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75、150、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处理外,其他豆科牧草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5、150、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处理外,其他豆科牧草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人工种植管理下桂闽引象草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以氮、磷、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法对桂闽引象草的高产施肥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尧钾配比平衡施肥,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其中以N2P2K3施肥效果最佳,即每公顷施用氮肥300kg、磷肥150kg、钾肥200.1kg,年鲜草产量达262.63(±29.75)t,折合干草产量56.41(±4.03)t,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118.30%和121.81%;桂闽引象草蛋白质含量为12.15%,比对照增加69.6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52日龄狮头鹅进行牧草饲喂圈养试验,桂牧1号杂交象草,杂交狼尾草和矮象草3种牧草配合精料饲喂,均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桂牧1号组平均每只日增重31.5g,杂交狼尾草组22.2g,矮象草组27.2g,桂牧1号分别比后二者提高41.9%和15.8%;介绍矮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8493青饲类玉米和多花黑麦草等优质高产牧草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青枣单种和青枣行间种植2种牧草的效益,在种植当年的青枣园行间,种植黑麦草和紫花苜蓿,设置青枣单种、青枣+黑麦草、青枣+紫花苜蓿、青枣+黑麦草/紫花苜蓿4个种植模式,观测研究4个种植模式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青枣+紫花苜蓿和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种植模式下,牧草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青枣+黑麦草种植模式(p0.05);青枣+紫花苜蓿、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种植模式牧草产量分别比青枣+黑麦草种植模式高8 373.60、9 280.55 kg/hm~2,分别增加效益20 934.00、23 201.50元/hm~2,其中效益增幅为93.73%和103.88%。青枣+黑麦草、青枣+紫花苜蓿、青枣+紫花苜蓿/黑麦草的效益分别比青枣单种高22 335.25、43 269.25和45 536.75元/hm~2,且每公顷可节约80~94个人工,节约除杂费8 000~9 400元。本研究为区域果园间种牧草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Purple)的产量、品质特性及适应性,为其新品种审定及饲草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色象草为研究对象,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参加品种区域性试验,测定其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营养成分等综合性状,并与热研4号王草(P.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purpureum Schum cv.Guiminyi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紫色象草的平均株高706.54 cm,比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分别低5.92%和8.44%;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3个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32.74±3.28 t/ha,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3个区域性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22.41±2.23 t/hm2,干草产量虽然比两个对照品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紫色象草的茎叶比0.98:1。与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相比,其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分别降低4.76%和2.78%,中性洗涤纤维降低5.07%和2.22%,酸性洗涤纤维降低2.54%和1.99%;而粗脂肪分别提高64.29%和43.75%,钙含量提高28.00%和33.33%,磷含量提高9.68%和22.73%,氨基酸总量提高43.23%和68.41%,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400.00%和216.90%(P<0.05)。[结论]紫色象草的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饲养草食动物的优质牧草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 Purple)的产量、品质特性及适应性,为其新品种审定及饲草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色象草为研究对象,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参加品种区域性试验,测定其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营养成分等综合性状,并与热研4号王草(P. purpureum ×P. americanum cv. 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 purpureum Schum cv. Guiminyi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紫色象草的平均株高706.54 cm,比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分别低5.92%和8.44%;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3个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32.74±3.28 t/ha,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3个区域性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22.41±2.23 t/hm2,干草产量虽然比两个对照品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紫色象草的茎叶比0.98:1。与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相比,其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分别降低4.76%和2.78%,中性洗涤纤维降低5.07%和2.22%,酸性洗涤纤维降低2.54%和1.99%;而粗脂肪分别提高64.29%和43.75%,钙含量提高28.00%和33.33%,磷含量提高9.68%和22.73%,氨基酸总量提高43.23%和68.41%,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400.00%和216.90%(P<0.05)。[结论]紫色象草的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饲养草食动物的优质牧草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丹草、高丹草、燕麦等8种一年生牧草、饲料作物的产量、生长速度、鲜干比、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高丹草(15260kg/hm2),产量最低的是一年生黑麦草(7933kg/hm2),苏丹草、高丹草、燕麦的综合评分表现较好,且于其他牧草差异显著(P〈0.05),因此,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一年生牧草依次为:高丹草、苏丹草和燕麦。  相似文献   

9.
桂闽引象草系由清流县畜牧站引进示范种植,在清流、宁化、明溪、永安、三元、建宁等周边县区示范推广种植10000余亩。在推广"猪-沼-草"生态养殖模式中,桂闽引象草是最好的一个牧草当家品种,其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同时生长速度快,耐旱耐肥,鲜草产量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一、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桂闽引象草于2010年6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该品种是青贮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株高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比对稻田轮作黑麦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稻田轮作下黑麦草的最高产草量,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稻田轮作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P∶K=2∶1∶1,即N、P、K按1300kg/hm2、650kg/hm2、650kg/hm2的比例混施,多花黑麦草的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1225kg/hm2和18300kg/hm2;由线性回归方程y=5311.91+47.11x1+8.30x2-4.32x3,R2=0.628,得到N肥为130g/m2、P肥为120g/m2、K肥为0g/m2的混合比例,多花黑麦草施肥理论上的最大鲜草产量为12432.21g/m2,即124322.1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红壤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玉米/皇竹草+黑麦草周年供草模式。[方法]分别测定皇竹草+黑麦草、玉米+黑麦草2种周年供青方式的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并对皇竹草的青贮技术及越冬留种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皇竹草+黑麦草的周年供青方式能更好满足6~11月的青饲料和早春部分黑麦草饲料的供应,结合青贮试验,其营养品质和供青时期都优于传统的玉米+黑麦草的周年供青方式。因此,对于坡耕地养殖户而言,种植产量高、易管理、品种好、多年生的皇竹草,套种黑麦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皇竹草采用塑料袋青贮法,技术简单且易于操作适合普通农户少量青贮牧草。皇竹草地膜覆盖法留种较其他留种方法更经济可行,皇竹草的种蔸覆盖黄土越冬与其他方法相比更简单易行。[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坡耕地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在南方农区的应用,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种植下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年轮作种植周期完成后,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31%和9.81%、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4.83%和7.5%、全磷含量分别增加13.85%和18.94%,全钾含量分别增加16.96%和21.3%。在南方农区水稻水稻收获后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为农区养殖业提供大量饲草,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3.
(接2000年第6期) 1.28牧草 1.28.1优质牧草品种推广品种:四倍体多花黑麦草、矮象草、苜蓿、柱花草等。技术要点:牧草模式化栽培、间混套、草田轮作、草场(草山草坡)开发、节水灌溉、饲草料加工。技术经济指标:年亩产多花黑麦草5000公斤,冬牧70黑麦草3500公斤,改良草场、人工草场产草能力提高10%以上。 1.28.2退化无牧草植被改良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浅耕翻、植土、施肥、补播、节水灌溉、轮牧、鼠虫害防治等草地改良技术。技术指标:提高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能力。经济指标:较原有植被提高产量50%以上,改善植被成分。 1.28.3家庭草库仑模式化技术技术要点:按照标准化模式建设家庭草库仑。技术指标:每处草库仑建植面积20~50亩。经济指标:亩产优质干草500公斤以上,青贮饲料3500公斤以上,精料35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牧草引种及南方适栽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地制宜引种牧草,发展草食动物,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途径。草种应根据不同区域及气候条件选择,根据畜禽养殖品种选择,进行混种及轮作,并考虑牧草的产量及质量。适合于南方栽培的牧草主要有矮象草、柱花草、黑麦草、菊苣、合萌、杂交狼尾草等品种。  相似文献   

15.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和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一年生黑麦草新品系,试验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在抗病虫害、抗逆性及产量上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新品系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其生长天数为267~273d,平均鲜草产量为5866.4kg/667m2,平均种子产量为57.8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高寒山区草田轮作的推广应用,开展光叶苕子+皮燕麦与马铃薯、裸燕麦和苦荞麦轮作试验,对土壤肥力、粮食作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叶苕子+皮燕麦与粮食作物二年轮作,粮食增产17.0%~32.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2.41%和40.77 mg/kg;此轮作方式适宜在与试验田类似的海拔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1、种草养鱼可以选用多花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苏丹草、杂交狼尾草,以一年生草为主,多年生草为辅,一般选择2~3种牧草,每亩鱼塘配0.5亩草地。2、种草养牛可以在秋播时种植多花黑麦草、黑麦,夏季种植苏丹草、杂交狼尾草、墨西哥玉米,搭配种植多年生牧草如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3、种草养兔可以选用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等草种。4、种草养鹅全年养鹅的,秋天种多花黑麦草、菊苣,搭配种植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还可以适当种些莴苣、小白菜等供雏鹅前期食用。4~5月份播种苦荬菜、杂交狼尾草、空心菜等。种草养畜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能显著提高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施肥的增产效果依次为施氟>施钾>施磷.氮、钾肥的施用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品质的影响明显.综合各处理的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最佳施肥方案为N 8kg/667m2,P2O54kg/667m2,K2O3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以拉萨市3县传统农区、农牧交错区和牧区的气候特征、适种品种为基础,查阅西藏农业科研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河谷农区开展冬青稞、冬小麦收获后种植燕麦、箭筈豌豆、黑麦草等牧草的复种模式,并将豆科牧草箭筈豌豆、苜蓿纳入轮作模式中,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农牧交错区充分发挥农牧交错优势,进行科学的配送模式探索,海拔4000 m以下挖掘高产优质饲草资源,并大力推广较为成熟的品种饲用玉米、燕麦等,开展以饲用玉米和燕麦为主栽品种的轮作制度;牧区推广燕麦+箭筈豌豆、小黑麦+箭筈豌豆等窝圈种草混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绝大多数多年生牧草是异花授粉植物。世界上及我国著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有各种冰草、无芒雀麦、鸭茅、老芒麦、猫尾草、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高株羊茅、羊草、小糠草、高燕麦、虉草及偃麦草等;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及杂种苜蓿、沙打旺、红豆草及红三叶、白三叶、降三叶、杂三叶、百脉根、白花草木栖等。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在多年生牧草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育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