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存在轻简化智能施肥技术缺乏、高效智能化施肥机械装备不足、缺少绿色环保增效肥料、有机替代技术推广困难、秸秆肥料化利用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从化肥减施、肥料增效、秸秆还田、有机肥还田、生物炭施用、科学轮作、机械施肥等方面总结了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技术实施情况,概述黑龙江省肥料减施增效相关举措,并从强化政府部门统筹管理职能、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肥料减施增效研究展望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项目"期间研发应用的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评估对象,运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项目目标体系、环境体系、经济效益体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耦合度最高,与目标体系的耦合度次之,与经济效益体系的耦合度较为不稳定;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与耦合度类似。建议后续推广中进一步加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对实现化肥减量、稳产和增效的贡献与稳定性的考量,防御减施增效技术可能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以早熟荔枝白糖罂为试材,常规种植措施为对照,集成了疏植、化肥有机替代、配方施肥、闭合环割、适时灌溉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作为处理,测定3年产量,计算施肥量、成本、总收入和纯利润。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64.1%条件下,除试验第2年纯利润略低于对照外,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第3、4年产量、肥耗、纯利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试验3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产量、纯利润平均值分别比对照高22.0%、23.4%,肥耗低71.1%。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早熟荔枝白糖罂为试材,常规种植措施为对照,集成了疏植、化肥有机替代、配方施肥、闭合环割、适时灌溉等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作为处理,测定3年产量,计算施肥量、成本、总收入和纯利润。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64.1%的条件下,除2018年纯利润略低于对照外,2019年和2020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荔枝产量、肥耗、纯利润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平均产量较对照高22.0%、纯利润平均值较对照高23.4%、肥耗平均值较对照降低71.1%。  相似文献   

5.
以“嘉祥紫皮蒜”为试验材料,探讨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技术对大蒜苗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大蒜生长的影响较磷肥大,不施氮肥、磷肥均会造成大蒜生长势的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减施30%氮肥和减施30%磷肥均会限制大蒜早期生长,减施30%氮肥处理组大蒜产量和品质有大幅的降低,而减施30%磷肥处理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在减施氮肥和磷肥的前提下,有机肥替代显著提高了大蒜苗期的生长势、后期产量和品质,且均比常规施肥高。因此,减施30%磷肥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减施30%磷肥结合有机肥替代能最大程度促进大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开展莲雾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试验,在每亩化肥使用量减少5%以上的基础上实现莲雾化肥减施增效。本研究以三亚南鹿农庄莲雾为试材,常规种植管理为对照,设置了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部分替代化肥、专用型莲雾炭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以及全程智能水肥一体化试验区,并观测莲雾产量、肥耗、单果重、SPAD值、优等果率以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化肥减施条件下,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所有减肥处理均能提高莲雾单果重以及莲雾产量,其中在化肥减少17%的条件下,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31.8%,单果重提高了8.7%,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57%,肥耗降低了37.1%,其化肥减施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水稻化肥减施新途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7—2019年在安徽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开展了水稻机械旱条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术和水稻机械穴直播一次性施肥技术模式示范研究,并对3种减肥技术模式的减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模式后,水稻可减肥23.2%~26.3%,同时增产5.9%~13.0%,氮肥利用率提升9.0%~22.0%,经济效益增加1150~2751元/hm2.各减肥技术模式对于水稻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作用,适宜在安徽省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麦施肥历史悠久,施肥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目前农民使用的传统施肥方法,在施肥初期,尽管有增产的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肥不仅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还影响了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小麦化肥减施技术是针对现今农民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新型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替代、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小麦化肥减施技术能减肥增效、促进小麦增产稳产、增强品质、改良土壤,极大地提高农民的效益,对于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解决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的问题,国家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两减专项")。两减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力争到2020年,项目区  相似文献   

10.
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我国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滞后的问题,在深刻理解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终极目标,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简明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行性与可比性和现实性与导向性原则之上,采用文献综述与专家咨询方法构建针对水稻作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进行主观赋权研究。系统构建了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并基于专家组合的多重相关主观赋权方法分别对3个层次指标进行赋权,确立了每个指标的主观权重。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推动水稻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发更具目标性和指向性;基于专家组合多重相关法的应用集中了专家的整体意见,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存在个别专家差异性引起偏差的弊端,可为科学开展各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综合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