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鸭共作是一项种养相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农业技术,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为转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及效益,广德县于2015年开展了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旨在探索适宜本地的生态种养模式,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创新模式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鸭""一稻两虾"和"稻鳖共作"等生态种养新模式,集成了稻田绿色种养、共作稻田绿色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共性技术,为该地区示范推广稻田生态种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集成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间和空间开展黑斑蛙和泥鳅生态健康养殖的新型种养模式.阐述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比较稻-蛙鳅共作与常规稻作的经济效益以及投入的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苗种投入、物料投入、租赁服务以及设施防护).结果表明,稻-蛙鳅共作模式与常规稻作种植产投比分别为1.98、1.12,前者经济效益较高;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中,虽然稻-蛙鳅共作投入较高,但化学农药及化肥实现零投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推广该绿色种养模式,对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热点扫描     
正全国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2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国各地突破传统方式,通过项目扶持、示范带动、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加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力度,应用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模式不断创新,技术标准不断建立,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应用面积突破1000万亩,2016年达到1200万亩。其中",稻虾共作""稻鳖共作"等种养模式,亩均纯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万  相似文献   

5.
莲藕与中华鳖共作模式是将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产动物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绿色种养模式,该模式具有“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等特点,能实现节水减排、提质增效,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显著。本文在肥西县丰乐镇藕鳖共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从藕鳖共作系统田间工程改造、莲藕栽培、中华鳖放养、种养综合管控、产品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莲藕与中华鳖生态共作关键技术,以期为安徽地区藕鳖种养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渔共作也可以称为稻鱼共生系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种全新种养模式。对稻渔工作模式进行介绍,并 且阐述该模式在稻田基础设施、营养利用率、生态系统、农药使用量与病虫害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提出注重稻渔共作生态种养效率、创建稻渔共作生态种养基地、研发到渔共作生态种养技术三点建议,加快实现昌江 区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范化的转型,以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作是稻田生态种养的典型模式,该模式既能培肥土壤、改善稻米品质,又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介绍了绵阳地区稻鸭共作关键技术,并对其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当前该种养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该技术在绵阳地区的有力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作是以生产绿色优质稻米为主,同时生产绿色食品肉鸭的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能发挥出水田的种植、养殖及生态功能。为促进稻鸭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对该模式在常熟市的示范情况、取得的成效及稻鸭共作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稻-草-鹅种养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就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含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期为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果蔬鳖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81-282
对“果蔬鳖”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进行了1年的生产实践,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3年纯利润8.82万元/hm2,到第4、5年纯利润16.32万元/hm2。最后,对“果蔬鳖”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会昌县稻虾共作的种养技术,分别详细叙述了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和优质水稻种植要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该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种养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鳖生态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鳖生态种养是根据生态学原理与稻鳖共生、互利互惠的关系,通过稻田改造及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使稻、鳖在同一稻田中共同生长发育,实现产品提质、效益增加、环境优化的一种新型综合生态种养技术。本文总结了稻鳖种养技术,包括基地规划、基地选择、稻田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鳖养殖等,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稻鳖生态种养可稳粮促渔、提质增效,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本文从稻田选择、田间工程、水稻栽插、幼鳖入田以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鳖生态种养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5.
稻虾共生种养模式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虾的生长习性和水稻的生长规律,以便在提升农户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环保生态养殖的目的。稻虾共生种养是一种健康、积极、环保的种养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有害物的使用,实现种植与养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稻虾共作种养生产中,河南省南阳地区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在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的作用机理,阐述和总结了稻虾共生种养模式的优势、应用要点及关键环节,同时分析了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已成为规模化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的综合种养模式.以光明米业长江基地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为调查样本,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和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和生态效应,阐明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规模化农场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集成性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绿色、生态、种植高效的特点,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效融合,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养殖作物的品质。虾稻共作是生态养殖模式的典范,具有非常大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潜力,也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技术的运用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常熟古里,通过稻鳖、稻虾和稻虾草鹅等4种模式的技术示范与经济效益分析,相比单纯种稻,4种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55650、38850、24000和654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建议各地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稻鳖鱼共生系统种养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课题组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稻鳖鱼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稻鳖鱼种养结合的相关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研究分析,稻鳖鱼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每hm2收获生态水稻9030 kg,净增产优质鳖349.5 kg,净增产鱼135.9 kg,纯收益101 6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36,显著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稻渔共生互利、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模式,推进了种养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品品质方面进行了养殖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虾稻轮作、稻鳜间作的循环种养,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5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天然。该模式是对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了稻田休耕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