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红壤稻田施用磷矿粉和硫磺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突尼斯Gafsa磷矿粉、中国昆阳磷矿粉和普钙处理油菜分别比对照增产22.2~23.2倍、13.7~13.9倍和21.2倍,硫磺与磷矿粉混施进一步提高了磷矿粉的增产作用;昆阳磷矿粉、Gafsa磷矿粉和普钙各处理P总吸收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7倍、15.8倍和13.8倍,硫磺与昆阳磷矿粉和Gafsa磷矿粉配施分别使油菜P总吸收量提高69.2%和11.4%;单施磷矿粉处理或磷矿粉与硫磺混施处理增加了油菜收获时土壤有效硫含量,但未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3.
油稻轮作制中油菜过量施硼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江苏丘陵地区缺硼土壤上种植油菜已广泛施用硼肥,但施用方法不当或长期过量施硼会引起土壤硼富集。本研究表明硼过量会造成油稻轮作制中水稻发生硼中毒,而造成水稻减产。引起水稻减产的土壤水溶性硼含量盆栽试验为2.68mg/kg,大田试验为1.97mg/kg。水稻分蘖期叶片含硼量可作为硼中毒的诊断指标之一,本试验中水稻发生减产时的分蘖期叶片含硼量为49.5 ̄61.3mg/kg。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团聚体粒径从大到小的变化,红壤性水稻土全磷含量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2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峰值;有效磷含量表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的特征,在5~2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大峰值;在施磷处理中,磷的有效率表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的特征,分别在5~2 mm和0.5~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大峰值和一个小峰值,但在无磷处理中,磷的有效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只在0.5~0.25 mm粒径团聚体中出现一个小峰值。研究表明,长期施加磷肥,尤其与有机物还田相结合,会促使土壤全磷富集于>1 mm粒径团聚体,显著提高>2 mm粒径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与磷的有效性;在磷肥不足的情况下,减少磷肥施入量,结合有机物还田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即使没有磷肥施入,实行秸秆还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红壤性水稻土铅临界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酸性硫酸盐土壤上施用磷矿粉对水稻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1998~2001年在已垦和未垦酸性硫酸盐土壤上连续进行6季作物的磷矿粉肥效试验,4种磷矿粉分别为摩洛哥CALCINE和BRUT,ALGERIA及昆阳磷矿粉,另外加上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及对照。2000年起每小区均分成2个裂区,其中裂区Ⅰ继续按以前磷肥用量施肥,裂区Ⅱ则将后4季作物的肥料1次施下。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垦地上,施用磷矿粉处理水稻稻草P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植株吸收N、P、K量、土壤含P量显著增加。磷矿粉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稳定有效的P源;水稻根部吸收P并主要储存于稻草中;2种施用方法无显著差异。已垦地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虽然缺P是制约水稻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此类土壤上还存在更多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红壤性水稻土及其用石灰和有机物处理样本对镉的吸附。结果表明:样本对镉吸附在25±1℃恒温下搅拌2小时吸附基本平衡。吸附等温式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式来描述。施用石灰和有机物处理,均可增加镉的吸附量和固定量。土壤PH增加,镉的吸附量亦随之加。各处理量与土壤镉吸附量呈极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钾肥对赤红壤和水稻土中铅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红壤和水稻土上,施用4种钾肥(KH2PO4、K2SO4、KNO3、KCl),在各为5种用量(K,0,60,140,240,360 mg/kg)条件下,小油菜对铅的吸收量及土壤溶液铅和植株吸收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红壤上KCl、KNO3、K2SO4各处理土壤溶液铅的浓度均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KCl最高用量下土壤溶液铅增加最高,达106.9%,K2SO4第4水平下增加97.8%;水稻土上3种钾肥的情况与之类似,只是增加幅度略低,这可能与赤红壤具有较多的可变电荷和因其CEC较小而缓冲性也小有关。两种土壤施用KH2PO4下,随施入量的增加,土壤溶液的铅均显著减少;KH2PO4最高用量下,赤红壤和水稻土水溶性铅分别比对照减少45.0%和63.8%。另外,种植第2季作物后,施用KH2PO4后,两种土壤溶液铅含量与植株茎叶和根系吸收铅浓度之间均表现为良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石灰性土壤磷矿粉直接施用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庚寅 《土壤通报》2001,32(3):118-119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 ,研究石灰性土壤上几种磷矿粉对油菜的肥效 .结果表明 ,几种磷矿粉对油菜的增产效果都很显著 ,油菜对磷矿粉利用能力强和土壤供磷水平低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磷矿粉的相对肥效以摩洛哥最高 ,次为荆襄 ,再次为开阳 ,锦屏最差 .肥效高低与磷矿粉中枸溶性磷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福建红壤性水稻土发生和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麦稻稻三熟制下进行了连续 2 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保持高产稳产条件下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 ,可以显著影响有机质的增长速度 ,并培肥土壤有机质达到 60gkg- 1的高水平。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多熟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数量演化数学模型 ,计算得出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只需厩肥 4.8thm- 2 a- 1。  相似文献   

12.
从1982~1994年,对稻作制,有机肥和地下水位三因素多水平的定位试验土壤,进行磷的恒温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稻作制和地下不位以及施用有机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对磷的吸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恒温吸附曲线形状都很相似,均属于高亲和力的“L”型曲线,所有吸附资料与三个已知吸附模型的拟合程度的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一元Langmuir模型优于Freundlich和Temkin两个模型,三种稻作制  相似文献   

13.
施钾对紫色土稻麦产量及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 9年定位试验 ,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中 ,连续施用钾肥对紫色土钾素形态、含量变化及钾肥产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钾明显提高稻麦产量 ,维持紫色土有效钾库的平衡 ,提高并保持土壤的持续供钾能力 ;在每年 75 0 0kghm- 2 稻秆还田的基础上 ,每季配施 70kghm- 2 (K2 O)左右的化学钾肥是维持紫色土土壤钾库平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与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是农业高产稳产的基础。通过9年定位研究阐明,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特别是偏施,随着有机和无机胶结物质的数量减少,土壤结构性遭受破坏,容重增值,孔隙度降低,水稳性结构破坏率提高,微团聚体分数系数上升,致使土壤紧实,耕性变坏,土壤肥力衰退。无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物理环境,为建立优化施肥结构展示了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旱改水对砂姜黑土中锌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连续分级浸提法,研究了旱改水对砂姜黑土中锌的含量、赋存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砂姜黑土中的锌绝大部分以残留态存在,晶态铁结合态约占10%,其余形态锌一般小于#%。这些形态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土壤锌的强度因子,即代换态锌,另一类是土壤锌的容量因子,即有机态、无定形铁结合态的晶形铁结合态锌;第三类为残留态 有效态锌主要来自代换态。旱改水后,晶形铁结合态锌向有机态和无定形铁结合态锌转化,使得土壤中锌  相似文献   

16.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India for three years from 2001–2002 to 2003–2004 to study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diammonium phosphate (DAP) and mussoorie rock phosphate (MRP) in a rice-potato-mungbean cropping system. Phosphorus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ductivity, protein yield and energy output of rice-potato-mungbean cropping system and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0.5 M sodium bicarbonate (NaHCO3) extractable phosphorus (P) content in soil. The MRP at 35 kg P ha?1 was at par with 17.5 kg P ha?1 as DAP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protein yield, and energy output but significantly superior in terms of PSB population in soil. Phosphorus balance (application – crop removal) was generally more positive for MRP than DAP and the highest with an application of 52.5 kg P ha?1 as MRP.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P requirement of a rice-potato-mungbean cropping system can be met with 76–79% higher dose of MRP as compared to DAP.  相似文献   

17.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田条件下 ,通过选点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 ,土壤颗粒组成呈现规律性变化 ,粘粒 (<0 0 0 2mm)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3 9%下降到 80a稻田土壤的 1 7% ,而粉砂 (0 0 2~ 0 0 0 2mm)含量升高。土壤pH一般增加 0 5~ 1个单位 ;0~ 1 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4 5 8gkg- 1和 0 3 9gkg- 1增加到 3 0a红壤稻田的1 9 6gkg- 1和 1 62gkg- 1,其后 ,即使利用时间长达 80a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 ;土壤全磷含量 ,经 3a水耕利用后可从荒地红壤的 0 5gkg- 1提高到 1 3gkg- 1,表明通过施肥可使红壤磷素快速积累 ;而在水耕利用过程中 ,红壤稻田土壤的钾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经 80a利用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钾素含量仅为荒地红壤的 80 % ;全铁和游离铁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水耕熟化过程 ,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也明显升高。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的各项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还表明 ,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要达到高度熟化的稻田土壤肥力水平 ,需要经过 3 0a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水稻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及其对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曲东  张一平  Schnell S  ConradR 《土壤学报》2003,40(6):858-863
采用厌氧泥浆恒温培养实验 ,测定了添加 6种外源氧化铁后土壤中Fe(Ⅱ )和Fe(Ⅲ )浓度的变化 ,探讨了不同氧化铁的还原能力及其对土壤产H2 、产CO2 、产乙酸和产CH4 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定形氧化铁和纤铁矿易于被还原 ,两者的最终还原程度大体相同 ,但无定形氧化铁存在还原滞后现象 ;针铁矿、赤铁矿、Al取代针铁矿和Al取代赤铁矿难以被还原 ,表现出与对照相同的还原特征 ;铁还原能导致土壤中H2 和乙酸稳态浓度的降低 ,有效抑制了甲烷产生 ;添加Fe(OH) 3和纤铁矿后 ,Fe(Ⅲ )还原占总电子传递的贡献率由对照的 1 8.3 0 %增至 63 .3 2 %和 46.90 % ,而形成甲烷的电子传递贡献率由对照的 80 .92 %降至 3 5 .85 %和 5 2 .3 2 % ,Fe(Ⅲ )还原对电子的竞争消耗 ,使土壤产甲烷过程被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19.
水分条件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BIOLOG碳素利用法、磷脂脂肪酸(PLFA)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三种水分条件(淹育、淹育晾干、非淹育)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育处理水稻土的脱氢酶、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淹育晾干和非淹育处理,并导致该土壤的基础呼吸升高。BIOLOG碳素利用法表明,非淹育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显著低于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磷脂脂肪酸(PLFA)实验发现,淹育水稻土的真菌特征脂肪酸(18:2w6,9c)所占比例减少,真菌特征脂肪酸(18:2w6,9c)与细菌特征脂肪酸(15:0i+15:0a+16:0i+16:1w5c+17:0i+17:0a+17:0cy+17:0+18:1w7c+19:0cy)的比值下降;水分条件变化没有改变土壤微生物环丙基脂肪酸19:0cy的相对丰度,但非淹育处理的环丙基脂肪酸17:0cy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另外二种处理。BIOLOG碳素利用法的群落水平生理剖面(CLPP)和磷脂脂肪酸(PLFA)测定结果经聚类分析后,发现淹育和淹育晾干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较低的距离尺度可聚成一类,且与非淹育土壤具有明显差异。淹育水稻土与淹育晾干相比,尽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微生物的种群组成和活性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表面吸附层对磷矿石磷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光火 《土壤学报》1998,35(1):65-69
次生磷矿石表面的Ca-P吸附层对磷矿石磷的释放有重要影响,以NaCl,KCl或NH4Cl浸提除去磷矿石表面的吸附态Ca,导致了随后的水提取磷的大量增加。认为磷矿石表面的吸附层给磷灰石的加速溶解提供了Ca的接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