零星发生为主.大面积连片发生的只有地处象山北畔的莼湖镇飞跃圹一带.发生面积达到133.33hm^2以上,其他各乡镇发生面积不大,危害程度尚轻,但分布范围较广.余姚、永康也有一定程度发生。宁海县2004年有15个乡镇发生面积34hm^2,2005年扩大到17个乡镇,发生面积超过40hm^2,长街、梅林、黄坛等乡镇发生面积较大,黄坛1个镇就有16个村发生。  相似文献   

7.
广西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玉米品种十二轮区域试验,参试种108个,入选品种49个,比对照种增产10%以上的有14个,玉米籽粒产量随着轮次的增加呈波浪形上升趋势,显示我区玉米产量育种水平有较大的进展。杂交种应用面积最多的是顶三交种,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有17个,其中有3个顶交种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生产用种的亲本系主要集中在7087,桂102、南60-1、公N2-3、墨黄9号及其衍生系M9等。  相似文献   

8.
2013年在茨岩塘等两个乡镇15个村集中连片创办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样板,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高垄双行、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技术措施,平均每667m2产鲜薯2408.9kg。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平市原分布有两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2007年5月重新对桂平市野生稻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结果表明:发现原生地新分布点2个,面积约1998 m2;普通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4个,占原记载的42%,毁灭程度为58%;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个,占原记载的14%,毁灭程度为86%。导致桂平市野生稻资源严重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外来物种侵蚀以及开采矿石等,据此提出了提高全民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原生境野生稻保护区、加强异位保存等3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疣粒野生稻资源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有资料,在2004年11~12月和2005年8月12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地区15个县(市)的37个疣粒野生稻居群的原生境进行了核查,并发现了两个新的居群。比较了2003年与2005年云南疣粒野生稻居群面积及密度的变化,发现在疣粒野生稻的小生存环境没有被过度干预下,疣粒野生稻可以良好地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1.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主要为害水稻,被国家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二类昆虫.2010年5月,黔南州首次在长顺县发现稻水象甲危害.至2011年,全州(长顺、惠水、龙里三县)在秧田期有7个乡镇15个村发生稻水象甲,发生面积0.28万亩;大田期,全州(长顺县、惠水、龙里三县)有8个乡镇16个村发生,发生面积达0.34万亩.  相似文献   

12.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种植作物以玉米、错季蔬菜、马铃薯、谷子、黍子等粮食作物为主。自2010年我县在赵川、李家堡乡镇集中连片种植1万亩张杂谷取得产量、经济双丰收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探索多种种植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陈先根 《福建农业》2013,(12):48-50
清流县赖坊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乡镇。近年来,赖坊乡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面积大的优势,树立“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想方设法在立足当地山地资源优势,发展“3+2”产业,即山上3个1(1万亩苗木,1万亩油茶,1万亩茶叶),地里两个5(5000亩烤烟,5000亩花生基地),实现山上产值达到或超过耕地上的产值,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探索实践了一条山区贫困乡镇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资源蛋白质含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整粒稻米,共鉴定了19个野生稻种2028份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探明了野生稻种间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发现蛋白质含量在155以上的野生稻种共233份,占11.5%,其中普通野生稻99份,占其总数的5.7%,药用野生稻87份,占其总数的83.7%,国外野生稻47份,占其总数的27.3%,可供水稻品质育种工作者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5.
2023年是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1年,整建制、大面积推进单产提升是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主要路径,齐河县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大面积“吨半粮”创建县,粮食单产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本文介绍了齐河县开展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设全国首个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为各地有效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植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广东省高州野生稻原生境群体的形态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应用可变类平均法对植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内植株存在丰富的变异,大岭村、福石村、泊水村和朋山村4个野生稻群体之间在表征、种子生产潜力等方面的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野生稻群落具有不同水分稳定性、水位和干扰强度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全国最大的冬菜供应基地广西,秋冬种工作基本完成,秋冬菜、马铃薯、油菜和食用菌等种植面积达1870多万亩。近年来,广西进一步强化秋冬种区域布局,做到连片规划、连片育苗种植、连片监管质量安全、连片推广良种良法、连片对接产销加工,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薏米黑穗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薏米是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果仁具利尿、安神、强身等功效,因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薏米生产在泰顺县有着悠久的历史,2001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使薏米黑穗病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薏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火龙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我国火龙果生产现状 (一)生产分布现状 在我国,能够进行火龙果经济栽培的省区有: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四川省有少量种植.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除台湾外)火龙果种植面积2006年已发展到3.5万亩左右.其中海南省约0.98万亩,零星分布在全省10多个县市,目前未发现连片500亩面积以上的果园;广东约0.3万亩,零星分布在珠海、惠州和徐闻地区;广西约1.716万亩,分布情况为:南宁市约0.52万亩,钦州市约0.5万亩,防城港市0.48万亩,北海市0.18万亩,玉林市360亩,贵港市、崇左市、梧州市等地有少量种植;福建、云南等省区约0.5万亩.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普通野生稻的21个自然居群及其人生境进行了考察,发现近年来由于生境被破坏,一些居群已经绝灭,现丰的大多居群处于萎缩中,通过对其生态学和生殖生物学特征,散布方式以及濒危原因的初步分析,探讨了其濒危的机制,讨论了广西野生稻收集与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保护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