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研究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评估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在对现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自然因子、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草地土壤碳储量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草地土壤有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草地固碳对外界因子的响应机制和适应对策,提出了草地土壤碳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今后草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土壤中氮素矿化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影响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因素,其中温度、湿度均对氮矿化量、矿化率有影响,且二者存在明显交互作用,除此之外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外来物质如肥料也会影响土壤的氮矿化过程。论述了土壤氮矿化的各种研究方法,并对有关方法和指标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选择合适的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草地、由天然草地转化成的农用坡耕地和22年生小叶杨人工林3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揭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规律,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明显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且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22年生小叶杨人工林天然草地农用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速效钾、全氮、pH以及容重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作为衡量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目前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以及分布产生影响。做好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对土加深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4种新型肥料(瑞利源(RLY)、汇源(HY)、中农1(ZN1)、中农2(ZN2))为试材,常规肥料为对照(CK),基于青海省海西州诺木洪和乌兰地区枸杞的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新型肥料对枸杞根际土壤总碳、全氮以及枸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诺木洪试验地,RLY、ZN2处理土壤总碳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4.49%和3.55%;4种处理下土壤全氮含量均小于CK。乌兰试验地,RLY、ZN1、ZN2处理的土壤总碳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2.75%、2.33%和1.71%;土壤全氮含量均小于CK。2)诺木洪各施肥处理样地与CK相比,枸杞产量增幅分别为21.8%(RLY)、23.9%(HY)、12.7%(ZN)、25.4%(ZN2);乌兰各施肥处理样地与CK相比,枸杞产量增幅分别为12.7%(RLY)、9.9%(HY)、1.1%(ZN)、21.1%(ZN2);在诺木洪和乌兰样地,ZN2施肥处理枸杞产量增幅最高。3)诺木洪试验地新型肥料施肥处理未能显著增加枸杞多糖含量,乌兰试验地HY、ZN1、ZN2处理下枸杞多糖含量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6.
选择青岛市4条主干道和青岛农业大学校园路段作为具有不同交通流量的采样地区,以草地早熟禾为试材,研究了草地早熟禾的叶片、根和相应的叶面尘、土壤的Pb、Zn、Cu、Cd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距道路边缘水平距离的增加,叶面尘Pb、Zn、Cd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中Pb含量在0.5m和10.5m处差异显著(P0.05),Zn、Cd含量在0.5m处显著高于5.5m和10.5m处(P0.05);Cu含量随距离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草地早熟禾叶片的Pb、Zn、Cu、Cd含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Pb、Zn、Cu含量在0.5m处与10.5m处差异显著(P0.05);叶面尘Pb、Zn、Cd含量与滞尘量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叶片Pb、Zn、Cu含量与滞尘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Cd含量与滞尘量相关性不明显;不同道路叶面尘Pb、Zn、Cd含量与叶片Pb、Zn、Cd含量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叶面尘Pb、Zn、Cu、Cd含量与根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不同道路土壤Pb含量与根Pb含量极显著相关,土壤Cd含量与根Cd含量呈负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Pb、Zn、Cu、Cd含量与叶片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主要针对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进行研究,肯定了造林对陆地碳汇变化的联系,详细阐述造林对陆地碳汇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药用植物穿心莲为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T1:40 cm×40 cm;T2:40 cm×30 cm;T3:30 cm×20 cm;T4:20 cm×20 cm)对农艺性状、碳氮代谢和穿心莲内酯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穿心莲合理密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增加,冠幅和叶绿素a/b下降.单株生物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T3和T4分别较T1降低24.2%和46.2%;相反,T3和T4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较T1提高1.02倍和1.15倍.T3、T4增加了茎秆中蔗糖的积累,但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片和茎秆(T3除外)淀粉积累减少,叶片总氮含量和氮代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等活性增加.T4条件下叶片和茎秆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较T1下降了23.9%和38.9%.叶片和茎秆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分别与相应器官中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叶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与淀粉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提高种植密度促进了穿心莲氮代谢,增加了碳水化合物消耗,从而降低穿心莲内酯积累.综合考虑穿心莲产量和内酯含量,以株行距30 cm×20 cm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辽中地区较为典型的低碳砂质果园土壤为栽培基质,以‘寒富’苹果/山荆子幼苗(Malus×domesica‘Hanfu’/M.baccata)为试材,以有机物料分解最终产物之一且易被吸收利用的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设置添加葡萄糖及土壤灭菌处理,研究苹果根域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和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过程对外源碳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整体上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而单纯土壤灭菌处理则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苹果植株根系参与呼吸代谢途径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并且增强光合能力,促进了植株生长。综上,在低碳砂质土壤中,按照土壤微生物碳本底水平添加5倍量的易分解碳源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碳库组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强化了苹果叶片光合能力,并最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番茄适应性强,消费量大,经济效益高,是设施栽培中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首选的蔬菜作物,而连续多茬单一种植导致的土壤障碍是困扰设施番茄生产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本文从设施番茄土壤障碍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控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设施番茄土壤障碍机理研究和指导番茄生产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甘蔗的需肥规律、甘蔗最佳施肥配方、测土配方施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甘蔗专用复合肥的研究,并提出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既可避免秸秆资源堆放浪费,也可防止其大量焚烧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研究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秸秆还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旨在为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是一种传统的食用菌,营养、功效成分独特,富含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及火菇素等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多糖类丰富的营养保健型食品,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本文对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金针菇的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冀北坝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碳汇功能的差异,对河北省北部坝上坝下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坝上地区,但其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坝上及坝下地区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分别为15.6 kg/m2和13.2 kg/m2;4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则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1.9 kg/m2和27.9 kg/m2;坝上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坝上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较缓,而坝下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环保型地膜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环保型地膜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环保型地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我国杏育种目标、育种手段和育种成果;针对目前我国杏育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胡萝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基因胡萝卜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上研究广泛,在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转基因胡萝卜在耐盐、抗病、抗寄生方面以及以胡萝卜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基因胡萝卜在其它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黄瓜与甜瓜的性别决定基因克隆、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黄山栾树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通过对黄山栾树的播种繁殖、芽苗移栽技术、种子脂肪分析、果实中维生素含量、叶中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的物质的分离和制备、体细胞胚的发生和组织学观察等方面研究的综述,试提出应加强对黄山栾树的生物学特性、园林应用、新品种选育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白木香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培养基的选择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培养方法,以及影响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展望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