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中华猕猴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 a(2008~2010年)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中华猕猴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并为猕猴桃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9个处理的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其中N∶P2O5∶K2O比例以10∶ 9.4∶10的效果最好,其次是N∶P2Q∶K2O比例为10∶7.2∶10,说明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有利于猕猴桃的营养生长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而在氮磷钾肥比例中以较高的磷比例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以较低的磷比例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不同施肥时期对猕猴桃植株营养生长和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效果不同,在4个处理中,以5月中旬施肥的效果最好,有利于树体枝蔓的伸长生长、加粗生长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在考虑猕猴桃壮果肥时,以选择N∶P205∶K2O比例为10∶9.4∶10的复合肥效果好;施肥时期选择为5月中旬,同时结合树势强弱情况加强根外追肥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壮果肥施氮量的增加,叶片氮钙含量相应提高,而磷、钾、镁含量相应减少;温州蜜柑的产量、单果重、皮厚相应提高,而可食率、着色比例、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相应减少。一定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叶片氮、钙、镁的含量相应减少,而磷、钾含量相应增加;温州蜜柑的产量、单果重、总糖、维生素C有显著提高,但皮厚、可滴定酸有所提高,可食率、着色率倒有所降低。并提出合理用氮量和氮磷钾配合比例。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配比对温室番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L-402'番茄为试材,采用“311-B”最优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温室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积累量会随着施用的氮肥或钾肥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施磷肥会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积累量;同时,增施磷肥会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而增施钾肥则会增加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因此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可有效提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5.0、160.8、352.0 kg/hm2.  相似文献   

4.
矮化密植苹果园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世纪"苹果为试材,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4个矮化密植苹果园的土壤养分状况、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矮化密植苹果园的土壤pH值平均为5.99;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且果园之间各肥料的施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养分间均呈正相关,pH值与土壤各养分间呈负相关;不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也存在着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糖酸比、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间作对板栗林地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怀柔区,以板栗早熟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生和红薯为间作物,以清耕栗园为对照,通过测定分析土壤N、P、K、有机质和果实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了间作物对板栗林地土壤养分、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间作地还是对照,5~9月土壤0~50 cm的N、P、K和有机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间作花生的土壤养分含量在7月之后,下降趋势逐渐变缓并明显高于对照。而间作红薯的土壤养分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红薯与板栗对养分竞争激烈,而豆科类植物与板栗间作更有利于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水肥耦合对梨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年生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梨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全量肥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了成熟期0~20、20~5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明显降低,而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加速了全钾向速效钾的转化.水肥耦合半量肥处理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了花期0~ 20、20 ~ 5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也提高了成熟期0~20、20~50 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和花期的全磷含量.水肥耦合半量肥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金丝小枣园自然生草对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适合河北平原区枣园的生草模式,以金丝小枣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清耕区(CK)、自然生草3年区(T1)、自然生草6年区(T2)3种地面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枣果产量、浆烂病和裂果病发病率及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2的平均单果质量比CK增加27.84%,枣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84个百分点,制干率增加5.40个百分点,平均单株产量增加30.67%。裂果率降低9.01个百分点,浆烂率降低12.96个百分点。0~20、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5.90%和13.78%,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29.90%和30.99%,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7.15%和24.90%,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21%和13.02%。0~20、20~40cm土层容重分别降低了12.88%和17.49%,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8.94、12.02个百分点,0~20、20~40cm土壤pH分别降低了0.26、0.15。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清耕区(CK),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自然生草后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养分含量,提高枣果的产量和品质,且随着生草年限的增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极显著,通过模型分析,得出钾对草莓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最大,氮次之,磷最小,在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93、87、153.05 mg/L,最佳配比为N∶ P2O5∶K2O=1∶0.45∶0.79.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李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石早生李和黑宝石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较高的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李果的产量和单果重,但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更有利于改善李果的糖度和提高果实中的营养元素的含量.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石早生李的较合理氮磷钾比例为处理2(N∶P2O5∶K2O =1∶0.5∶1)和处理6(N∶P2O5∶K2O =0.5∶0.2∶1);黑宝石李较佳的比例为处理6(N∶P2O5∶K2O=0.5∶0.2∶1)和处理4(N∶P2O5∶K2O=1∶0.2∶1).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磷钾是柑桔需要量最大,对其产量和品质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元素。为了进一步探讨柑桔的需肥规律,为合理配施氮磷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做了本试验。现将3年的田间连续试验和室内分析,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试验设在临海市汛桥镇汛东村王晓斌承包桔园。地形平坦,土壤为培泥沙土,成土母质冲积——海积,土壤质地粘壤。供试品种为1984年冬定植的枳砧宫川温州蜜柑(含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和15.21%;而T2、T3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积累量均表现为T1CKT2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之间;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和4.24个百分点,而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阿拉尔市九团嫁接5年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375 kg·hm-2)、N5(450 kg·hm-2))对库尔勒香梨园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养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探究梨园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增加对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0~40 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大致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为0~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梨树叶片全氮含量呈“增加-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全氮含量表现为当年枝条叶片>多年枝条叶片。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会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3、N4处理叶片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6a生"金寿"杏为试材,通过4个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CK(N∶P2O5∶K2O=0∶0∶0)、处理A(N∶P2O5∶K2O=2∶1∶3)、处理B(N∶P2O5∶K2O=2∶2∶3)和处理C(N∶P2O5∶K2O=1∶1∶3),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单果重、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100cm土壤养分含量、单果重和果实产量。在"金寿"杏收获后,A、B和C处理的100cm土层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40.16%、37.59%和56.4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4.26%、6.65%和7.17%;单株产量也比CK分别提高了16.72%、28.46%和18.75%;B处理下单果重、单株产量及折合产量均为最高。综合经济效益,处理B(N∶P2O5∶K2O=2∶2∶3)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杏园传统的土壤管理模式,探明行间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自然生草、种植紫花苜蓿和种植黑麦草为处理,以清耕为对照,5年后调查杏树行间土壤肥力的变化以及仁用杏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生草对0~20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效和速效养分影响较大,其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效和速效养分,但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影响差异很大,其中,种植黑麦草的土壤中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大,种植紫花苜蓿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幅最大,自然生草居于二者之间;相比对照,行间生草显著增加了仁用杏单核重和单仁重,但对出仁率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杏园长期行间生草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增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提高仁用杏的果实品质,但不同草种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差异很大,应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保证养分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梨醇和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对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进行2个大田试验,以中桃8号和中油20号桃为试材,以单施氮磷钾为对照,设置T1(山梨醇2.5%+氮磷钾)、T2(山梨醇5%+氮磷钾)、T3(山梨醇10%+氮磷钾)、T4(甘露醇2.5%+氮磷钾)、T5(甘露醇5%+氮磷钾)、T6(甘露醇1...  相似文献   

18.
以快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快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比施用既能提高快菜产量又能改善快菜的营养品质,当N∶P∶K=2.5∶1∶1时,快菜产量和Vc含量均较高,产量达17 750 kg/hm~2,Vc含量为29.6 mg/100 g。  相似文献   

19.
广西南丰蜜桔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广西南丰蜜桔园土壤样品、叶片样品和果实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南丰蜜桔园土壤普遍偏酸,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锌、交换性钙含量较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中等,交换性镁、有效硼含量较低。柑桔叶片氮含量大部分低于适量范围,而磷、钾含量大部分处于适量范围,少量处于高量水平。柑桔园土壤pH值与土壤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锌和速效钾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pH值和有机质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负相关。叶片中钾素、磷素与果实维生素C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硕光杏为研究试材,通过不同疏果处理,研究其与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找出保持较高经济效益的最适宜的留果量.试验结果表明:为保证硕光杏果实的质量和产量,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硕光杏合理的果间距为10~1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