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传统森林资源清查体系与美国森林清查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时,地面实测样地的比较成为首要问题,即如何确定一个适宜的指标,并以此为标准来选择一个与美国FIA圆形样地面积大小比较匹配的方形样地,从而为参考及引进美国森林清查技术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林分疏密度作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20m×40m的方形样地与美国FIA圆形样地对林分的反映能力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指出现行指标的局限性,并结合近年森林清查工作实践,提出新的指标选择,以服务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为全面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三峡库区森林结构和功能,从目前国家森林清查监测内容出发,利用森林健康指数和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所构建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林分活力、林分结构、森林恢复能力和抵抗力三方面,共9个指标因子。根据指标体系,综合三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动态评价;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小班(林分)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完成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等级分布图。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第六次一类清查森林健康评价质量指数综合评分为0.512,第七次清查为0.538,第八次清查为0.552,且超过半数的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的拟合模型包含郁闭度、活立木蓄积、龄组、土层厚度、灾害等级5个因子,其相关系数为0.364,RMSE为1.13。  相似文献   

5.
运用Matlab平台BP神经网络将全国第五次至第七次森林清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在近15年间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在第五次至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储备区域出现较大幅度的资源退化。结合木质林产品的国际贸易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认为我国森林资源利用存在省域间的资源剥夺状况,这种状况形成的制度路径,可能带来森林资源的低效利用和保护措施难以实施的问题,导致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持续损失。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由于天保工程和人工林面积增长构成了森林覆盖率增长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可知,目前我国森林整体总量以及森林覆盖率在世界上位居第5位以及第6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物质消耗量也在逐步扩大,我国自然生态系统较脆弱。森林实际覆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具有一定差异,人均森林面积也只能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的25%,所以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木兰县石河林场出发,对森林防火对策进行探析,提高森林防火的实效性,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7.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森林碳汇潜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核算我国森林资源碳储量和价值量,摸清我国森林资源家底,了解森林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预测森林碳储量及碳汇潜力,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林业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73?2018年间9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法核算我国森林资源总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按照不同林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8次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获得的生态和资源大数据,对海南省近40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生态功能实现了“三增长”,海南省森林面积自1981年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第5次清查期(1994—199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第8次清查(2009—2013年)后达最大的97.11万hm2,增长幅度为1.63倍;第3次至第8次清查期海南省森林蓄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清查期资源数量有大幅度上升,森林蓄积量增长了32.61%;从第3次至第8次清查,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涵养水源第3次清查为34.82亿t·a,第8次为82.56亿t·a,增加了137.11%;滞尘从3次清查为93.33亿kg·a,第8次为235.01亿kg·a,增加了151.81%;海南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126.59亿元·a和1 359.67亿元·a,增长幅度为20.69%;阔叶混交林服务功能价值量达最大值。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推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评估公式与模型包,构建了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可以与全国森林资源连清体系相耦合,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森林生态状况观测与清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宁夏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替代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和机会成本等方法,对宁夏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贮养、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等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和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425 611.069 1和459 976.917 9万元/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主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及其价值量排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1998年涵养水源的价值略大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制氧贮养、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价值。2003和1998年不同植被类型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差异不大,依次为桦木>栎类>油松>杨树>椴树类>云杉>华山松>落叶松>软阔类>硬阔类>经济林,惟一不同的是2003年林种结构中多了柏木,而柏木单位面积所产生的价值是所有林种中最大的;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时平均单位面积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1998年降低7.54%。【结论】在6种服务功能中,保护生物多样性能提供最大的价值,柏木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于其他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福建省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探讨了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森林碳储量分布。结果表明,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于杉木、马尾松林,因林场大力发展阔叶林,木荷与其他阔叶类林分的碳储量也相对较高。各林分的碳储量主要分布在成熟林龄级、中大径材经营方式及肥沃级与较肥沃级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宁夏林业研究院多年观测的数据,对宁夏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在2015年,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515 188.07万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3.32万元·hm~(-2)·a~(-1)。从不同的服务功能价值量来看,其大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从不同的森林类型来看,其价值量大小依次为:硬阔杨类落叶松软阔云杉栎类油松桦类柏类华山松樟子松;从各种森林类型单位面积价值量来看,其大小依次为:柏类桦类软阔云杉樟子松油松栎类华山松落叶松杨类硬阔。结果得出,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较大,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对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森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探讨造成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的原因,为森林经营和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土壤调查数据,以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为因变量,以地理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四大类20个变量(10个定性因子,10个...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的基础之上,采用第6次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定量评价了2004年青海省不同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04年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5.35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育土壤>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树种单位面积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杨树>软阔类>落叶松>栎类>桦木>柏木>云杉>冷杉>油松>经济林;不同树种提供的服务功能总价值排序为柏木>云杉>桦木>杨树>油松>经济林>落叶松>软阔类>冷杉>栎类。  相似文献   

15.
基于森林生态连清体系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在一起;前者可以提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后者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机理机制和服务研究所需参数。基于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本文采用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类13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两方面的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项生态效益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2.68万亿元/a,相当于2013年全国GDP的22.3%,是当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2.68倍,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约0.94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总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量的34.20%),其次为涵养水源价值量。各项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西部地区均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森林资源面积较大,降水、温度、土壤类型和树种等也有重要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占有比例和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对比,森林资源面积相近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均体现出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变化、温度梯度变化和水分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北京市不同时段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由1988年的532万t增加到2003年的852万t,平均每年以4.00%的速率递增,这说明北京市森林起着碳汇作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阔叶林碳储量的贡献最大,其中,栎类、杨树占主导地位;全市森林碳储量中幼、中龄林所占比重大,而且不同森林类型及不同龄级的碳密度均呈减少趋势。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和管理,将会使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各地造林面积增长迅速。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m3。人工林面积0.69亿hm2,蓄积24.83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的北京市部分,基于生物量转换因子法,通过建立不同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北京市不同时期森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对碳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在5 a内由796万t增加到852万t,呈现增长的趋势,各森林类型碳储量的变化与相应森林类型面积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栎类Quercus spp.,阔叶类,杨树Populus spp.在碳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种年龄组成上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北京的森林碳汇能力,幼龄林与中龄林面积大但是碳储量较低,成熟林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龄组的森林碳密度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碳密度随着龄级的增长而增加,其他林分要素在碳汇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表4参20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国有森林资产化管理的基础工作,阐明了森林资产清查的步骤敢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明了国有森林资产化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经营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3年森林经营的实践,四次森林资源清查及100余块样地的复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森林经营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提出了森林经营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