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功夫对美洲斑潜蝇3龄幼虫进行抗性品系(Cy-R)筛选,经50代选育,抗性指数提高到49.14倍,筛选前的LC50值为0.0152g/L,筛选后的LC50值为0.2506g/L。敏感品系选育试验表明,经10代筛选,抗性指数由筛选前的5.00倍降低至1.00倍。对功夫产生抗性的品系对灭扫利和速灭杀丁有交互抗性,而对杀虫单,毒死蜱,害极灭无交互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6.30倍,4.07倍,1.41倍,1.35倍和1.05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饲喂含有L—刀豆氨酸的中国白菜叶片,L—刀豆氨酸对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表现为:直接杀死幼虫,幼虫体重减轻,幼虫生长发育延缓,蛹及成虫畸形。2龄幼虫对L—刀豆氨酸的反应程度取决于刀豆氨酸的浓度,至少在0.012—0.048mg/cm2范围L—刀豆氨酸与幼虫的反应呈正相关。L—刀豆氨酸对菜蛾幼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本研究为探索防治害虫的新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羧酸酯酶与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的品系(SS) 和抗性的品系(R2) 为试虫材料, 利用生测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羧酸酯酶在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TPP对久效磷、辛硫磷的增效比在R2品系中分别为2.76 和2.46倍, 在SS品系中分别为1.85 和1.48 倍; 两品系羧酸酯酶的Km 和Vm ax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R2 和SS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 、Vm ax分别为76.74 μm ol/L、56.29 nm ol/ (m in·m g) 和107.39 μm ol/L、44.40 nm ol/ (m in·m g); 两品系的羧酸酯酶对TPP、久效磷和辛硫磷的抑制反应也不同,三种化合物对SS品系的抑制中量I50分别为39.21,68.80 和0.25 μg/m L, 对R2 品系的I50分别为62.95, 91.05 和0.41 μg/m L。由此认为: 羧酸酯酶解毒代谢活性的增加是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溴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酯酶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斜纹夜蛾酯酶的动力学参数,酯酶同工酶电泳和杀虫剂(溴氰菊酯和丙溴磷)对酯酶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酯酶的Km值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酯酶的Vmax值比敏感品系的高且差异显著。在酯酶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抗性品系中所含的酯酶同工酶条带数比敏感品系的多;溴氰菊酯浓度在12.5μmol/L时,对敏感品系酯酶的抑制率最大,约为30%,而对抗性品系酯酶的抑制率则随着溴氰菊酯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溴氰菊酯浓度在50μmol/L时抑制率最大,约为75%;但是丙溴磷对抗、感品系的酯酶的抑制效应较为一致。上述结果说明在抗性品系中出现了与敏感品系不同的酯酶同工酶,但这些同工酶并没有显著改变抗性品系全酯酶的Km值,仅是增强了其酯酶活性,提高了对溴氰菊酯的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苗期棉叶接幼虫与田间蕾铃期的罩笼接蛾试验 ,对 2 4个棉花新品系进行室内与田间抗棉铃虫水平的综合鉴定评估。根据室内幼虫死亡率、叶片受害程度、存活幼虫发育进度与田间幼虫减少率、蕾铃害减少率的试验结果 ,应用不同指标抗级量化累计法对品系抗性进行量化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 ,10 9B等 4个品系达高抗 ,新 6 0 3等 11个品系为中抗 ,抗杂 1号等 5个品系为低抗 ,其余供试品系则不具抗虫性。  相似文献   

6.
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李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2-14174
[目的]研究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24、48 h急性毒性大小。[方法]以广州品系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采用标准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机率单位法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LC50值。[结果]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3 376.87、5.87μg/L;溴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594.56、74.17μg/L。[结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24、48 h的急性毒性大小不同;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48 hLC50值比其24 hLC50值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此类化学污染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久效磷抗性棉铃虫品系的选育及其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久效磷对采集于山东聊城抗性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ebner)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10代的室内选育,抗性倍数达211.88倍,为选育前的6.67倍,发现筛选后对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生分别下降了8.13,7.44和13.36倍,对甲基对硫磷和辛硫酸的抗性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久效磷与其他5种被试药剂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还对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了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锦铃虫体内AChE的交互抗笥,还原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棉铃虫体内AChE的I50是敏感品系的3.18倍,酶液纯化使抗,感品系AChE的I50分别下降6.69和3.49倍,说明粗提液中存在AChE保护因子,且这种保护因子在抗性品系中更有效,但纯化后,抗,感品系的AChE敏感性之间仍存在1.66倍的差异,此外,两品系AChE的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显差异,由此认为AChE敏感性降低与其它因子共同组成了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桃蚜进行室内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及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磷酸酯酶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桃蚜酸性磷酸酯酶对底物的Km,Vmax差异都不显著;碱性磷酸酯酶Km差异不显著而Vmax则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9.
系统报道了重要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气调抗性品系RHCO2,RHCLO和药剂抗性品系RPH3,RDDDVP与敏感品系S间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差异.结果表明,(1)RHCLO品系CarE的活力最强,是S品系的1.7倍,而RDDVP品系的活力最低,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RPH3品系CarF的比活力最高,比S品系高57.1%,而其他几个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及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RDDVP品系的Vmax最大,是S品系的1.20倍,而RHCLO品系仅为S品系的46.3%;(4)米氏常数Km以S品系最大,RHCO2品系最小.该项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品系的形成与CarF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变化的质和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抗性品系间可以形成交互抗性,但交互抗性的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玻璃管药膜法,从10种杀虫剂及1个混剂对苜蓿叶象甲成虫及各龄幼虫的毒杀筛选试验中,选出6种药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瓢甲敌室内毒力最强,其对苜蓿叶象甲成虫及2至4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4.511 0,1.1 035,6.527 1,82.154 2 mL/L,其次为甲维盐+顺式氯氰菊酯混剂及印楝素,甲维盐+顺式氯氰菊酯混剂对苜蓿叶象甲成虫及2至4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6.657 6,2.889 4,12.636 0,32.570 2 mL/L,印楝素对苜蓿叶象甲成虫及2至4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12.471 8,5.383 6,6.333 9,71.257 9 m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高效混合菌,为控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ZH-3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 HP-S-01混合菌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其生长和降解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降解能力。【结果】 混合菌生长和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0.4 g/L、28 ℃、pH 7.5、振荡速率15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72 h后,混合菌对50 mg/L氯氰菊酯的降解率达90%以上。混合菌高度耐受并降解氯氰菊酯,在氯氰菊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时,降解率达到80%以上。混合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1,培养72 h后该比例混合菌对50 mg/L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91.6%,92.5%和95.7%,比单一菌ZH3和HP-S-01的降解率均显著提高。【结论】 混合菌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集安徽田间典型发病症状的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无花果病叶和病果上分离获得10个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所分离的10个菌株均为胶胞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K7菌株的致病性最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多菌灵、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等7种杀菌剂对无花果炭疽病菌K7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苯丙甲环唑和咪鲜胺对K7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11 2和0.013 0μg/ml。该研究为无花果炭疽病菌的鉴定和高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邱勇  严峰  曾嶒  熊泽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04-15705
[目的]为不同盐度下氯氰菊酯的使用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在盐度20和5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67、0.440、0.383、0.038 2μg/L和0.437、0.313、0.203、0.170μg/L。在中、低盐度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38 2和0.017 0μg/L。[结论]极低浓度的氯氰菊酯农药残留就可能会威胁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安全,应尽可能减少在虾塘及附近使用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4.
25%对氯杀虫酯乳油(以下简称Pacy)系采用对硫磷与氯氰菊酯经科学复配而成的混剂,经室内毒力测定,该混剂对棉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404.8。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混剂最佳配方为:对硫磷:氯氰菊酯=247∶3,使用该配方制成的25%混剂防治稻棉主要害虫,每667m2用量100~150g,防效达90%以上,持效期10~15d。1996年示范推广4.7万k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而敌百虫对未吸血幼蜱的LC50为175×10-4,对未吸血成蜱和饱血雌蜱的LD50分别为1116和5266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为敌百虫的486、238和767倍.现场杀蜱试验,采用5%溴氰菊酯水和剂12.5×10-4时.杀蜱率达92%,30×10-6时达100%杀蜱效果,对牛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淡紫拟青霉E7菌株的耐热性、耐酸碱性、耐盐性及耐化学药物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PSA培养基上,E7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5~40℃,最适温度为29℃;E7菌株在pH4—13范围内的培养基上均可以生长;在40℃和50%条件下E7菌株的LT50分别为78.8和40.8min;E7菌株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对氯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E7菌株对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除草剂百草枯以及消毒防腐剂福尔马林较敏感,其EC50分别为21、13、6、16、120μg/mL,对杀线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杀菌剂三唑酮不敏感,其EC50分别为175、338、337μg/mL。表明淡紫拟青霉E7菌株有较强的抗逆性,对一些化学农药的兼容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质粒与喹诺酮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大肠杆菌质粒与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临床分离32株耐喹诺酮药物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经质粒消除剂溴化乙淀(EB)、硫酸黄连素(BS)分别处理24h和48h,其中4株对喹诺酮的耐药水平明显降低。经消除剂作用的菌株提取质粒进行电泳检测, 结果只有大肠杆菌CE01[其中氧 氟沙星(OFL)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0μg/mL]的质粒带发生变化,且该质粒的转移与喹诺酮抗性有关。经消除剂BS作用24h,在含OFL 20μg/mL的琼脂不能生长的CE01XC1菌株其质粒带浓度显著降低;作用48h后,在含OFL 20μg/mL琼脂不能生长的CE01XC2菌株其质粒带被消除;BS作用48h后在含OFL 20μg/mL琼脂仍然生长的CE01XC3菌株及质粒带几乎未改变。另外3株耐药水平降低的菌株质粒带无变化。结果表明:大肠杆菌CE01含有与喹诺酮药物抗性有关的质粒,这一质粒被消除剂消除后,CE01菌株的耐药性显著下降,对OFL的MIC由大于50μg/mL变为小于20μg/mL。其它3株经质粒消除剂作用耐药水平降低的菌株可能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方法]采用静水法研究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Chironomussinicus)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于48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处理摇蚊幼虫后12h后,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48h时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存活率F降。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幼虫48h的LC。分别为1.842、0.150和1.999mg/L,氯氰菊酯对中华摇蚊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烯草酮,2-4D丁酯毒性最低。烯草酮对中华摇蚊幼虫组织SOD含量有明显影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2-4D丁酯对组织SOD含量有明碌影响.但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氯氰菊酯对组织SOD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水体污染监测和水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光合细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光合细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氯氰菊酯的浓度为0.1μg/mL时,光合细菌对其降解率在8 h1、8 h和36 h时分别达到62.1%、83.4%、91.8%,液体中的氯氰菊酯被快速富集于光合细菌菌体内;在10 h时,光合细菌体内氯氰菊酯含量最高达0.062μg/mL。随着光合细菌的生长代谢,菌体内的氯氰菊酯逐渐被降解。30 h时,菌体内的氯氰菊酯浓度降低至0.017μg/mL,120 h后被完全降解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