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树干径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补偿效果显现的时间均比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个月左右,处理的前2个月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个月之后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不同物候期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行间生草白膜覆盖清耕对照;不同覆盖措施中白膜覆盖处理的667 m~2产量最高,达1 848.37 kg,黑膜覆盖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43.59 kg·mm~(-1)·hm~(-2)。综合来看,不同覆盖措施均使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墒效果更好,覆膜时间以春季2—3月较好。  相似文献   

2.
余高  陈芬  王海 《北方园艺》2023,(14):79-86
以“施太1号”太子参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100%NPK化肥(T1)、70%NPK化肥+1 350 kg·hm-2生物有机肥(T2),50%NPK化肥+2 250 kg·hm-2生物有机肥(T3),30%NPK化肥+3 15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单施4 5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共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太子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太子参化肥科学减量、有机肥合理配施和贵州省中药材太子参产业高产高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T5处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其它处理分别提高17.13%~74.26%和16.69%~78.08%,且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太子参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处理;T3、T4、T5处理间太子参折干率和可溶性浸出物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单薯质量、商品薯数量比率、薯长径和长短径比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薯质量和薯长径对鲜薯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通径系数分别达到258.5和88.7。黑膜下覆盖3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数量比率分别可达82.95 mm、1.62、0.153 kg、20528 kg·hm-2和42.0%,黑膜下覆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分别可达82.91 mm、1.62、0.157 kg、19369 kg·hm-2和41.5%,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则分别为82.36 mm、1.60、0.146 kg、15102 kg·hm-2和32.5%。与膜下覆土栽培处理相比,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无显著差异,仅商品薯数量比率显著降低,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数量比率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显著降低。可见,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表现与常规覆土栽培无明显差异,通过机械化进行膜下覆盖3~6 cm厚新鲜粉碎玉米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可实现冬种马铃薯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党参为试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时间对土壤水热状况及党参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党参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党参生长后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其中A2B3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1.39%,分别较露地不覆盖和地膜露头覆盖提高3.55%和5.86%;党参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表现为前期降温后期保温,降温幅度较露地不覆盖降低1.08℃,较地膜露头覆盖降低1.04℃;同时研究表明,党参秸秆覆盖的时间宜早不宜迟,移栽覆盖党参的成药产量平均为8 881.33 kg·hm-2,较出苗覆盖增加10.38%;当覆盖量为10 500~13 500 kg·hm-2时,党参的成药产量最高,为9 718.48 kg·hm-2,较露地不覆盖和地膜露头覆盖分别增产27.21%和25.53%。秸秆覆盖对党参具有显著的降温保墒和增产作用,为党参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宁杞7号”为试材,设置5种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处理,以不施加生物有机肥(CK)为对照,对枸杞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柴达木地区盐碱地枸杞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有机枸杞园枸杞产量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土壤电导率和pH,提高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A3处理土壤改良效果明显。2)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枸杞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枸杞的光合特性得到改善,A3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佳。3)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各处理产量增加了8.1%~34.9%,果实品质得到改善,枸杞果实中总糖、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和多酚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A3处理果实品质最好。经综合评价后得出,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枸杞叶片酶活性,促进枸杞光合作用,进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2种生物有机肥分别施33.00 kg·hm-2、24.75 L·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钙[Ca(NO3)2·4H2O]、锌(ZnSO4·7H2O)肥滴施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新大坪原原种为材料,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分别设置3种不同钙、锌施肥量处理。结果表明,钙肥滴施处理的马铃薯产量较高,马铃薯块茎单株大中薯数、单株大中薯质量、单株薯质量均比CK显著增加,其中T1(150 kg·hm-2)处理产量达67 619.05 kg·hm-2,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粗淀粉、锌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锌肥滴施处理马铃薯植株生长较好,品质较高,其中T6(45 kg·hm-2)处理产量达70 555.56 kg·hm-2,马铃薯块茎钙含量均比CK极显著提高。综合分析,钙肥施入量为150 kg·hm-2、锌肥施入量为45 kg·hm-2,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农艺性状较好,块茎产量较高,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替代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合设施番茄的有机肥替代最佳方案,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有机肥产量仅提升了3.5%,但品质提升显著;单施化肥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纯有机肥处理,但品质无显著变化;化肥用量相同、有机肥用量不高于75 t·hm-2时,产量增长有限,用量达120 t·hm-2时,产量较对照提升了28.4%;有机肥用量相同条件下减施化肥,产量先升后降。试验后土壤无机氮含量下降,对照和纯有机肥处理无机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施化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可见,化肥提升产量效果优于有机肥,有机肥改善品质效果优于化肥,85%优化化肥(N-P2O5-K2O:459-191.25-510 kg·hm-2)配施75 t·hm-2有机肥各指标均较理想,是适宜设施番茄栽培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槽栽方式,以罗拉为试材,设置10个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配比处理,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叶片酶活性、果实品质、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5处理外,各氮素形态配比处理的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对照,T1处理NR活性最高为53.26μg·h-1·g-1,比对照提高了23.48%。适宜氮素形态配比可以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其中产量以T5处理最高,达197 151.90 kg·hm-2,比对照增产25.23%。综合考虑各指标,本试验条件下T5处理,即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为1∶3∶5表现较佳,番茄产量最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荠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解决因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问题。采取有机氮(生物有机肥中氮)等量替代化肥氮(复合肥),不设磷和钾等量替代处理。共设6个处理:100%复合肥900 kg·hm-2(CK),有机氮替代化肥氮20%(T1)、40%(T2)、60%(T3)、80%(T4)、100%(T5)。结果表明,随着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荠菜采收后土壤有机质不断增加,而氮、磷、钾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先增加后减少,综合评价T1、T2、T3、T4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酶活性,T2处理综合效果最佳。同时,T1、T2、T3、T4处理荠菜产量比CK增加2.21%~22.11%,T2处理产量最高,达19 920.0 kg·hm-2,且提升品质综合效果最好。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荠菜产量、提升品质,生物有机肥氮替代40%化肥氮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生菜产量,改善生菜品质,提高生菜种植区经济效益,进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技术研究。以射手101生菜为试验材料,在张家口市沽源县裕农试验基地,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不施肥(T0)、单施化肥(T1)、单施有机肥(T2)、有机肥+减量20%化肥(T3)、有机肥+减量20%化肥+微生物菌剂(T4)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T2处理生菜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T3和T4处理不仅可以改善生菜品质,还可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尤以T4处理效果最优,生菜产量可达58.96 t·hm-2,与T0处理相比显著增产30.99%。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T4处理虽投入成本最高,为5835元·hm-2,但最终经济效益也最高,为17.10万元·hm-2。综合来看,有机肥+减量20%化肥+微生物菌剂为生菜种植采用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条件对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畦地膜覆盖下不同灌溉条件对萝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可溶性糖和蛋白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畦作地膜覆盖不浇水处理在各个指标方面都高于对照,且高畦作地膜覆盖不浇水处理达到了节水、高产和萝卜肉质根品质不下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丁秀玲  许强 《北方园艺》2010,(18):23-26
对不同覆盖方式下的西瓜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增加覆盖物后可以减轻耕层的含盐量使盐分由上层转移到下层,而灌水能使土壤容重增加,其中抑盐效果最好的是地膜覆盖,其次是砂田+地膜覆盖、砂石覆盖次之;在无灌溉水的条件下,养分利用率依次是砂石+地膜覆盖砂石覆盖地膜覆盖,并且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最高的覆盖方式是地膜覆盖,最低的是砂石+地膜覆盖。因此,在干旱地区推广发展砂石+地膜覆盖并适当增施肥料,有助于增产增收,保持干旱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越冬期茶园覆盖的生态效应及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a生鸠坑种为试材,设置覆草、间作鼠茅草、覆膜及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以及对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其中覆草处理土壤保温效果最好,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覆膜处理保水效果最好,其次为覆草处理,平均值较对照分别提高9.23%和5.81%,且处理与对照间、处理与处理间在保水效果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覆盖处理能维持膜系统和根系活力的稳定,且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覆盖是保证茶树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且覆草与间作鼠茅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地膜和小麦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黄瓜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的效果大于秸秆覆盖,覆盖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平均温度,且对最低温度的提高作用大于最高温度;秸秆覆盖延缓了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对土壤增温作用小,且土壤最高温度低于对照而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差最小,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秸秆覆盖作用更为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生产上的经验灌水量每次30 m3•(667 m2)-1-未覆膜(G30N)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渗漏量、蒸发量增加,蒸腾量以G30N最大,其中膜孔灌溉处理(除蒸发量外)均大于裸地灌溉,而土壤储水量降低|裸地灌溉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甘蓝的外叶、叶球、根和总干物质量,0~10 cm和0~30 cm土层根质量增加,10~30 cm土层根质量则减少,膜孔灌溉下适当减少灌水量,则甘蓝的各部分干物质量相应提高,且减少灌水量能有效地增加各层根系干质量|增大灌水量,甘蓝产量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则降低,且膜孔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裸地灌溉。综合甘蓝生产和节水两方面考虑,裸地灌溉每次20 m3•(667 m2)-1,或者膜孔灌溉每次10 m3•(667 m2)-1处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云南甘薯抗旱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云 《长江蔬菜》2013,(22):51-53
采取不同的甘薯抗旱育苗措施,对其萌芽出苗、地上部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覆膜覆土、覆盖稻草、覆盖遮阳网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甘薯早出苗,具有一定的抗旱作用;盖遮阳网后植株长势弱、易发生徒长;增施有机肥育苗植株长势好,但抗旱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孙学保 《中国甜菜》2014,(2):46-47,58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茎秆含糖率增加,显著增加株高和产量,尤其全膜覆盖平作处理较露地栽培水分利用效率高70.52kg/(mm· hm2),增产41.74%.收获两茬产量要比收获1茬高10.98%,比收割3茬高18.64%;在收割两茬的情况下,头茬株高150cm时刈割总产量比头茬株高200cm时刈割总产增产4.49%.在生育期只有150d左右的区域,饲用型甜高粱可选择两茬或单茬收割,头茬在株高150cm左右收割,二茬收割时间在早霜来临之前.  相似文献   

18.
为给蔬菜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生产示范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覆盖地膜、土壤保水剂、蒸腾抑制剂3种不同的减蒸技术组合对温室秋茬黄瓜品质、土壤贮水量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土壤保水剂减蒸技术有利于提高黄瓜品质;覆盖地膜+蒸腾抑制剂、覆盖地膜+土壤保水剂+蒸腾抑制剂等综合减蒸技术能够增强土壤持续供水能力;在相同的灌溉制度下,采用减蒸技术有利于提高秋茬设施黄瓜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保护地黄瓜膜下沟灌、膜下滴灌和普通沟灌3种不同的灌溉方式对黄瓜产量、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室内环境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分别比普通沟灌的室内湿度低3.8%~4.9%和3.3%~6.1%,昼夜温差分别达1.5~2.3℃和1.6~2.6℃,土壤温度相对较高。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方式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比普通沟灌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