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低温弱光逆境程度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持续减少;在15℃/5℃以上,弱光处理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随着弱光逆境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弱;但在15℃/5℃下,弱光逆境导致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宿根福禄考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对其叶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宿根福禄考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低于120mmol·L~(-1) NaCl胁迫处理下,宿根福禄考幼苗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并不大;当胁迫浓度超过120mmol·L~(-1)时,其含量骤然增加;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二者同步积累,共同发挥其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福建山樱花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福建山樱花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对离体1 a生枝条进行低温胁迫人工模拟,分析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0~-15℃范围内,电导率的变化与处理时间的增加和胁迫温度的降低没有明显相关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随处理时间增加不明显,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增加。-6℃为福建山樱花枝条的抗寒性的敏感温度,当胁迫温度低于-6℃,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温度降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福建山樱花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其可育系与不育系的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以了解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物质代谢的差别。结果表明:可育系的不同时期花蕾中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育系,小花蕾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明显;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和可育系中的脯氨酸含量均逐渐增加,不育系花蕾和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系。说明宁夏羊角椒雄性不育系的营养代谢的缺陷是表现在整个植株的,而不是只表现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空气凤梨对温度逆境的交叉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北方园艺》2015,(10):82-86
以硬叶空凤(Tillandsia stricta‘Hard leaf’)与贝可丽空凤(Tillandsia brachycaulos‘Multiflora’)为试材,研究了温度逆境处理对空气凤梨形态变化及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空气凤梨对低温和高温均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5℃低温和45℃高温条件下,2种空气凤梨失绿、萎蔫,说明这2个温度已达到或超过空气凤梨生长的临界温度。但是,不论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2种空气凤梨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等产生相似变化,暗示它们对2种相对立的胁迫环境(低温与高温)具有相似的抗性机制,即交叉适应。  相似文献   

6.
盐分胁迫对蓖麻幼苗叶绿素、脯氨酸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蓖麻幼苗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种植蓖麻,研究蓖麻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蓖麻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大而整体表现为上升;蓖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蓖麻在2%左右盐胁迫下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7.
外源氮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源不同浓度硝酸铵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硝酸铵(3.75~18.75 mmol·L - 1 ) 能够显著增加NaCl 200 mmol·L - 1胁迫下植株的干质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 叶片中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蒽醌的含量均明显增加, 并在外施11.25~15 mmol·L - 1硝酸铵时达到最大值; 而外施硝酸铵浓度增至18.75 mmol·L - 1时, 各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叶位叶片各指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上位叶全磷、总蒽醌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中位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 全氮在下位叶积累较多。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外源氮提高了芦荟植株抗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枣树休眠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3年生温室栽培和大田栽培临猗梨枣为试材,研究了枣树冬季休眠过程中水分、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枣树自然休眠(10月10日至12月10日)过程中枝条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总水分含量、自由水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含量、束缚水含量上升。在试验期间,大田和温室梨枣枝条的生理指标含量和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总水分含量、自由水含量在试验期间温室的较高,束缚水含量大田的较高。温室内枣树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在自然休眠期高于大田的,淀粉的含量进入休眠前温室的高。自然休眠期温室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自然休眠结束后温室的又低于大田的。  相似文献   

9.
以圆叶红苋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苋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苋菜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均不一致.30℃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幼苗生长最健壮,25、35℃处理下的差异不大;低温(15℃和20℃)处理下苋菜发芽率较低,生长受到抑制;30℃处理下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次为35、25℃处理下的,20℃处理下的3项指标含量最高.综上所述,苋菜较耐高温,适于发芽的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三个景观树种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a生红瑞木、合欢、悬铃木的1a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冷冻处理条件下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3个树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31.8、-21.5和-19.9℃。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红瑞木合欢悬铃木。  相似文献   

11.
用0、10、20、30、40、50、6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CC)溶液分别喷施马蹄金幼苗,研究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以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40 mg/L时的最高,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在50 mg/L时最高;丙二醛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50 mg/L的CC时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40 mg/L时上升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黄河淤土、含石的沙壤土和风沙土3种土壤对葡萄糖分卸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色素、单宁及葡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在葡萄开始着色至葡萄完全成熟期间,在含石的沙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可溶性总糖含量(22.4%)比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和风沙土栽培条件下分别高7%、9%;葡萄色素(5.14 mg.g-1)和叶片光合速率也最高,黄河淤土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含酸量(8.28 g.L-1)和单粒质量(2.32 g)较高,然而,风沙土条件下,单宁(籽单宁1.15 mg.g-1,皮单宁0.30 mg.g-1)的含量最高。【结论】土壤条件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较为显著,含石的沙壤土条件下葡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测定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各生育时期根中Mg^2+-ATP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产量、含糖率。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丛繁茂期,Mg^2+-ATP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块根增长期直至糖分积累期,Mg^2+-ATP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并保持在全生育期最高水平。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各生育时期高糖型品种Mg^2+-ATP酶活性较强。根中Mg^2+-ATP酶活性与根中可溶性总糖呈正相关,与甜菜根的成熟进程正相关;Mg^2+-ATP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舍量呈负相关,对可溶性糖的积累方面,二者的作用刚好相反。高糖型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相应的根中蛋白质含量很低。Mg^2+-ATP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胡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利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探讨常山胡柚应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都有显著影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时间,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效果的总的变化呈上升趋势。胡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5,提取时间115min,提取温度20℃,最大提取量为1.98g/L;推荐的工业提取条件以乙醇浓度80% ,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0min为宜。另外,实验证明胡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构-效关系,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5.
外源抗冷物质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昼夜温度(6±0.2)℃条件下,研究了经抗冷剂(冷冻宝)处理的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2.0×10-3 g•mL-1抗冷剂可缓解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削弱丙二醛(MDA)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抗冷剂使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7.
韩敏  曹逼力  刘树森  徐坤 《园艺学报》2018,45(2):279-288
以耐冷性强的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形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设RS/RS、RS/R、RS/S、R/RS、R/S、R/R、S/RS、S/R、S/S共9个处理,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的光照培养箱内,测定昼夜温度10 ℃/3 ℃低温胁迫9 d及25 ℃/15 ℃常温恢复3 d过程中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根系活力、电解质渗透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探讨番茄根系、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过程中,具“R”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R/R处理冷害指数较低,而具“S”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S/S处理的冷害指数较高,同时R/R的叶片及根系电解质渗透率最低,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最高,R/RS、RS/R、RS/S、S/RS等处理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介于R/R与S/S之间,表明冷敏感的S根系或接穗均降低了嫁接苗中R的耐冷性,而耐冷性强的R根系或接穗均提高了嫁接苗中S的耐冷性。RS/RS处理的耐冷性高于S/RS而低于R/RS,表明根系在增强嫁接苗耐冷性中的作用大于接穗;而具“RS”根或穗的嫁接苗中,以RS-R的耐冷性显著高于RS-S,且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1,表明根、穗对嫁接苗耐冷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低温胁迫处理前,不同耐冷性番茄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但低温胁迫9 d后,常温恢复3 d时,不同处理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子午岭林区19种野生蔬菜鲜样的水分、粗纤维、Fe、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玉竹根部膨大部分纤维素含量最高,水芹Fe含量最高,蒲公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短柄五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VC含量最高的是苜蓿。除水分和可溶性糖含量外,野生蔬菜中其他营养指标基本上高于常见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19.
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常规设施栽培茄子济农2000为对照,研究茄子砧木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昼/夜温度为10℃/1℃下进行处理,处理1d时试材对低温最敏感,冷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迅速增加,而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迅速降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持续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基本呈增加的趋势,而光合速率则在短期回升后迅速降低。通过比较发现,试材中赤茄、托鲁巴姆的抗冷性较好,耐病VF次之,台茄抗冷性较差,但仍比济农2000强。  相似文献   

20.
以2 年生桔梗为材料,研究开花后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在桔梗开花和果实发育过程中,根部淀粉、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开花后25 d 降至最低。花枝和去花枝中可溶性糖含量开花后15 d 降至最低而后逐渐上升;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明显不同,花枝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去花枝淀粉开花后呈上升趋势。去花枝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花枝。与前1 d 17:00 时相比,经过一夜的消耗,早晨8:00 时花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别,而去花枝叶片则明显降低,叶片中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桔梗开花后25 d 内,根部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运至茎部暂时储存后,供给叶片、花和果实发育;25 d 后,根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开始升高,植株地上部分制造的有机物向根部供应促进根部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