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种景天科多肉植物奥普琳娜(Echeveria Opalina)、特玉莲(E.runyonii Topsy Turvy)、红稚莲(E.macdougallii)、鲁氏石莲(E.runyonii)和蒂比(E. Tippy)为试材,设高盐1.0%NaCl,低盐0.5%NaCl处理,以纯净水为对照,在处理后5、10、15 d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奥普琳娜和红稚莲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奥普琳娜、红稚莲、鲁氏石莲和蒂比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鲁氏石莲的花青素含量显著上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发现5种多肉植物耐盐能力依次为特玉莲鲁氏石莲蒂比奥普琳娜红稚莲。该试验可为景天科植物在盐碱地区的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敏蛋白对低温胁迫下核桃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敏蛋白对低温胁迫下核桃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提高核桃抗寒性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超敏蛋白在核桃抗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寒力较弱的早实核桃品种‘香玲’为试材,采用大田喷施与室内模拟低温环境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低温(2、0、-2、-4、-6℃)胁迫下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究超敏蛋白在核桃响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核桃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喷施超敏蛋白可显著降低0℃以下低温胁迫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结论】喷施超敏蛋白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核桃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防止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核桃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3.
硅酸钠对黄瓜幼苗叶片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营养钵育苗法,研究了黄瓜幼苗在土壤含水量80%、60%、40%、20%条件下,0.05、0.10mol·L-1硅酸钠溶液处理对幼苗叶片叶绿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硅酸钠处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低,而叶绿素含量比清水对照高。说明采用硅酸钠处理可减轻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硅酸钠参与了植物的代谢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自然低温胁迫下腰果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腰果FL30幼苗为试材,测定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生理指标,探索腰果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腰果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规律,而下降所持续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下四种矿区生态修复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宝景天、沙打旺、紫花苜蓿和早熟禾4种典型干旱区草本植物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4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6个抗旱指标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6项抗旱指标与植物抗旱性的关联度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旱机制.结果表明:4种植物综合抗旱性顺序为:八宝景天>早熟禾>紫花苜蓿>沙打旺;各项抗旱指标与植物抗旱隶属函数均值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绿素含量(0.9727)、叶片相对含水量(0.9387)、可溶性糖含量(0.8314)、丙二醛含量(0.7940)、相对电导率(0.6320)、脯氨酸含量(0.4528),即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环境最为敏感,可作为矿区生态修复抗旱植物筛选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微 《北方园艺》2011,(23):57-60
通过对结缕草在土壤干旱及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TSC)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对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引起结缕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干旱天数的增加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和SOD酶活性先增后减.复水后各项生理指标除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外均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下,结缕草水分平衡的保持、SOD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是结缕草抗旱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工低温胁迫对腰果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腰果FL30叶片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人工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了腰果在低温逆境下的抗寒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处理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都随胁迫温度从20℃降低至4℃呈现持续升高的变化规律;相同温度处理下,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规律,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豇豆幼苗为试验材料,在10℃低温处理的同时用0、10、30、40 mg·L~(-1)脱落酸(ABA)喷施豇豆幼苗叶片,探讨外源ABA对蔬菜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以期为合理利用ABA提高蔬菜抗冷特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ABA预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豇豆幼苗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且10 mg·L~(-1) ABA预处理后豇豆幼苗生物量、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22%、20.47%,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64.46%、32.59%,且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喷施外源ABA能有效提高豇豆幼苗抗寒性,缓解低温的胁迫,且10 mg·L~(-1)外源ABA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
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龙牙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  相似文献   

10.
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根区温度对甜瓜幼苗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和保护酶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根区温度的降低,甜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大.根区温度胁迫对甜瓜叶片保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受到抑制.在根区低温胁迫下,甜瓜不是被动忍受逆境胁迫,而是主动地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SOD及POD活性等生理代谢过程,以减缓逆境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超敏蛋白是一种诱导植物抗逆性的新型生物制剂。为了解超敏蛋白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对茶树耐寒性的影响,以茶树品种‘迎霜’为试材,分别在常温和4 ℃下喷施超敏蛋白,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超敏蛋白对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超敏蛋白喷施的茶树叶片,在6 d内略微提高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CAT)、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喷施24 μg ? L-1超敏蛋白后,低温下可在6 d内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提高SOD、CAT、POD活性,从而缓解低温胁迫对茶树的伤害,增强茶树耐寒性。试验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超敏蛋白可以有效提高茶树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1年生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3种金花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3种金花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3种金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25、-13.25、-12.62℃,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平果金花茶。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铅处理,研究其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与铅浓度呈正相关,梯度Pb2 胁迫造成了幼苗叶片脯氨酸的含量逐渐增多,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串红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一串红品种(系)为试材,在水分胁迫,即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2种处理下的生理反应,测定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胁迫8 d后,一串红叶片伤害度、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平稳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在第11天后明显下降。在水涝胁迫处理下,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水涝胁迫4 d后,叶片伤害度呈明显增加趋势;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一串红水分胁迫耐受临界点在干旱胁迫下8 d左右、水涝胁迫下4 d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水分供给时间及防止持续水涝影响一串红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辽西朝阳地区不同酸枣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土壤持续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方法,测定分析其抗旱性主要指标,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酸枣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后各酸枣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LW1号无性系高于其它无性系。各酸枣无性系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LW4号无性系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胁迫处理15 d时,LW4号无性系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分别为21.5 mg·g-1、18.2μmol·g-1,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LW1号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为91.2%,与LW5号无性系差异极显著。酸枣无性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LW1号、LW4号、LW11号、LW8号、LW5号。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高温胁迫时长对菜心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作者以黄叶四九菜心为材料,分别研究了1 h、3 h、5 h、7 h的40℃高温胁迫下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菜心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由此可知,高温胁迫可促进菜心幼苗叶片内渗透物质的积累,用以减缓高温损伤;随着高温胁迫时长的增加,菜心幼苗可对高温胁迫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特有野生果树天山樱桃和野生樱桃李叶片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天山樱桃和野生樱桃李叶片相对含水量、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天山樱桃和野生樱桃李叶片相对含水量缓慢降低,电解质渗出率升高,脯氨酸含量不断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8.
5种多肉植物净化甲醛能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多肉植物黄丽、观音莲、吉娃娃、芦荟、千佛手为研究对象,利用玻璃箱模拟甲醛逆境,比较和分析5种多肉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强弱及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甲醛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千佛手黄丽芦荟吉娃娃观音莲。甲醛污染会使这5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千佛手下降最多,观音莲下降最少;MDA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叶片POD酶活性升高。经综合比较,认为这5种植物中千佛手净化甲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宝岛蕉幼苗氯化钠胁迫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宝岛蕉幼苗叶片,研究处理后宝岛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及叶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褪黑素100μmol/L能够降低宝岛蕉幼苗叶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提高幼苗耐盐性,以缓解氯化钠胁迫对宝岛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狗牙根品种对聚乙二醇胁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渗透胁迫剂,对5份狗牙根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观测其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狗牙根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呈递减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递增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先递增后达到一个峰值,随后稍微有点下降.对5个理化指标的抗旱系数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各狗牙根的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au02011、Sau9926、南京狗牙根、Tifway、Sau99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