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玉米高产栽培最佳施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征  娄翠芝  牛春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79-779,781
根据不同肥力的土壤 ,氮磷钾科学搭配施用 ,夏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养分等因子对玉米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了的作用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6.7平方米玉米产量400公斤以上的优化方案需纯氮15.81~17.30公斤,磷9.55~9.93公斤,钾13.47~14.33公斤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元二次回归的方法对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玉米在该地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203.33(kg/hm2),P205=12.83(kg/hm2),此时的产量为:9216.43(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和完善安化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运筹,增产增效的目标,2006-2008年,我们选择高、中、低不同地力水平进行了连续三年玉米"3415"肥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推广的肥料效应模型,得出:高肥田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178.5g/km2,P2O576.5kg/km2,K2O69.0kg/km2,最佳产量为8857.5kg/km2,施肥比例为1:0.4:0.4。中肥田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183.6g/km2,P2O569.6kg/km2,K2O119.2kg/km2,最佳产量为7059.2kg/km2,施肥比例为1:0.5:0.4。低肥田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115.5g/km2,P2O546.5kg/km2,K2O54.0kg/km2,最佳产量为6490.5kg/km2,施肥比例为1:0.4:0.5。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县中等地力水平上玉米大面积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一旱二薄"是限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子。因此,研究滴灌施肥下不同水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旱棚防雨条件下进行田间微区试验。【结果】通过对玉米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水肥回归数学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其次是灌水量和磷肥用量。各因素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表现为正效应,其效应顺序为:N水>P水>NP;从产量角度评价,以较高氮肥用量、高磷肥用量和丰富灌水量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结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较高氮肥用量243.27 kg·ha-1、高磷肥用量137.431 kg·ha-1、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6%。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施基肥+苗肥+穗肥+粒肥供肥均匀平稳,对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8 839.5 kg/hm2、净效益27 633.0元/hm2。比施基肥+苗肥+穗肥增产426.0 kg/hm2,增长5.1%,净增效益1 491.0元;比施基肥+穗肥增产876.0 kg/hm2,增长11.0%,净增效益3 066.0元;比施基肥+苗肥增产1 309.5 kg/hm2,增长17.4%,净增效益4 567.5元。  相似文献   

8.
万州区白羊镇玉米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域(棕紫泥土)种植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2.5~14kg/666.7㎡、五氧化二磷3.5~4.5kg/666.7㎡、氧化钾2.5~3.5㎏/666.7㎡,同时注意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于琳 《现代化农业》2011,(12):16-19
通过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佳木斯)进行玉米施肥效应试验,探讨施肥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当每公顷施纯N180kg、P2O5 75kg、K2O30kg时,玉米达到最高产量11134.9kg/hm2,当施肥量增加到较高水平后,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11.
董庆国 《农村科技》2011,(10):17-18
为了建立塔城市玉米施肥体系,我们进行了氮磷钾优化配比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影响的研究,旨在探索最佳氮磷钾配比方案,以求经济合理的施肥量、配比及肥料最佳利用率,为大面积指导科学施肥、提高施肥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岩萍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1):21-21,24
单种玉米田不同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种、肥同沟的习惯施肥方法,影响玉米出苗率,导致玉米苗数、收获穗数减少,产量减少,效益降低;磷、钾肥追施,利用率降低,玉米穗粒数减少,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区试验,明确了双城市黑土土壤养分限刊因子及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平衡施肥措施,为双城市乃至我省玉米高产优质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土壤肥力条件下玉米经济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四平市以前肥料试验一般以氮、磷、钾单因子作用对产量效应进行设汁,方法简单,方便,取得了一些科学施肥的有关模式和参数,并用其进行配方施肥,连续几年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但随着施肥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养分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如继续应用这些模式和参数,已不能适应当前土壤肥力条件下科学施肥的需要。因为,现今很少单一施肥,而是将氮磷、氮磷钾和氮磷钾微肥几种肥料配合施用。为掌握氮磷单因子和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效应,以及了解氮磷肥试验用量以外的氮磷施用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  相似文献   

15.
玉米氮磷最佳施肥比例与报酬递减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褚清河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23-25,36
采用氮磷施肥比例试验与最佳氮磷比例条件下施肥量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平衡土壤养分类型和不平衡土壤养分类型玉米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养分类型的土壤种植玉米,在最佳氮磷施肥比例与最大施肥量条件下,玉米边际产量基本为一常数;超过最大施肥量后,玉米的边际产量显著降低,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平衡与不平衡土壤养分类型种植玉米均具有同样的规律,并非经典理论所表述的随着施肥剂量的增加呈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元二次回归的方法对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该区域玉米种植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3.68 kg/hm2、P2O5210.06 kg/hm2、K2O 137.88 kg/hm2,当地碱解氮素、磷供应量为低水平,钾素供应量为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产玉米合理施肥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上应用,为开展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带来了方便.本试验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并借助电子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高产玉米合理施肥方法,意在为玉米大面积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施肥依据,并在方法上做一尝试.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在营口县示范场进行.在总结前两年肥料试验基础上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影响玉米产量诸肥力因子中选取施N量(x_1)、施P量(x_2)、施K量(x_3)、施N期(x_4)和密度(x_5)为决策变量,籽粒产量(y)为目标函数.变量水平及编码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8.
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采用5个配方施肥处理,针对玉米的产量和玉米对肥料的吸收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民传统施肥的基础之上,添加一定量的K肥、Zn肥、Se肥、有机肥都能提高玉米产量,以配方N90P75K60Zn15+有机肥45 000 kg/hm2最为理想。配方中增加K肥能显著增加玉米对于N的吸收,配方中加入Se肥能促进玉米对于P的吸收,加入Zn肥反而抑制了玉米对于P的吸收,配方中添加Zn肥有利于玉米对于K的吸收,而添加Se肥会抑制玉米对于K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玉米的最佳施氮量(N)为291.19 kg/hm2、施磷量(P2O5)882.50 kg/hm2、施钾量(K2O)99.09 kg/hm2,此时玉米产量预报值为7 989.15 kg/hm2。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施肥的增产效果取决于土壤肥力水平、施肥时期与方法、肥料配比、玉米吸收利用能力、气候状况及农业措施等。因此,不同条件下施肥增产效果存在差异。通过测产结果表明:氮肥效应试验中氮施用12 kg/亩(P2O55 kg/亩,K2O 6 kg/亩)效果最好;磷肥施用2 kg/亩(N 12 kg/亩,K2O 6 kg/亩)效果最好;钾肥施用6 kg/亩和8 kg/亩(N 12 kg/亩,P2O55 kg/亩)、从节省肥料上来看4 kg/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