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抗性豌豆品种在接种白粉菌后相关防御系统酶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的变化,以8个不同抗性豌豆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豌豆白粉菌接种后不同时间相关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后SOD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抗病品种的SOD的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POD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抗病品种上升幅度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CAT活性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变化,多数品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接种后所有品种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均下降,抗病品种的下降趋势小于感病品种。SOD活性、POD活性变化与品种间差异显著,POD活性、叶绿素质量浓度与豌豆品种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抗性品种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接种胶胞炭疽菌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H_2O_2、胼胝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高感品种的CAT活性于接种后降低外,高抗品种及中抗品种在试验中均有升高过程,其最大增幅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除高抗品种的SOD活性于接种后降低外,其他品种在试验中均有升高过程,高感品种的增幅均大于中抗品种,且出现增幅的时间早于中抗品种,SOD活性的增幅与品种的抗病性呈负相关。接种后24 h,高抗与中抗品种接种处理的H_2O_2含量均升至最大值,而高感品种H_2O_2含量达最大值的时间稍滞后,高抗品种能更快、有效地调动H_2O_2介导的防御机制。高抗品种胼胝质含量大约是其他品种的3~5倍,且与抗病性有关,中抗品种TPRC90087接种处理与对照的胼胝质含量差异较小,中抗品种CIAT184和高感品种在受病原菌侵染后可能通过胼胝质的积累来抵御病害。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的抗性,检测侵染后不同品种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2种不同花生品种进行接种,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2种花生品种对黄曲霉高抗品种2份、中抗品种3份、中感品种5份、高感品种2份,未发现免疫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HH22花生品种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最高,达378.14μg/kg, SH48花生品种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最低,为27.92μg/kg。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选择品种一是选择高产品种。二是选择抗病性、抗倒性、抗逆性好的品种。三是选择在本地经过试种表现好的品种。四是选择经过河南省审定并被多数农民认可的品种。二、抢时足墒早播。提高群体整齐度 麦收后要保证足墒及早播种,墒情不足的应先浇水后播种或先播种后浇水,力争6月5日前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茄子幼苗抗氧化系统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茄子品种的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茄子热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显著增高,耐热品种上升幅度低于不耐热品种;SOD活性显著降低,耐热品种下降幅度低于不耐热品种,恢复2d后耐热品种SOD活性比处理前上升了20.3%和20.7%,不耐热品种则无此种趋势;高温胁迫后,茄子的Fv/Fm、Fv/Fo、ΦPSⅡ、qP、ETR及F′v/F′m均显著降低,耐热品种高于不耐热品种。这说明,在高温胁迫下耐热品种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活性,这可能是其耐热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2个抗病品种中油821、德油5号和2个感病品种皖油14、杂优1号为材料,采用草酸浸叶以及不同致病力的核盘菌菌株NG4、WW2接种不同抗性的油菜品种后,对其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接种时4个油菜品种MDA含量差异很小,接种发病后抗、感材料MDA含量均增加,但感病材料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材料,且上升的幅度大。未接种时抗病材料Pro的含量高于感病材料,接种发病后Pro含量都上升,但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性品种接种后24 h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达到最低值,48 h达最大值,后下降但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含量24 h达到最大值,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2个抗病品种中油821、德油5号和2个感病品种皖油14号、杂优1号为材料,采用不同致病力的核盘菌菌株NG4、WW2接种不同抗性的油菜品种后,对其叶片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接种时抗病材料Pro的含量高于感病材料,发病后Pro含量都上升,但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抗性品种接种后24 h SP的含量达到最低值,48 h达最大值,后下降但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含量24 h达到最大值,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一、定植前准备1.品种选择辣椒品种选择中熟或早熟、抗病、品质好的品种,如猪大肠辣椒、新椒3号。豇豆品种选择耐低温、抗病、株型紧凑、高产、生育期较长、品质好的品种,如之豇28-2。2.培育壮苗辣椒于11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种子精选后,温汤浸种催芽,然后播于育苗钵中。播种前2~3天灌足底水,播后盖一层土,覆土后再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5~6天出苗后,可撤去地膜。当真叶露  相似文献   

10.
甘薯4个不同抗、感品种的茎蔓接种薯瘟Ⅱ群病菌10d后,进行叶片保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后抗、中抗品种SOD活性略有上升,其上升幅度:抗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感品种;抗、中抗品种POD活性下降,但高感品种则略有上升;CAT活性均有下降,其下降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磁场对解除籼稻种子的休眠作用,因品种而异.根据磁场处理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可将籼稻品种(品系)分为正反应、负反应、迟钝三种类型.正反应品种的种子一般在接受0.2—0.6T磁场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负反应品种的种子用0.1—1.0T磁场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迟钝品种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褐稻虱在中抗水稻品种上的刺探频率低于抗级品种。虽然褐稻虱在中抗品种上能正常取食,但同化利用率较低。中抗品种受害后,无论是植株损害系数、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程度或产量损失率均显著较感虫品种的少,说明了受害后较之感虫品种具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另外,水稻品种受害后呼吸强度均较健株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豆蚜胁迫对绿豆抗、感品种营养 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豆蚜胁迫对抗、感绿豆品种营养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抗、感2个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前后营养物质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豆蚜危害后,抗、感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抗虫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71.698%;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抗、感品种分别上升400.000%、100.000%,且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其保护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PPO(多酚氧化酶)和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其中POD和APX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66.886%、137.417%和21.367%、23.691%,但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CAT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均与未受害株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上升236.515%、124.426%;PPO活性在抗、感品种中分别上升359.674%、67.445%,受蚜害后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感绿豆品种受豆蚜危害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PO活性变化与绿豆品种的抗蚜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柑桔对溃疡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柑桔叶片中 ,抗病类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 ;接种后抗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的酶活性均明显升高 ,抗病类型品种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及接种后 1~ 5d酶活性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感病类型品种。对于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 ,在健康植株中 ,抗病性最强的品种柑同工酶谱同温州蜜柑、脐橙朋娜和华盛顿比较 ,主要多出Rf值为 0 6 0、0 6 4两条同工酶带 ,而后几种柑桔品种的同工酶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接种后 ,没有出现新的同工酶酶带。  相似文献   

15.
辽宁栽培的8个白菜品种在收获后经过晒菜、摘菜、预藏,在棚窖中贮藏5个月以后,品种间在收获后入窖前的损耗相差5.6%,入窖后经过154天贮藏,最后计算贮藏总损耗,八个品种间最高与最低损耗相差12%。各品种入窖前后损耗率也不一致。各品种在贮藏期主要化学成分也有不同的变化。各品种形狀、叶片颜色、贮藏后的风味,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收获后王贮藏结束对的总损耗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亚低温条件下不同耐寒性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与氮磷吸收分配的特点,以‘东农708’(冷敏品种)与‘东农722’(耐寒品种)2个番茄品种为试材,适温25℃/18℃(昼/夜)为对照,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亚低温15℃/10℃(昼/夜)环境,在亚低温处理后的5d和10d,测定番茄幼苗根、茎和叶中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和磷2种元素的吸收量与分配率。结果表明,与适温相比,亚低温明显抑制番茄幼苗的生长。处理5d后,冷敏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氮和磷积累量与对照相比下降的幅度分别为30.95%、32.08%和37.38%,均高于耐寒品种,但在处理10d后,下降的幅度则均低于耐寒品种。番茄幼苗根与叶中的干物质与氮的分配率在处理10d后均增加,而茎中两者的分配率则降低。干物质与氮和磷在各器官中的积累量与分配率均表现为叶茎根。两品种比较,处理5d后,耐寒品种亚低温条件下的单株干质量与氮和磷积累量分别是冷敏品种的2.0、2.1与1.9倍,处理10d后则分别为冷敏品种的1.3、1.4与1.1倍。处理10d后,冷敏品种各器官中的磷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耐寒品种,而根中的氮与磷的分配率显著低于耐寒品种。综上所述,亚低温条件下,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量与氮和磷的吸收量均下降,耐寒品种‘东农722’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磷积累量均大于冷敏品种‘东农708’,且耐寒品种受亚低温的影响迟于冷敏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选择生育期较短的6个水稻品种作烟后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1号、Y两优302、甬优2640、天优华占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岳优9113增产极显著或显著,适宜在浦城县作为烟后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二元分类法在荷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荷花品种图志》(1989)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系统作出了若干调整,即按二元分类法认定美国莲为中国莲亚种后重新确定其分类地位,将中小株型品种并列,与大株型品种分开.补充重台型,增设新类型和间色品种.调整后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新系统检索表,包括3种系、6群、14类、38型,含278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性品种和非抗性品种家蚕接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后体内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抗性品种及其对照品种家蚕添食Bm NPV,测定并比较中肠和血液中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上升,而对照品种羧酸酯酶活性先升高,然后从第3天开始活性降低。抗性品种前2 d中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而对照品种与之相反。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在第2天血液羧酸酯酶活性有所升高,此后基本保持不变,而非抗性品种在第3天羧酸酯酶活性升高后下降;抗性品种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对照品种前2 d乙酰胆碱酯酶升高后降低。[结论]抗性品种在感染Bm NPV病毒后其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高于未感染的抗性品种,表明抗性品种对感染病毒做出了有效应答和防御;而在感染病毒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变化相对较小。据此推测,抗性品种在感染病毒后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通过测定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甜瓜白粉病抗性反应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对照的POD、CAT、PPO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接种后,它们的3种酶活性都比对照提高;抗性品种CAT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高于抗性品种;直到接种后5天,抗病品种PPO活性才超过感病品种,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