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开始,我们在生产香菇、黄背木耳、杏鲍菇的过程中,对接种技术进行了改进,改“双袋法”接种为接种后用地膜盖垛发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提高香菇生产成品率新工艺双袋法"双袋法"指在通常的香菇筒袋外再套上一只特定规格的薄膜袋,然后完成灭菌、接种、培菌等过程。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常规的筒袋袋料并扎口后,在料袋的适当位置上扎一个孔,然后套上外袋,袋口用活结扎好,入灶灭菌,冷却后接种时褪下外袋...  相似文献   

3.
崔云 《吉林蔬菜》2014,(9):33-34
<正>林下香菇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荫、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1菌棒的运输和摆放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超过2小时菌丝将烧死。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天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此间温度管  相似文献   

4.
平菇覆土栽培是平菇速生高产的主要措施,可明显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危害,节省劳力 4 0 %以上。但在实际生产中有部分菇农没有按操作规程做而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菇体污染,倒垛、烧垛,病虫蔓延,出菇密度大等现象,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的几项技术措施,现归纳如下:1 规范栽培模式 目前推广的双排式立体覆土墙式出菇法,即先在准备建菌墙的地面铺 1~ 2层砖,高出地面,把发好的菌棒两袋(去膜)一组、 一"字横排,相距 1 5~ 2 0cm,再排下一组,组间距 2~ 3cm,若干组为一层。当第一层摆放整齐…  相似文献   

5.
将发好菌的金针菇菌袋,进行袋外消毒后,移入生产室开袋。袋开好后的口不用盖盖,约经1~2天让料面稍干,若此时温度低于12℃就要3~4天。然后用清水喷施料面(最好用喷雾器则更为均匀),使料面有一层小水珠即可,晾半小时后用地膜覆盖好,气温高应多通风,温度在15℃以下,在1~2天内可不通风,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6,(4)
正香菇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中产量第二,出口第一的食用菌,每年生产的菌棒在亿万袋以上,规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过去香菇菌袋接种后菌穴多采用3 cm×3 cm大小的专用透气胶片将穴口密封。近些年,菌袋接种后又采用超薄聚乙烯袋将菌袋套上。两种方法各延续十几年,每年用去大量封口胶片和套袋,消耗大量的材料和人力,增加了菌棒的成本。笔者从事香菇栽培二十余年,以上两种方法都采用过,但近十年来,每年生产六万棒,都采用免  相似文献   

7.
香菇袋式栽培对薄薄的塑料袋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质量要求,即使只有针头大小的孔,在高温季节也难免招来杂菌污染,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为此,笔者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双袋法栽培香菇新工艺。 具体操作方法:用常规的筒袋装料扎口后,在料袋的适当位置上扎一个孔,然后套上外袋。外袋袋口用活结扎好入锅灭菌,冷却后,脱下外袋按常规法打孔接种。注意灭菌前扎的孔也应接入菌种。接种后仍套上外袋,扎好袋口培菌,待菌丝圈长到直径10cm左右时,解开袋口通气以代替刺孔,菌丝进一步生长后再脱去外袋进行刺孔等常规管理。脱下的外袋保管好可重复使用2~3次。 双袋法因在灭菌前预先扎孔,大大减少了因涨气袋破裂以及沙子、锯末刺破等造成的污染;又省去了封胶布,不仅节省成本,还可避免因操作不当划破筒袋而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袋栽榆黄蘑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几种不用套环省料、省时、透气性好的封口方法。 1.别针封口:装好料后,将袋口合并对齐,向下折叠1.5cm左右,然后向折叠的一面卷成圆筒,接头重叠2cm左右,用直别针别住重叠处即可。 2.胶布封口:装料至适当部位,压平表面后,料面离袋口的距离约等于袋的直径。先将一面折向对面,再旋转60度折另一面,剩下的一面往回折,然后用胶布粘住接头即可。 3.摆放封口:操作要求同胶布封口法,但不封胶布,只在灭菌时袋口与袋口相对挤紧,接种后培养时,仍将两袋口相对放置。 4.玉米芯封口:适于发酵料开放式接种。边装料边层播菌种,最后袋料中央扎孔,再在穴中补菌种,或装满袋整平料面中央扎孔,往表面和孔里接菌种,将袋  相似文献   

9.
陈金川 《食用菌》2004,26(6):44-45
当今 ,通用型的食用菌接种箱 ,随着操作人员运作 ,箱内灭菌药物所形成之气体 ,会陆续自布袖套溢出箱外 ,而有损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 ,箱外含有活菌的空气陆续自布袖套闯入箱内 ,以致箱内空气含药量逐渐降低 ,灭菌效用随之减弱。为此 ,只好借助于酒精灯 ,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将笔者在生产中不断实践、改进的“密闭型单人用双层式大容量食用菌接种箱”之设计与运用方法公诸同仁 ,以供参考。该型接种箱具有不漏气、不染杂、省药物、易操作、高效率之优点。每工作日 (8小时 ) 30 0袋× 4箱 =12 0 0袋。现分述如下 :1 结构与用材 结构…  相似文献   

10.
郑丽萍 《广西园艺》2002,(5):J003-J003
1 营养袋准备首先配制营养土。取肥沃稻田土、火烧土和腐熟堆肥以 5 :3:2的比例混合 ,加入 2 %钙镁磷肥拌匀备用 ,然后取长宽为 2 4× 1 8cm的塑料袋薄膜在袋底部两侧剪角开口 ,在袋壁打孔以利排水通气。将配好的营养土拌入少量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即用 0 .4%福尔马林药液喷洒至基质含水量 60 %状态即可 ,并加入 5 0 %辛硫磷 (每 m3用 1 0~ 1 5 g)混入基质中 ,搅拌均匀后用不透气的材料覆盖 3~ 5 d,翻拌无气味后即可使用 ,营养土配制完毕后要进行酸度调节 ( PH5~ 6.5为宜 )。2 容器的装土与排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与基肥搅拌…  相似文献   

11.
正林下香菇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荫、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1菌棒的运输和摆放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高于35℃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超过2小时菌丝将烧死。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天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  相似文献   

12.
香菇胶囊菌种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香菇胶囊菌种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1)应用香菇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接种时间50%:(2)胶囊菌种的菌棒接种污染率比传统菌种降低11.65%;(3)胶囊菌种接种至菌丝萌发的时间和菌丝长满全袋时间分别较传统袋装菌种接种方式迟20h、6.33d,但菌丝日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4)在产量上,两种接种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制作成本上,每1000袋菌棒,用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100.6元。因此,在生产上应用胶囊菌种具有接种方便快捷、接种成活率高、成本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桑枝、棉秆栽培香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开 《食用菌》2002,24(6):19-19
栽培香菇 ,历来采用阔叶树木屑为主料 ,这样会使菌林矛盾突出 ,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近年来 ,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桑园副产品——桑枝和棉区副产品——棉秆作主原料栽培香菇 ,生物转化率在 80 %~ 10 0 % ,为桑枝、棉秆的再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捷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菇棚的设置 大棚南北走向 ,东西跨度 6m,高 2 .2 m左右 ,长 3 0 m,每座棚占地面积 2 0 0 m2 ,可置菌棒 40 0 0棒。大棚外覆棚膜 ,再加盖遮阳网 ,直接在棚内接种、发菌 (省去接种室、培养室 ) ,利用城郊标准蔬菜钢架大棚栽培香菇 ,既经济操作又方便。菌棒出菇之前 ,…  相似文献   

14.
蒸汽接种操作虽方便,但成品率不高.用接种箱接种箱体容积小,操作不方便.笔者经过多次试验,采用横简式塑料棚接种,效果很理想.现介绍如下:1 制作与使用 取宽1.5~2m、长2~3m、厚4~5dm透明度高的聚乙烯简膜,在中间的一侧挖2个直径15cm孔,孔间距50cm,用长30cm、宽15cm的聚丙烯袋筒的一端放入圆孔内,小筒袋和圆孔间隙内外用胶带纸粘合密封好,再在小袋筒的末端套上一个环形松紧绳圈,用胶带纸把它固定住,2个小袋筒和接种箱上  相似文献   

15.
我们本着经济实用、简便可行的原则,改制出了一种地膜接种袋,经过实用效果很好。其具体制做方法和使用方法如下。1.制做方法将白色透明的地膜用火熔接成袋底为一米见方或更阔些(视具体情况而定),高为1.8米的方形袋。在袋的一面靠着袋底,剪出两个相距30厘米,直径各为17厘米的圆孔;再取事先用地膜制做好的两只直径各为17厘米、长为50厘米圆筒的一端,分  相似文献   

16.
1999~ 2 0 0 2年 ,我们在红富士苹果盛花后 2 0天先套上膜袋 ,6月再在膜袋外面套上纸袋 ,进行苹果双套袋试验 ,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双套袋、单套纸袋、单套膜袋、不套袋 (对照 ) 4个处理 ,每个处理套 30个苹果 ,重复 5次 ,随机排列。所用的纸袋为森全牌 ,膜袋为孟海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 ,5月 2 1日套膜袋 ,6月 11日套纸袋 ,10月 5日解纸袋 ,10月 2 1日带膜袋采收。(2 )试验结果 双套袋的红富士苹果为鲜红色 ,果面果粉厚 ,十分艳丽 ;单套纸袋苹果色泽没有双套袋苹果艳丽 ,果粉不明显 ;单套膜袋的苹果为暗红色 ,色泽不及单套纸…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香菇菌棒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木屑堆积时间、装填料方式、灭菌和冷却方式、接种培养等)进行试验观察,探究出降低菌棒生产污染率的关键步骤:木屑经过3个月以上预堆积,可以有效减少因木屑对袋子的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菌棒污染;双层袋和卧式装袋机可以降低污染率;高压灭菌过程中采用阶段性操作方式和常压灭菌过程中延长灭菌时间均能起到降低污染的效果;在配有过滤装置的冷却室,灭菌培养基快速冷却到15℃左右有利于降低污染率;双人接种箱式和相对恒温的培养环境也是降低污染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 南方贮藏法 红枣用麻袋包装,贮于5℃的库房中。出冷库前,要移至温度稍高处过渡,逐步移到库外。为防止在枣果上冷凝成水珠,不要马上重新装袋,而要摊晾,等冷凝水珠消失,再换袋包装外运。2 北方贮藏法 大批量贮藏时,采用麻袋码垛贮藏。具体方法:码垛时,袋与袋之间,垛与垛之间要留有通  相似文献   

19.
1果袋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果袋有塑料袋和纸袋,纸袋又分单层和双层两种。从果品的生产成本和效益而言,选用纸袋成本高,而且费工费时。选用塑料袋操作简单易行。根据多年经验,选用河南漯河生产的“汇强”牌塑料袋,效果很好。2果袋的处理果袋选用套苹果的果袋(17cm×20cm)即可,但由于桃的呼吸量比苹果大,塑料袋应做简单处理。就是把成捆的袋子(200个左右)放在一块平木板上,然后,用大头针在上面均匀扎4行通透的小洞,每行9个,这样每个果袋就增加了72个气孔。以满足排气需要和防止果锈发生。3套袋时期和原则套袋时期在第2次生理落果后结合定果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种植平菇时,探索了一种断袋翻转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装袋接种配料、灭菌按常规法,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袋上扎3排孔,装料时在孔处铺一层菌种,共3层种4层料,两端扎紧封口,常规发菌。(二)断袋管理发好菌后用刀从袋中部横切成两段,置菇架上出菇,增加空气湿度,2~3天后在断口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