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所辖16个乡镇共采集水稻样品120份,对稻米样品中的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合我国居民大米消费量数据,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概率模型法,对宁化县范围内水稻中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宁化县水稻镉含量均值为0.068 5mg·kg-1,稻米样品总体镉污染程度很轻;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消费人群对稻谷Cd的暴露水平总体呈现低龄高于高龄的特点,稻谷Cd暴露水平相对较高的是11岁以下人群(2~11岁);消费人群食用宁化县种植水稻引起的镉暴露水平较低,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两大优势产区小麦重金属镉含量调查与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中国两大小麦优势产区小麦重金属镉的污染水平和特点,明确不同消费人群食用小麦引起的镉膳食暴露风险,以期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两大小麦优势产区的8个省(市)采集2013年收获的小麦样品393份,利用低温消解进行前处理,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全部小麦样品中镉浓度,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小麦镉的含量差异。结合中国不同消费人群的小麦消费数据和体重信息,利用非参数概率方法对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评估。【结果】中国两大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32±0.051)mg·kg-1,97.5%的小麦样本镉含量低于国家限量要求。长江中下游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60±0.091)mg·kg-1,黄淮海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均值为(0.024±0.025)mg·kg-1,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水平显著高于黄淮海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镉含量水平,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小麦镉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同,总体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低龄高于高龄,18岁以下的消费人群呈现女性高于男性,18岁以上的消费人群则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平均暴露量为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PTMI(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25 μg·kg-1 bw)的9.0%-16.8%,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28.9%-53.8%,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女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60-70岁女性。中国城市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表现为:低龄高于高龄,男性高于女性,但60-70岁的城市消费人群中女性偏高于男性,并且城市女性消费人群中14-18岁和45-60岁两个年龄段的暴露量偏低,中国城市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平均暴露量为PTMI的7.3%-13.1%,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23.4%-42.2%,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男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14-18岁女性。中国农村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暴露量呈现与全国类似的规律,平均暴露量为PTMI的9.6%-17.9%,P97.5百分位数暴露量为PTMI的30.9%-57.4%,暴露量最高值出现在4-7岁女童,暴露量最低值出现在60-70岁女性。【结论】中国黄淮海小麦优势产区和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产区的小麦受到的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较轻,区域间和品种间差异都较为明显。中国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小麦镉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同,食用这些区域生产的小麦引起的镉暴露量较低,且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污染现状,于2013年在全省13市调研抽检了1101份稻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的镉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稻米镉的检出率为97.6%,平均含量为0.036 4 mg·kg~(-1),检出范围是0.000 3~0.431 0 mg·kg~(-1),仅有0.27%的样本超出0.2 mg·kg~(-1)的限量。整合我国居民20个性别年龄组人群的稻米消费和体重信息,采用非参数概率模型对稻米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评估,并与JECFA推荐的镉的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1)体重相比,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食用江苏地区稻米产生的平均镉暴露风险尚可接受,但在P95的风险水平下,14岁以下人群的摄入量相对较高,占PTMI的86.3%~130.7%,其中11岁以下人群中有6.8%~9.0%的个体摄入量超过PTMI,潜在风险较大。建议对稻米中的重金属镉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4.
污染花生籽实中镉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膳食健康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 I(total daily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 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I(total daily 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 I(total daily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 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7.
土壤镉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茶叶作为传统饮品一直以来广受消费者喜爱,为了防止镉污染事件的发生,加强对茶叶镉含量的监管与控制是保障茶叶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综述了我国茶叶镉污染状况,包括茶园土壤及茶叶的镉含量水平及茶叶镉的浸出特征,阐述了风险评估在镉等重金属安全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风险评估对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茶叶镉含量最大限量指标的建议,以保障饮茶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集广东省鸡产品主产区的鸡肉、鸡肝和鸡蛋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砷(As)、铅(Pb)、镉(Cd)、铬(Cr)、汞(Hg)的含量特征,并采用点估计方法对鸡产品中As、Pb、Cd、Cr、Hg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此次调查的鸡肝、鸡蛋样品合格率为100%,鸡肉样品合格率为95%.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儿童属于重金属敏感人群,广东省肉鸡、蛋鸡主产养殖区鸡产品中重金属的风险商均远低于1,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腐霉利在蔬菜上的应用安全性,对腐霉利在中国农药信息网的登记情况和国内外蔬菜中腐霉利的限量标准进行整理,通过设定腐霉利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为0.1、0.2、1、2、5、10 mg·kg-1,评估1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腐霉利的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腐霉利的风险评估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但是当蔬菜中腐霉利的残留量较高时,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较大风险。控制蔬菜中腐霉利残留和安全间隔期是降低腐霉利的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腐霉利(Procymidone)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新型内吸性杀菌剂。为明确金华地产蔬果中腐霉利残留对金华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2017年金华市域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中腐霉利残留的监测数据,应用分布点评估法,评估了1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腐霉利的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腐霉利在蔬菜水果中的残留量总体较低,蔬菜、水果中平均残留量分别为0.032和0.012 mg·kg-1。检出率较高,蔬菜、水果中腐霉利检出率分别为22.3%和22.1%。各类人群对腐霉利多来源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商平均值为0.002~0.003,99.9th百分位点残留值为0.300~0.536,表明蔬果中腐霉利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较低,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对膳食暴露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显示,蔬菜是金华居民腐霉利膳食暴露的主要来源,控制蔬菜中腐霉利残留是降低腐霉利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JMPR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情形1、情形2a、情形2b、情形3来计算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国产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进行评估,明确并量化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苹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农药膳食摄入(暴露)风险进行概率评估。首先对282份苹果样品中上述4种农药残留检测值进行分布拟合,拟合度运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Kolmogorov-Smirnov 3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综合考虑3种评估拟合结果,确定最佳拟合分布。STMR、HR取最佳分布拟合值,%ADI和%ARfD分别表示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255份(占90.4%)苹果样品中检出了农药残留。在检出的4种常用农药中,多菌灵的检出率最高,达到81.9%;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分别为52.1%和39.0%;灭幼脲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1.2%。绝大多数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最大检出浓度为0.9251 mg·kg-1(多菌灵),但仍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3.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均值依次为多菌灵(0.1042 mg·kg-1)>灭幼脲(0.0182 mg·kg-1)>甲基硫菌灵(0.0082 mg·kg-1)>吡虫啉(0.005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离散程度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32.8%(甲基硫菌灵)、214.8%(吡虫啉)、174.1%(灭幼脲)和136.4%(多菌灵)。282份苹果样品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7份(占9.6%)苹果样品中未检出上述4种常用农药,198份(占70.2%)苹果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19份(占6.7%)苹果样品甚至检出4种农药残留。不同年龄组人群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0.2120%-35.1100%(多菌灵)、0.0051%-0.8240%(吡虫啉)、0.0049%-0.1710%(甲基硫菌灵)和0.0004%-0.0152%(灭幼脲);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分别为0.1940%-16.0500%(多菌灵)和0.0122%-0.9400%(吡虫啉)。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2个年龄组人群由于体重较轻,而苹果摄入量相对较高,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年龄组人群,选取的百分位点值越高,农药膳食摄入风险越大。【结论】中国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这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较高,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幼儿和儿童2个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膳食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累积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不同食物源中的二氧化硫残留累积暴露风险,为硫磺或亚硫酸盐类(以二氧化硫残留计)在水果、蔬菜等产品中的使用及其二氧化硫残留限量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生产及流通环节的各类食品(包括农产品),共计3 299个样品,参照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合文献资料中淀粉、酒类、食用菌及藻类罐头等408个样品的二氧化硫残留数据,基于残留均值、人均消费量及体重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中国不同人群的二氧化硫累积性膳食暴露风险。【结果】在27种食品中,腌渍的蔬菜、蔬菜罐头(仅限竹笋、酸菜)、水果干类及食用淀粉的残留均值分别为148.92、147.36、191.21和41.57 mg·kg~(-1),均超过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的最大使用量,其中蔬菜罐头(仅限竹笋和酸菜)的残留均值是允许使用量的2.9倍,水果干类是1.9倍,腌渍的蔬菜是1.5倍,食用淀粉是1.4倍。通过风险评估可知,由于这4类食品的消费量较低,其风险程度均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尽管蔬菜中二氧化硫的膳食暴露风险商高于其他食物类别,但其风险商仅为0.124,仍小于1,处于安全水平,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风险;从平均残留水平得到的风险商来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风险商均小于1,而P95和P97.5位点值时,2—3岁、4—6岁、7—10岁和11—13岁4个年龄组的膳食风险商已大于或近似于1,说明在该年龄段,二氧化硫的膳食风险对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结论】建议消费腌渍蔬菜、蔬菜罐头(仅限竹笋、酸菜)、水果干类及食用淀粉的人群适当控制这4类食品的摄入量;对二氧化硫的膳食高风险人群(2—13岁)应控制其饮食中二氧化硫的摄入量,尤其是减少腌菜类食品的消费量,降低膳食风险;建议对未做明确使用规定的农产品尤其是部分新鲜蔬菜,开展二氧化硫残留的安全性再评价,结合产业需求、产品本底等客观因素,系统性修订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或增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落叶果树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针对苹果、梨、桃、葡萄、枣、猕猴桃等6种主要国产落叶果树开展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明确硒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方法】从主产区(包括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和新疆)共采集760个水果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分别以硒耐受上限(UTL)、硒最高用量(UIL)和硒适宜膳食摄入量(AI)为评价标准,对中国成人和哺乳妇女每日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包括平均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间摄入量和最低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⑴ 测定的760个水果样品,平均硒含量为4.3 μg·kg-1,最高硒含量为38.0 μg·kg-1,硒含量<5 μg·kg-1的样品占78.2%,富硒(硒含量≥10 μg·kg-1)样品占14.2%;⑵ 样品间硒含量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80.0%(枣)、110.0%(葡萄)、116.8%(梨)、125.7%(猕猴桃)、126.0%(苹果)、148.2%(桃)和136.5%(总体);⑶硒平均含量依次为枣(7.3 μg·kg-1)>葡萄(6.4 μg·kg-1)>桃(5.5 μg·kg-1)>猕猴桃(5.3 μg·kg-1)>梨(4.7 μg·kg-1)>苹果(1.3 μg·kg-1);⑷ 陕西的梨和桃以及陕西和新疆的葡萄,其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同类水果;⑸ 中国居民来自6种水果的硒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032 μg·d-1(猕猴桃)、0.120 μg·d-1(苹果)、0.183 μg·d-1(葡萄)、0.197 μg·d-1(枣)、0.213 μg·d-1(桃)、0.222 μg·d-1(梨)和0.968 μg·d-1(总体);⑹ 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风险指数均低于100%,为0.001%-99.702%(成人)和0.001%-31.847%(哺乳妇女)。【结论】中国6种主要落叶水果的硒含量均普遍较低,富硒产品比例均不高。枣硒含量最高,苹果硒含量最低,其他4种水果之间硒含量差异不明显。有的省份之间水果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哺乳妇女来自6种水果的硒摄入风险均较成人低。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富硒水果是增加中国居民硒膳食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果蔬中氯吡脲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志恒  汤涛  徐浩  李振  杨桂玲  王强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1982-1991
【目的】明确中国居民氯吡脲的膳食摄入风险和现有的氯吡脲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对消费者健康的保护水平。【方法】基于规范残留试验和市场残留监测的农药残留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和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评估方法;基于现有MRL标准的理论最大每日摄入量和理论最大短期摄入量评估方法。【结果】采用规范残留试验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各类人群氯吡脲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在0.117-0.318 μg•kg-1 bw•d-1,只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0.17%-0.45%;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在0.06-1.33 μg•kg-1 bw•d-1,只占急性参考剂量(ARfD)的0.01%-0.13%。采用市场监测数据的评估结果表明,各类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在0.022-0.061 μg•kg-1 bw•d-1,仅占ADI的0.03%-0.09%;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在0.20-0.83μg•kg-1 bw•d-1,只占ARfD的0.02%-0.08%。各类人群的氯吡脲理论最大每日摄入量为0.51-1.38μg•kg-1 bw•d-1,理论最大短期摄入量为0.64-23.25 μg•kg-1 bw•d-1。现有的氯吡脲MRL标准对消费者慢性膳食风险的保护水平为51-138倍,急性膳食风险的保护水平为43-1 564倍。【结论】中国各类人群氯吡脲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非常低,现有的氯吡脲MRL标准对消费者具有较高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稻米镉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评价福建省稻米中重金属镉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于2013年在全省区域共采集1458份稻米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检测稻米中镉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稻米镉超标评价,并用非参数概率法对稻米中镉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检稻米的重金属镉含量为0.001~1.158 mg·kg-1,仅有5%左右的样品超出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值(0.2 mg·kg-1);稻米中镉的风险熵(HQ)在95%、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1.34、1.87和3.56,均大于1,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晚稻对镉的吸收能力高于中稻和早稻。表明通过食用稻米途径,福建部分地区居民存在重金属镉过量积累的风险,应引起重视并对稻米中的镉含量进行追踪监测。  相似文献   

17.
刘骞  沈菁  刘军  陈鑫  程运斌 《农学学报》2023,13(5):44-49
为研究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芹菜和生姜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开展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芹菜和生姜上的1年6地规范残留试验,气相色谱法(GC-ECD)分析样品,采用农药残留联席会议的方法评价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芹菜和生姜中的膳食摄入风险。在咪鲜胺的添加水平为0.02、0.1、1 mg/kg时,咪鲜胺在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7%~87%,相对标准偏差为3%~13%。在咪鲜胺添加水平为0.05、0.5、1、10 mg/kg时,咪鲜胺在芹菜上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4%,相对标准偏差为3%~6%。咪鲜胺在芹菜中的半衰期为6.1~6.8 d。一般人群对咪鲜胺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为0.67331 mg,膳食摄入风险概率为106.9%。试验结果显示,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中国普通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不在可接受范围内,本试验为咪鲜胺的合理使用、科学监管及制定咪鲜胺在芹菜和生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提供试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