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枝条成熟度对辽东楤木嫩芽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辽东楤木枝条为试材,根据枝条木质化和纤维化程度将枝条分为1 级、2 级和3 级,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 季节栽培,研究枝条成熟度对辽东楤木嫩芽生长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的成熟度显著影响辽东楤木嫩芽 的生长及品质,随着枝条成熟度的增加,嫩芽的萌发率明显增大,嫩芽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VC、多糖等 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皂苷和黄酮的含量也显著上升。综上所述,辽东楤木反季节生产中应选择成熟度高、木质化 程度良好的枝条,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采用套袋技术进行刺嫩芽露地有机栽培,生产的嫩芽叶柄纤维含量少,保持了叶芽鲜香脆嫩,从而提高单芽质量和品质。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又名刺嫩芽、辽东楤木,五加科楤木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楤芽为东北地区特产山野菜,由于富含大量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及果酸而成为食品工业和高级冲剂  相似文献   

3.
以无花果硬枝为试材,研究了无花果不同部位枝条在腐殖质和河沙中扦插生根情况。结果表明:扦插生根率、生根条数、根系长度和粗度与扦插基质和枝条部位有关,利用中间部位在腐殖质中扦插时生根率、生根条数、根系长度和粗度均最大,分别为82.2%、2.8条5、.5 cm和2.0 cm,基质之间的差异和枝条部位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树形及树冠不同部位核桃各类枝条枯枝率、枝条粗度以及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的差异,分析核桃枝条干枯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枯枝率均在树冠内膛达到最高,树冠外围最低;在树冠内膛和中部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枯枝率极显著高于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而在树冠外围3种树形枯枝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纺锤形核桃树≤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达到最高,自然圆头形这3类枝条粗度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最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5 cm、5~20 cm以及20 cm枝条粗度均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在树冠内膛这3种树形各类枝条粗度均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20 cm枝条粗度最高,≤5 cm枝条粗度最低。纺锤形核桃树≤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达到最高,自然圆头形核桃树这3类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均最低;自然圆头形、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核桃树≤5 cm、5~20 cm和20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在树冠外围达到最高,在树冠内膛3种树形各类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在树冠内膛、中部和外围≤5 cm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均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20 cm枝条总酚含量最低。3种树形核桃树树冠内膛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低,枯枝率最高;树冠外围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枯枝率最低。纺锤形核桃树树冠不同部位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枯枝率最低;自然圆头形核桃树树冠不同部位各类枝条粗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最低,枯枝率最高。随着枝条长度增加,枝条粗度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酚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小白菜主要营养品质及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乡6个小白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并对单株产量、叶片数、叶宽,叶长等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柄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叶片,品种间差异性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叶柄;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叶柄;不同品种小白菜的单株产量、叶片数、叶宽、叶长等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决明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处理,测定了决明种子的发芽指标、胚根长、下胚轴长、生物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研究了盐处理对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mmol/L)NaCl溶液处理可显著促进决明种子的发芽指标,提高种子可溶性糖含量;中浓度(50mmol/L)NaCl溶液处理对发芽指标未见显著影响,但是抑制了下胚轴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高浓度(100、200mmol/L)NaCl溶液处理显著抑制了决明种子的萌发,促进了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提高了相对电导率。所以,较低浓度的盐处理有利于决明种子萌发,高浓度的盐处理对种子萌发会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7.
辽东楤木根段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Seem.)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名龙牙楤木、刺龙芽等。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日本等地。龙牙楤木嫩芽富含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在日本被誉为  相似文献   

8.
番荔枝修剪可促春秋两季成花着果,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梢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梢萌发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后5 d新梢萌发率达到100%,短截不摘叶处理较短截摘叶处理新梢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处理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处理提早约1周,但是不短截处理的新芽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短截处理,短截与不短截处理在花蕾抽生时新芽可溶性糖含量趋于一致。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摘叶处理的新梢萌发时间相近,均在处理后5~6 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摘叶处理着果枝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7.0%,产量高。因此,海南岛番荔枝生产春季修剪以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为宜,秋季修剪以短截外围2/3枝条摘叶留叶柄为宜,秋季果效益较高,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9.
以蓝莓、蓝靛果、软枣猕猴桃、黑加仑、树莓为试材,研究了木醋喷施对几种小浆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100倍木醋处理降低了蓝靛果可溶性总糖含量,使软枣猕猴桃可溶性总糖含量升高,稀释200倍木醋处理树莓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木醋处理使蓝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稀释200倍木醋处理蓝靛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稀释100倍和200倍木醋处理使蓝莓和蓝靛果维生素C含量升高,200倍和300倍木醋处理使黑加仑维生素C含量升高,软枣猕猴桃各木醋处理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蓝莓、蓝靛果、黑加仑和树莓花色苷含量100倍和200倍木醋处理高于对照;蓝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木醋处理均高于对照,蓝靛果100倍木醋处理高于对照,200倍和300倍木醋处理低于对照,软枣猕猴桃200倍和300倍木醋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树莓各木醋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蓝莓各木醋处理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200倍和300倍木醋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GA3对辽东楤木种子解除休眠中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GA3 对辽东楤木种子在变温(每天高温13~15℃ 12 h, 低温0~4℃ 12 h) 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分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200 mg/L的GA3 丙酮溶液可以极显著促进辽东楤木种子萌发; 显著降低种子内源ABA 含量; 显著提高种子内源GA 含量、CaM含量和NADKase、质膜Ca2 + -ATPase活性, 从而说明了信号分子参与并调节了辽东 木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龙榛1号”杂交榛根蘖为试材,利用(500、750、1 000、1 250mg·L^-1)IBA、ABT和GGR处理根蘖基部,研究了激素及浓度处理对根蘖育苗生根的影响,以期探讨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中以1 000mg·L^-1 IBA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平均87.92%,一级侧根数量、长度和粗度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在生根过程中,IBA处理的根蘖基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在不定根形成期达到峰值;而全氮含量变化为先上升后下降,含量整体低于对照;C/N比值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IBA处理枝条可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降低全氮含量,提高C/N比值,有利于诱导根原基和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以日本楤木为试材,设置镉(Cd)(1、5、20、50mg/kg)、铅(Pb)(100、500、1 000、1 500mg/kg)、锌(Zn)(100、500、1 000、1 500mg/kg)单一及复合胁迫共8个处理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镉、铅、锌对日本楤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和Pb+Zn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降低,其余胁迫均先升高后降低;Zn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余胁迫下则先升高后降低;单一胁迫下MDA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CAT活性在单一胁迫下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增强,复合胁迫下则先增强后减弱;单一胁迫下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除Cd+Pb外,其余复合胁迫组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为研究材料,分别随机选取500个结果枝和1年生发育枝,测定枝条长度、粗度、叶长、叶宽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选取其不同类型(短枝、中枝、长枝)结果枝各50个,调查每个结果枝的单枝果实数量、单枝坐果率、单枝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1年生发育枝和结果枝可分为三类:长度<5.21cm的枝条为短枝,长度在5.21~19.89cm范围内的为中枝,长度>19.89cm的枝条为长枝。1年生发育枝以中枝为主,占比70.00%,叶片特征无显著差异。结果枝以短枝为主,占比71.66%,不同结果枝类型的叶长、叶宽差异显著。库尔勒香梨坐果集中为短、中果枝且粗度为5.0~7.0mm的枝条。库尔勒香梨结果短枝、中枝、长枝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均表现为短枝>中枝>长枝,而不同结果枝类型在石细胞、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滴定酸方面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库尔勒香梨结果枝以短枝为主,短果枝在枝类组成、叶片特征、果实数、坐果率、单枝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均优于中果枝和长果枝。因此,库尔勒香梨生产中应加强对结果短枝的培...  相似文献   

14.
以长白楤木为试材,采用超声提取长白楤木的根、茎、叶、芽中皂苷类物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皂苷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皂苷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皂苷类物质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料液比为1∶20g/mL、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0min,为长白楤木中皂苷类成分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测得长白楤木中皂苷类物质含量最高的为根,含量为16 461.3465μg/mL。  相似文献   

15.
以3个酿酒葡萄品种的12个不同砧穗组合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砧穗组合的砧木粗度、接穗品种枝条长度和粗度、定植成活率。结果表明:5BB砧木的枝条成熟度较好,为55~75 cm;赤霞珠685、霞多丽95的自根苗成熟度较好,分别为84.4、77.4 cm;赤霞珠685自根苗、霞多丽/5BB、品丽珠327自根苗等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福建山樱花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山樱花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对离体1 a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人工模拟,分析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0~-15℃范围内,电导率的变化与处理时间的增加和胁迫温度的降低没有明显相关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随处理时间增加不明显,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增加。-6℃为福建山樱花枝条的抗寒性的敏感温度,当胁迫温度低于-6℃,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温度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福建山樱花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酸枣枝条为试材,将测定的枝条从低温冰箱中(A)取样、雪堆中(B)取样、实地(C)取样等3种方法进行取样,研究人工设置低温处理对酸枣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3种取样方法之间酸枣枝条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变化差异较小,但束缚水/自由水值差异大,A取样方法中束缚水/自由水值很高,在温度降至-33℃时达到最高值为5.91,但-27℃开始C取样方法下束缚水/自由水值低,束缚水/自由水值均低于1;此外A取样方法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高,而C取样方法下含量较低。说明酸枣地上部分是因为枝条自由水含量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导致细胞胞内浓度低,容易发生枝条细胞内结冰受到伤害而死亡。因此,不同取样方法研究结果得知,取样方法在果树抗寒性研究中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北细辛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种子不同萌发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北细辛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种子发育过程中物质的积累模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了解温度对种子组分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萌发进程起到重要的影响。北细辛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从第3周起迅速升高,之后缓慢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都表现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日光温室内,以干制辣椒为试材,用NaCl溶液浇灌栽培基质以模拟创造盐胁迫环境,设3个盐胁迫梯度((2.0±0.2)、(3.0±0.2)、(4.0±0.2)mS/cm),以无NaCl胁迫的相同基质栽培的植株为对照,测定了盐胁迫对4个干制辣椒品系植株干鲜重、含水量,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抗坏血酸的含量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制辣椒植株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盐处理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植株干重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盐浓度处理中显著增加,高盐浓度明显降低的趋势;干制辣椒前期产量随盐浓度增加显著下降。供试干制辣椒品系的适宜栽培环境EC范围为:1.2~2.0mS/cm。4个辣椒品系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显著,其中品系‘14038’植株形态和叶片生理指标受盐胁迫抑制程度最小,前期产量下降幅度最低,耐盐性最好;品系‘14042’抗性生理指标表现出一定优势,前期产量下降幅度较小,耐盐性次之;‘14041’和‘14046’2个品系的生长量和产量随盐胁迫浓度增加均显著降低,表现为不耐盐。  相似文献   

20.
刘素英 《北方园艺》2012,(18):35-36
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不同播期及覆膜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蒜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处理可明显提高蒜头中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但秋播大蒜产量相对较高;覆膜处理时蒜头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