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螟上的应用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全面概括了影响杀虫灯、性诱剂、赤眼蜂、白僵菌及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控技术防效的因素,包括区域生态因素、气候条件、田间栽培方式、绿色防控技术自身特性、农事活动等方面.对促进玉米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江苏沿海地区是小麦的重要产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改变,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本文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区域特点,总结前人在本地区的试验结果,整理出适合本地区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体系,主要包含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2个部分,以期为保障该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无籽西瓜的生育特性及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育苗移栽、定植、肥水运筹、中后期管理等内容,以期指导无籽西瓜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苏北沿海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丰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常年种植小麦5万hm~2。分析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提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从根本上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对江苏省及周边省份小麦白粉病绿色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最为严重的害虫,采用常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很难控制,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螟总体防治效果较化学农药防效提高60%左右。文章主要阐述了天津市玉米螟发生规律和5项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农业防治技术;二是物理防治技术;三是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四是利用真菌类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五是利用细菌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楠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56-156
介绍了以赤眼蜂生物防治灭卵、白僵菌封垛杀越冬幼虫、投射式杀虫灯物理诱杀成虫、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喷洒Bt制剂杀灭田间幼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为实现玉米螟全程绿色无害化防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防治方法以白僵菌封垛、田间投放白僵菌颗粒剂与田间放赤眼蜂相结合的生物绿色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全程实现绿色防控,可避免环境污染和化学农药残留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秋粮作物之首。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部很广,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望奎县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赤眼蜂对玉米螟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大石桥市连续3a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显著。防治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的蜂卡,准确测报,确保蜂卵相遇及统防统治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发生为害症状特点,提出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在村屯周围设置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平均综合防效可达69.8%,可诱集害虫种类达1 287种,杀虫数量较多,效果较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16.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表明,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可挽回玉米产量375 kg/hm2,666.67 hm2地共可挽回玉米产量250 t,按玉米1.0元/kg计算,总增产值25万元,扣除防治成本2万元,新纯增收益可达2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0∶11.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17.
曹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45-148
分别在亚洲玉米螟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防治害虫,采用4项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天敌昆虫释放、昆虫信息素引诱、微生物杀虫剂喷施)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平均防效达90%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15%以上,玉米增产达13%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6,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防控亚洲玉米螟,能够取得很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鲜食玉米害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生活史等,提出了广西鲜食玉米各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鲜食玉米生产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 ,赤眼蜂对夏玉米田的玉米螟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放蜂区与对照区相比 ,玉米的虫口数、折秆数、被害株数 3项指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 0 8%、2 5 2 %和 36 2 %。t检验的结果表明 ,防治效果极显著 (t值分别为 12 85 、5 16 和 7 15 ) ;同时发现连片放蜂比非连片放蜂的效果更好 ,且二者差异显著 (t值分别为 2 82 、3 98 和 7 0 2 )。  相似文献   

20.
小卷蛾线虫对玉米螟田间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小卷蛾线虫对玉米螟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线虫糊剂和水剂,以每株2000条线虫的剂量,在玉米的心叶末期和抽雄初期施用,对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当线虫施用后,线虫主要在穗上部扩散,随着时间的延长,线虫种群数量逐渐下降,但是,在第16天仍能回收到一定数量的线虫,说明线虫的控制时间可长达1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