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辽宁平欧杂种榛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前景和存在问题,促进平欧杂种榛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深入调查辽宁平欧杂种榛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平欧杂种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列举了优质良种苗木短缺、没有进行科学的区域布局规划、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研发经费严重短缺、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不到位、缺乏与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技术推广体系等一系列严重制约辽宁平欧杂种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伊犁地区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开花物候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伊犁地区引种栽培的33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为材料,对其雌、雄花的开花时间、花期长度以及试验地温度进行调查观测,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开花物候期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一般于3月初开花,雄花萌动期相差不大,雌、雄花于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3月底左右到达终花期。雄花的花期长度为10~22 d,雌花的花期长度为13~20 d。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的雄花松动期和雌花初期的时间较为分散,而雄花终期和雌花盛期的时间较为集中。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雌花的物候期一般都与雄花的物候期存在重叠,相遇期8 d,可以保证正常授粉。2018年伊犁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花期内温度变化较大,是影响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花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3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分为4类。  相似文献   

3.
<正>平欧杂种榛是平榛与欧洲榛的种间杂交种,既有平榛抗寒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又兼具欧榛果大、产量高、出仁率高等优点。北京怀柔地区有大量野生平榛资源,为丰富本地区榛树品种,2009年从辽宁引进11个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开展引种试验工作,旨在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本地区发展的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为本地农民栽种榛树提供更多选择。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2009年从辽宁省引种了11个平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平欧杂种榛茎流速率的影响,分析树体茎流速率变化,为榛树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新榛1号(84-254)为材料,利用FLGS-TDP插针式茎流计连续监测平欧杂种榛的茎流速率,分析平欧杂种榛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平欧杂种榛在不同月份相同天气和相同月份不同天气下,茎流速率均呈倒“U”型变化曲线。在不同天气下各月的茎流速率均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5月茎流速率变化幅度最小。5月晴天和阴天天气下,影响茎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温度,而多云天气下为太阳辐射,6、7和8月影响茎流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大气温度。【结论】晴天茎流速率大于阴天和多云天,7月茎流速率变化幅度最大。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影响平欧杂种榛茎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榛果生长发育动态及营养价值,以生产上大范围推广的平欧杂种榛达维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平欧杂种榛果实发育动态及榛果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果实的纵径及侧径的生长发育显示为慢—快—慢的单"S"形的动态曲线;带苞鲜质量、单果干质量、鲜质量及榛仁干质量、鲜质量均随榛果发育呈现出"S"形的生长发育曲线;榛果随采...  相似文献   

6.
以平欧杂交榛为试材,对平欧杂交榛在辽北地区的栽培管理进行了总结,从品种选择、定植方法、整形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平欧杂交榛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温冻害是影响平欧榛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之间抗寒性的差异性,采用人为低温胁迫诱导,对平欧杂种榛不同品种(系)休眠期成熟一年生枝进行电解质渗出率的测定,配合logistic 方程进行变化曲线拟合,以计算各品种(系)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并与田间露地越冬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平欧杂种榛各试验品种(系)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增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幅有所不同,各品种曲线拐点温度(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6-21’(品系)-19.224℃、‘达维’-18.942℃、‘82-11’(品系)-16.630℃、‘金铃’-16.246℃、‘辽榛3号’-16.139℃、‘魁香’-15.859℃、‘84-572’(品系)-15.248℃。综上分析说明7 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抗寒性由强至弱顺序为‘06-21’>‘达维’>‘82-11’>‘金铃’>‘辽榛3 号’>‘魁香’>‘84-572’,与田间试验基本吻合,说明平欧杂种榛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抗寒性鉴定评价的一个重 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平欧杂种榛小孢子形成过程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榛资源小孢子的形成过程并为其开花结实特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法对6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avellana L.)和2份野生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资源的雄花序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榛小孢子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造孢细胞发育期、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期、减数分裂期、单核花粉粒形成期和成熟花粉粒形成期。观察中还证实,平欧杂种榛和野生平榛在小孢子发育时期和各时期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平欧杂种榛和野生平榛资源的小孢子形成过程从形态学判断所需时间为2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复壮措施对平欧杂种榛细根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平欧杂种榛更新复壮的方式。以新疆引入的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为材料,分别对平茬、回缩处理树组与对照树组的细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的平茬、回缩处理树组根系活力、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明显高于对照树组,且由大到小顺序均为回缩、平茬、对照;通过平茬、回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5个品种的细根POD活性、脯氨酸质量分数;5个品种各处理组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低于对照树组;处理与品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个品种平欧杂种榛的细根根系活力、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POD活性、脯氨酸质量分数、MDA质量摩尔浓度不同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品种之间呈极显著差异,而处理与品种互作除对MDA质量摩尔浓度影响不显著,对其他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的隶属函数值总体由大到小均呈现为回缩、平茬、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以盆栽一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干旱气候室内,模拟野外环境、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正常持水量(CK)、田间持水量的55%(轻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中度胁迫)、田间持水量的25%(重度胁迫)4个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3个品种的平欧杂种榛3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种平欧杂种榛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均表现为丙二醛、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平欧杂种榛进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大小排序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  相似文献   

11.
为初步确定榛园榛树叶片黄化是否由缺Fe或缺Cu引起,对9个不同品种(系)、叶片黄化程度一致的平欧杂种榛树进行了叶面增施Fe肥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榛树叶片内叶绿素和N、P、K、Ca、Mg、Fe、Cu、Mn、Zn的含量,并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增施Fe肥能有效地使榛树黄化叶片转绿;单独增施Fe肥效果优于合施Fe、Cu肥;增施Fe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黄化榛树叶片内K、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平欧杂种榛坚果经济性状,提高利用价值,以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其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单果质量、果仁质量、横径、纵径、侧径、果壳厚度、出仁率等指标之间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缺陷果仁率的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高达41.29%;坚果单果质量、坚果三径与出仁率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82-11"坚果单果质量最大,为2.67 g;"84-254"果仁质量最大,为1.49 g;"84-254"出仁率最高,为61.64%。相关分析表明:坚果质量与果仁质量、果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出仁率与这些指标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包括"84-254"、"B-21"、"85-127"、"82-11"、"81-21"、"85-28"等6个品种(系),坚果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平欧杂种榛FISH-AFLP技术体系,并应用该技术分析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以达维等10个主栽品种为试材,经DNA提取、PstⅠ/MseⅠ双酶切,进行FISH-AFLP反应,数据转换为“0—1”矩阵后,使用NTSYS pc 2.11F和Popgene 1.3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作图。【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强的PstⅠ/MseⅠ引物,共获得1 739条谱带,引物平均多态带比率97.94%;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相似性系数为0.7556—0.8543,当阈值为0.8398时,可分成4个AFLP群,其中,玉坠(84-310)、辽榛4号(85-41)和平欧69号(84-69)单独为1群,其他品种为1群;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3921、0.2482和0.3957,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的特征条带可用于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快速鉴别。【结论】由于平欧杂种榛的实生选优群体是多亲本组合的混合后代,因此,该群体是一个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的群体,主栽品种间存在复杂的亲缘关系;研究构建的FISH-AFLP技术流程、筛选得到的引物以及分析得到的各项遗传参数,可为其他榛属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9年生的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测定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果实成熟期榛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的日变化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配比N 1P 2K 2(“0”为不施肥,“1”为常规施肥量的50%,“2”为常规施肥量,“3”为常规施肥量的150%)和N 2P 1K 2比N 0P 0K 0可显著提高叶绿素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和光能转化化学能的效率,且比N 0P 0K 0净光合速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13.03%和16.54%、蒸腾速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32.11%和34.61%、水分利用效率日累积值分别提高53.38%和68.26%;通过对榛果产量及品质分析得出,N 0P 2K 2和N 1P 2K 2的施肥配比,较N 0P 0K 0配比单果质量分别提高21.43%和10.27%、果仁质量分别提高11.39%和2.53%、单株产量分别提高31.37%和18.63%。综合比较分析,N、P 2O 5、K 2O施肥(纯量)参数分别为0.35、0.30、0.20 kg·株-1时能够提高平欧杂种榛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5.
摘要:榛子属于四大坚果之一,营养价值极高,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欧杂种榛为平榛、欧洲榛杂交产物,既具有平榛果仁风味香、适应性强的特点,也具备欧洲榛出仁率高、大果的优势,在种植中显示出突出优势。本文重点分析平欧杂种榛“达维”与“辽榛9号”在宿州市的栽培表现,探究技术要点及效益前景,以期为榛子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进入盛果期的不同品系平欧杂种榛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的坚果质量2.10~3.90 g,坚果三径均值16.80~22.39 mm,果仁质量0.85~1.50 g,果壳厚度1.38~2.17 mm,果腔系数0.60~0.89,出仁率25.05%~45.32%;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系坚果性状、果仁性状和出仁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7.60%~35.49%;在品种选育时,坚果、果仁的质量和整齐度选择空间最大,坚果形状指数和三径均值以及果仁三径均值的选择余地最小,各经济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类;影响平欧杂种榛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为出仁率、果腔系数、果仁质量、果仁形状指数和壳厚。根据经济性状的综合得分值,筛选出84-41、83-33、B-21、B-3和84-310等品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新疆引入的平欧杂种榛的抗寒性,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品种(系),为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依据。以引入的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的1年生休眠枝为试验材料,进行-15、-20、-25、-30、-35、-40℃的低温处理,测定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低温处理下,14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均呈"S"型曲线,与处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半致死温度在-28.38~-33.05℃。在不同低温条件下,84-254、84-226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低; 84-226、84-254、85-162和85-140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较高,84-254、84-310、84-226的萌芽率显著较高;相对电导率与其他几个指标呈显著相关,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寒性,可知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抗寒性从大到小顺序为:84-254、82-3、84-226、84-310、84-72、85-140、84-5、85-41、B-11、82-11、82-8、85-162、85-202、84-48。运用生理生化指标配合隶属函数法评价平欧杂种榛抗寒性的方法可靠性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在榛品种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平榛、欧榛及其杂种榛之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研究了34个榛品种(系)成熟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平榛、欧榛及其平欧杂种榛品种间酶谱具有较大差异;有的杂种品种遗失了父母本共有谱带P10;32个平欧杂种榛品种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新酶带,可作为鉴别杂种的一条途径。运用SAS软件的系统聚类类平均法,对34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谱系图可知,大多数杂种榛与欧榛亲缘关系近而与平榛亲缘关系远,其中83-63、84-72和父本欧榛的亲缘关系最近,为优势回交亲本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欧杂种榛的坐果率、生长量、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平欧杂种榛的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用CIRAS-2光合仪活体测定系统,测定叶片光合参数;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含量;用卷尺、游标卡尺测定新梢长度和基径;用电子天平和游标卡尺测定榛子果实品质(单果重、果仁重、果实纵径和横径).[结果]喷施150 mg/L的赤霉素坐果率达84.46;,较CK提高38.19;;新梢长度、基径与对照呈显著差异(P<0.05),新梢长度长与CK相比增加113.41;;新梢基径与CK相比增加39.04;.喷施200 mg/L的多效唑,坐果率比CK提高23.64;,单株产量最重达2.10 kg,比CK增加176.31;.喷施500 mg/L的细胞分裂素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与CK相比提高56.67;;喷施GA3100 mg/L叶绿素SPAD值在果壳膨大期和果仁膨大期均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星显著差异性,在果壳膨大期高于对照11.95;,在果仁膨大期高于对照10.09;.[结论]花期喷施GA3150、PP333200和BA500 mg/L,能显著提高平欧杂种榛的坐果率、叶片的光合特性,同时对新梢长度和基经均有所促进,产量增加,适宜在平欧杂种榛高效栽培技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新疆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主要原因,以2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焦叶发生程度、栽培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利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析环境因子与平欧杂种榛焦叶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对焦叶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C园平欧杂种榛没有焦叶现象发生,A园和B园焦叶发生均在9月达到高峰(焦叶发生率≥80%),此时2个品种焦叶发生程度均为‘新榛3号’大于‘新榛1号’,其中A园平均焦叶率分别为15.15%、6.75%;B园分别为:37.09%、33.2%(2)与焦叶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速效钾(P<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榛1号’焦叶率受各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光照强度;‘新榛3号’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速效钾、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