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轮作蔬菜紫色土中筛选出3株不同的植物促生菌(PGPB)菌株,分别为具自生固氮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GN03)、具溶磷作用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RP01)和具解钾作用的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JK02),将3种菌株配制成复合菌剂进行生姜种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牛粪-拌施复合菌剂处理总体表现最优,与牛粪-拌施市售生物菌肥处理相比,根际细菌自生固氮菌、溶磷菌和解钾菌数量显著增高了1 674.1%、8 709.1%和225.2%;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87.5%和23.0%;姜苗分蘖数、叶面积和地上部、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提高了40.0%、45.9%和28.6%、25.0%。应用适宜的PGPB复合菌剂对紫色土微生态环境和生姜种苗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配施生物炭肥减施化肥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炭肥能够促进辣椒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中蛋白质、VC和可溶性糖含量,产量比常规施用化肥显著增加13.04%。配施生物炭肥还能够提高辣椒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态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3.
使用解磷细菌对小油菜产量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油菜为试材,用自行分离出的5株解磷细菌制成液体菌剂,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施磷肥与否,使用解磷细菌可以提高小油菜的产量,其中溶磷菌w12-7和解磷菌y9-4处理的小油菜的产量提高的最多,其次为溶磷菌w5-2处理的小油菜;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较大,不施磷肥时,使用溶磷菌w12-7和解磷菌y9-4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较少,分别比对照变化值少23.4%和34.8%;施磷肥后,所有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且溶磷菌w5-2和解磷菌y9-4处理增加较多。解磷细菌对土壤pH和全磷含量影响不明显;溶磷菌w12-7、w5-2和解磷菌y9-4较适用于青海省石灰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以Ca3(PO4)2为试材,采用溶磷圈法筛选木霉溶磷菌;采用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进行木霉溶磷菌鉴定;将溶磷木霉菌接种至辣椒幼苗根部后,采用常规试验方法测定溶磷木霉菌对辣椒生长性状、品质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达到用溶磷木霉菌促进辣椒根际土中难溶性磷转化成速效性磷,减少磷肥施用量的目的.结果表明:溶磷木霉菌tang-10-11为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其溶磷透明圈直径为3.72 cm,显著高于其它木霉菌株.用100倍、300倍、500倍溶磷木霉菌tang-10-11处理后的辣椒根际速效磷含量分别为45.23、50.47、44.00 mg·kg-1,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tang-10-11不仅可以提高辣椒产量,还可以提高辣椒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因此,溶磷木霉菌tang-10-11可以促进辣椒根际土壤难溶性磷转化成速效性磷,从而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长期单独施用无机氮肥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中氮的增长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的含量.长期施用无机氮肥降低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而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而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长期偏施氮肥容易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缓解了土壤pH值的下降,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了土壤较高的孔隙度.该试验条件下,有机肥和较高水平氮肥处理辣椒产量最高,达到37.23 kg·小区-1.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黄瓜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试材,以土壤添加不同梯度量(5、10、20、40、60t·hm-2)生物炭为处理,以温室土壤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CK),研究不同梯度量生物炭对黄瓜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20~40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土壤经一定量生物炭处理后,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瓜根际20~40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并且在结果盛期作用最为显著;20t·hm~(-2)生物炭量处理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在结果前期、盛期和后期,均显著提高黄瓜20~40cm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活性。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能改变黄瓜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为生物炭在黄瓜生产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妍  石岩  项娟  李冰  冯磊 《北方园艺》2023,(12):15-22
以速生“绿秀”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T1)、常规施肥(T2)、化肥优化施肥(T3)、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T4)、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T5)、替代15%氮(T6)、替代30%氮(T7)、替代30%磷(T8)、替代60%磷(T9)共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潮土性状、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量。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8.80%,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90.48%;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T8外,土壤的pH均高于化学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氮、磷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化学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83%、165.48%、59.30%,有机肥替代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速效钾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  相似文献   

10.
朱文超  王岩  韩超  郑派  胡明文 《蔬菜》2021,(9):24-30
研究松树针叶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对辣椒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实现松树针叶有机肥在辣椒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空白(CK)、常规施肥(FP)、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1)、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2)、化肥减量80%配施有机肥处理(OP_3)5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同样可以达到常规施肥对辣椒生长的促进效果,较CK处理,FP、OP_1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辣椒的生长,增加辣椒株高、茎粗、生物量,且FP、OP_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有效改善辣椒产量构成与产量,较FP处理,OP_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单株果质量、果长、果肉厚度分别增加11.01%、10.11%、1.26%、1.05%;施肥处理FP、OP_1、OP_2、OP_3较CK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9.54%、86.76%、42.62%、23.85%。施肥显著增加了辣椒磷、钾含量,较CK处理,FP、OP_1、OP_2、OP_3处理辣椒果实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8.63%、59.44%、25.70%、9.24%;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3.75%、82.72%、39.28%、20.93%。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保障并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其中,OP_1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102.33 mg/kg),较FP处理显著提高了9.16%;常规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但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化肥减量20%配施松树针叶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在促进辣椒生长,增产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探究连续施用猪粪在辣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猪粪(30 t/hm2)配施化肥(磷酸二铵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处理(30 t/hm2)进行3年定位试验,与化肥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了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根际有益细菌变化特征及辣椒的生长与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连续3年施用猪粪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上升,分别增加31.42%、35.17%、106.9%和7.0%,pH值则显著降低3.4%;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增加25.75%、29.19%、19.84%、30.44%;辣椒株高、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1.57%、22.07%、55.55%、25.12%及13.3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根际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有益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代尔夫特菌属(Deflitia)、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黄色土地杆菌属(Flavisoli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嗜盐囊菌(Haliangium)、异养菌属(Ohtaekwangia)及东属(Dongia)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辣椒生物量及产量与根际有益细菌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同时提高了辣椒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提高了根际有益细菌的定殖,促进了辣椒的生长,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辣妹子和新羊角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用根际促生菌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P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对2个品种辣椒植株株高、干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其它4个菌株处理,并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13.
时功涛 《蔬菜》2024,(3):43-47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和增产增收的效果,构建辣椒高产优质的生产技术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于2023年2—8月开展田间施肥试验,共设置不施肥(CK)、缺氮施肥(PK)、缺磷施肥(NK)、缺钾施肥(NP)和氮磷钾平衡施肥(NPK)5个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有助于促进辣椒株高和茎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较,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辣椒的株高和茎粗分别显著增加21.31%和26.54%;不同施肥处理辣椒产量在28 157.39~33 520.05 kg/hm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加17341.82kg/hm2,增产率为107.19%;氮磷钾平衡施肥还能极显著提升盛果期辣椒品质指标,辣椒V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6.67%、39.28%和43.82%;氮肥和钾肥对于辣椒产量和品质提升的贡献高于磷肥。氮磷钾平衡施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用量分别为782.61、2 416.67、193.55 kg/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广西主要番茄产区青枯病罹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pH 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非生物因子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另一方面,番茄青枯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极显著减少,而可培养真菌数量极显著增加;同时,涉及碳、氮、磷循环的相关酶(β-葡糖苷酶、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王帅 《蔬菜》2024,(2):39-44
为避免因茄子连年种植导致的土传病害增加而对茄子生产造成影响,形成健康、生态的解决办法,以茄子不间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3种作物分别间作后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茄子与3种作物间作对茄子株高日均生长量、茎粗、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667 m2平均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干质量、含水量、EC值、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无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茄子与甘蓝间作较与平菇、甘薯间作可显著降低土壤干质量和速效钾含量,且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58%和11.11%,这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同时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茄子根际细菌总量,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总量及根际细菌与真菌总量比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4.44%、42.18%和49.56%,这有助于茄子连作障碍的消减及土传病害的防治;茄子与平菇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较对照降低5.36%,极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6.99%和17.10%,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达36.10%,极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总量和真菌总量,分别提高71.84%和1...  相似文献   

16.
以建植第2年大樱桃幼树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研究果园间作9种常见瓜菜作物后大樱树生长指标、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期为果园瓜菜作物间作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间作南瓜、西瓜、茄子、辣椒、黄瓜对大樱桃幼树地径无显著影响(P>0.05),间作番茄、甜瓜、红薯、白菜则显著抑制其地径(P<0.05)。除甜瓜处理外,不同处理中大樱桃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不同间作处理土壤全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锰含量和pH、EC呈上升趋势,铵态氮、全钾、速效钾、有效硒含量和CEC呈下降趋势,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铜含量和含水量则因间作作物的不同而异。各处理中的土壤真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除红薯、黄瓜、西瓜处理外,其余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土壤放线菌数量在黄瓜、红薯处理中增加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在番茄(P<0.01)、西瓜(P<0.01)、白菜(P<0.05)处理中则极显著或显著下降。土壤细菌数量除在红薯处理中显著升高(P<0.05)外,在其余处理中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清耕对照。  相似文献   

17.
高温闷棚下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温闷棚下,不同填充物和不同灌溉量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相比,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EC值;增加土壤湿度能明显降低土壤的EC值;高温闷棚下单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单施石灰氮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单施有机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增加,而单施石灰氮却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促进NH4+-N含量增加,增加土壤湿度使土壤NH4+-N含量增加、NO3--N含量减少;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均可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者配施情况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土壤湿度越大速效磷的含量越高,土壤湿度过大则会降低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泰宁县的雷公藤、厚朴、杉木、马尾松为试验材料,将雷公藤纯林作为对照、厚朴/雷公藤(处理1)、杉木/雷公藤(处理2)、马尾松/雷公藤(处理3)为3种套种模式,研究不同套种模式下林地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并对土壤养分及雷公藤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且能产生最大效益的雷公藤套种模式。结果表明: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模式可显著提高雷公藤林地土壤的全氮、全钾、水解氮、速效钾、有机质的积累,含量分别增加了10.49%、3.98%、21.22%、31.31%和47.58%;杉木林套种雷公藤模式可使土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47.18%和25.11%,土壤的全氮、水解性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0.33%、12.48%、8.38%和7.29%;而马尾松林下套种雷公藤模式仅使林地土壤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13.88%和16.10%;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最高,说明此种模式下雷公藤有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光合潜能最高,物质积累量多;处理1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处理2和处理3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处理1和处理3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3种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与土壤的全磷含量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厚朴林下套种雷公藤的模式可以提高雷公藤林地的土壤肥力且此种模式下的雷公藤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因此可作为优质林药间作模式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