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油田采油添加剂,在自然条件下自发降解缓慢,生物降解是PAM无害化处理的新途径.采用平板胁迫法从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聚丙烯酰胺降解细菌1株,命名为PAMB3.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氮源进行生长.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时分别考查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等条件对PAM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PAMB3降解聚丙烯酰胺的适宜条件为pH 6~11、温度25~40℃、初始聚丙烯酰胺浓度200~700 rmg· L-1.在含500mg· L-1聚丙烯酰胺、pH为9的基础培养液中,30.℃条件下,培养7 d降解率达45.04%.  相似文献   

2.
从普施特生产厂的污泥和长期施用普施特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了4株能以普施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对普施特具有较好降解功能的细菌(降解率均在80%以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x2和zx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zx5是产碱杆菌科(Alcaligenaceae bacterium)菌,zx6是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油田采油添加剂,在自然条件下自发降解缓慢,生物降解是PAM无害化处理的新途径。采用平板胁迫法从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聚丙烯酰胺降解细菌1株,命名为PAMB3。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氮源进行生长。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时分别考查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等条件对PAM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PAMB3降解聚丙烯酰胺的适宜条件为pH 6~11、温度25~40℃、初始聚丙烯酰胺浓度200~700 mg.L-1。在含500mg.L-1聚丙烯酰胺、pH为9的基础培养液中,30℃条件下,培养7 d降解率达45.04%。  相似文献   

4.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驯化法,从石油污染土壤中以0降解能力进行测定,发现一株菌在柴油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 d降解率达到了71.7%,具有开发潜力,可以提高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率.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并分析了培养时间、pH值、接种量、温度、柴油浓度、N源6个因素对菌株生长量和柴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时间为6 d、pH值为5.0、接种量为5%、温度为35℃、柴油浓度为1 000 mg·L-1、N源为(NH,4),2SO,4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5.
利用氧化乐果无机盐培养基通过长期的摇床驯化培养,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了可以在高浓度氧化乐果环境下生长的真菌菌株,并通过固体培养实验和液体培养实验以及有机磷显色反应最终筛选出两种生长较好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曲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50mL氧化乐果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初始pH5.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1,氧化乐果初始浓度2000μg·mL-1,培养时间10d,测得氧化乐果的降解率分别为70.38%和61.28%。研究了外界因素初始pH、培养温度、溶氧对降解菌的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培养5d,氧化乐果初始浓度2000μg·mL-1,初始pH5~7,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1条件下,两降解菌均可达到最佳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生长量和降解能力具有正比例相关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普施特优势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普施特生产厂的污泥和长期施用普施特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了4株能以普施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对普施特具有较好降解功能的细菌(降解率均在80%以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x2和zx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zx5是产碱杆菌科(Alcaligenaceae bacterium)细菌,zx6是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湿地草本植物根际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微生物修复潜能,选择DEHP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富集驯化法从不同湿地草本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DEHP的细菌B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同时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DEHP初始浓度、pH、接菌量、温度条件下对DEHP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B6的最适降解条件为初始浓度100 mg·L-1、pH 7.0、接菌量4%、温度30℃,在此最适条件下7 d后无机盐培养液中DEHP的降解率为97.91%。研究表明,菌株B6对DEHP污染修复效果显著,在DEHP污染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乙草胺降解菌株,以MSM基础盐培养基从常年经受乙草胺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分离乙草胺降解菌,筛选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长和降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乙草胺降解细菌12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确定菌株ACD-9的降解效率最高,3 d内对初始浓度为50·mg·L-1的乙草胺降解率可达到56.78%;从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3个方面分析,鉴定菌株ACD-9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ACD-9可在温度4~50℃、pH值4.5~10.0、NaCl质量浓度为0~150 g·L-1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条件为46℃,pH值5.0~6.0,NaCl 0~10 g·L-1。综合而言,菌株ACD-9环境耐受力较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巨大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氨氮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养殖水体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巨大芽孢杆菌X2的氨氮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降解是同步进行的,其降解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浓度在50mg.L-1以下时,X2菌株在24h内的氨氮降解率均可达95%以上;且该菌株可以多种糖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均具有较高的氨氮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为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解决农副产品农药超标问题,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P-2,研究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以多菌灵为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5d时对100mg.L-1的多菌灵降解率达60.6%,而另外加入氮源蛋白胨,可提高降解率达91%。降解多菌灵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40℃、pH 5.1~8.1,且降解率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LZ1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曲霉LZ1是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降解真菌,它能够以咪唑乙烟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含200 mg.L-1咪唑乙烟酸的基础盐培养液中,8 d降解率可达72.5%。以黑曲霉LZ1的菌体生长量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影响生长和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黑曲霉LZ1生长和降解咪唑乙烟酸的适宜条件是:pH 5~7,温度25~35℃,咪唑乙烟酸浓度50~300 mg.L-1,接种量(V/V)≥2%。  相似文献   

12.
 有机覆盖物林地大量存留是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人工促进有机覆盖物高效腐解,为有机覆盖物促腐制剂研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采用稀释涂平板法和富集培养法从雷竹林地覆盖有机材料(砻糠、稻草)和雷竹林土壤中,初选出具有较强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7株,其中,真菌4株,放线菌3株,复选出有机覆盖物高效降解菌株1株(菌株2.1)。经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析,菌株2.1属青霉属Penicillium,最佳产酶条件为起始pH 5.0,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5 d,碳源为稻草秸秆粉25.00 g·L-1,氮源为牛肉膏2.50 g·L-1,无机盐为氯化铁(FeCl3)0.01 g·L-1和磷酸二氢钾(KH2PO4)1.50 g·L-1。图4表3参20  相似文献   

13.
百菌清降解菌BJQ2的分离、鉴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未有百菌清用药史的土壤定向培养49 d,分离出50株百菌清耐受菌株,经初筛、复筛后得到1株降解能力最强的细菌BJQ2,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分析,初步确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B9),BJQ2可以以百菌清为唯一碳源于基础培养基中生长.BJQ2降解百菌清的最适宜条件为:培养温度30~35℃,初始pH值为7.0~8.0,百菌清的初始浓度为20 mg· L-1,选用菌体母液(OD600=0.35),以10%的接种量接种,6d后提取百菌清,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后发现百菌清的降解率可以达到79.2%.  相似文献   

14.
从污泥中分离并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e-3。为了取得絮凝剂的最大活性并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特征和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10 g.L-1乳糖和10 g.L-1蔗糖的混合物,氮源0.5 g.L-1尿素、0.2g.L-1酵母膏和0.5 g.L-1硝酸钾的混合物,无机盐为2 g.L-1磷酸二氢钾、5 g.L-1磷酸氢二钾和0.1 g.L-1氯化钠的混合物,培养基初始pH为6.5,培养温度为30℃,在摇床转速为120~140 r.min-1的培养箱中培养42 h时,絮凝活性可达98.04%。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分析,该絮凝剂产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主要成分为多糖。用Be-3所产絮凝剂处理不同废水后,废水中的CODcr、NH3-N和浊度的去除率都比较高,说明该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煤气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之一,酚类物质是其中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毒性大、难降解。对煤气废水活性污泥振荡培养,经驯化、分离筛选出两株能转化间苯二酚和间甲酚的优势降酚菌,分别命名为JS-4和JD-2,对其进行特性研究(温度、pH值、外加碳源效应)正交试验,并进行原水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条件对降解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条件,影响最小的是外加碳源,同时可知最优处理条件为:JS-4为温度30℃,pH值7,外加碳源量1 000 mg·L-1;JD-2为温度30℃,pH值7,外加碳源量500 mg·L-1;对原水中酚类物质降解试验显示,在前6 h,单一菌株JS-4降解效果好于混合菌株,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混合菌株表现出良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稀释法从牛粪堆肥中筛选到一个可以较好的降解秸秆产氢的菌系CYY,该菌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8.5,在秸秆培养基中,氢气产量为90 mL·L-1 culture。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滚管法,从菌系CYY中筛选到一株降解秸秆产氢效果较好的纯菌CYY-9,此菌为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8.5,利用秸秆产氢量为86 mL·L-1culture。将菌株CYY-9以一定比例添加到菌系CYY中,研究发现:当菌系培养到40 h左右时,以4%的比例接种菌株CYY-9,菌系的产氢能力最强,产氢量达到103 mL·L-1 culture,与原有菌系相比,产氢量增长了12.9%,秸秆降解率增长了49.2%,达到了对菌系生物强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抗生素对雌二醇(E2)降解菌JX-2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药敏试验研究了12种常用抗生素对菌株JX-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雌二醇-抗生素联合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菌株生物量及降解性能,探讨了混合抗生素分别对纯培养条件下和污水中菌株JX-2降解E2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X-2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很低,对氯霉素、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介于两者之间。低浓度抗生素(MIC)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不大,而高浓度抗生素(MIC)则会明显抑制菌株生长并降低其降解性能。随着时间延长,低浓度抗生素对JX-2降解E2的抑制作用减弱,而高浓度抗生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不明显。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混合抗生素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JX-2降解E2并无影响,而当各抗生素浓度增大到10.0 mg·L~(-1)时,混合抗生素显著抑制了菌株对E2的降解,7 d时E2降解率为48.2%。当各抗生素浓度为10.0、100.0μg·L~(-1)和1.0 mg·L~(-1)时,菌株JX-2对污水中E2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E2降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蝴蝶兰叶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是20、22℃;最适菌丝生长的pH值为6~7;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在饱和湿度和水滴中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以哈尔滨某气化厂生化车间活性污泥为菌源,在不同浓度间甲苯酚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分离筛选后进行特性研究,并利用分子鉴定的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当间甲苯酚含量为1 000 mg.L-1,得到对间甲苯酚耐受能力最强的2个菌株,命名为JD-1和JD-2,根据间甲苯酚含量分别为300、500、600 mg.L-1的降解试验对比结果,确定JD-2菌为间甲苯酚优势降解菌。同时可知最优处理条件为:温度30℃,pH 7,葡萄糖量500 mg.L-1。通过对其菌落特征、生理生化性质以及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得间甲苯酚优势降解菌JD-2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