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6.
7.
<正>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原液着色锦纶6单丝取得成功,并于4月下旬在天津市通过了专家技术鉴定。原液着色锦纶6单丝是流刺网的主要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对流刺网的渔获率有直接影响。为了提高流刺网的捕获量,延长使用寿命,东海水产研究所接受了原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该项研究任务。从1988年起,该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海洋集群性经济鱼类的波动,刺网作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产量与产值在整个海洋捕耢业中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加。锦纶6单丝是刺网的主要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刺网的渔获效果。近年来,人们不仅重视锦纶6单丝的物理机械性能的研究,而且对锦纶6单丝的色泽与渔获性能的关系越来越关注。鉴此,东海水产研究所已经多次试验,于1988年6月试制成原液着色锦纶6单丝——绿色着色丝、蓝色着色丝。1988-1990年全国有五省一市的10多个单位参加了着色丝海上捕耢对比试验。1991年我省泉州的鲤城区、漳州的漳浦县、闵中的平潭县三个单位率先投入着色丝在海洋捕捞渔业上的应用试验,从作业而论,着色三层流刺网海上捕捞对比试验尚属首次。本文就泉州市鲤城区进行着色锦纶6单茎在三层流刺网上的应用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天津水产》1977,(3)
为了适应海洋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市水产局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由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水产学校、塘沽区大沽公社海防大队的领导干部、技术员、渔民参加的三结合拖网试验小组。在去年模试基础上结合外地经验设计了90~120马力渔船使用的1500目×1.8寸拖虾网和1100目×2.5寸拖鱼网各一顶。这次试验目的主要考察和检验新网型设计是否合理;摸索和探讨模型水槽试验准则,同种网型采用两组小尺度比,即一组网线网目都缩小,一组网线网目与实物网同,拟从两组试验结果中找出异同点;为了更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做一些必要的网具调整试验。1977年4月26日~29日在南京林产工业学院进行了拖网模型水槽试验,由于测阻仪 相似文献
13.
<正> 香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它具有黄瓜味,被称为香鱼,我省有的地区称为“海胎鱼”。这种鱼分布在我国沿海几个省份(辽宁、河北、山东、福建、浙江、台湾)的河流和水库中。香鱼分“陆封型”和“洄游型”二个类别,据文献记载,我国台湾省和辽宁省的大伙房水库中有“陆封型”的香鱼,我省目前还未发现“陆封型”香鱼,只有洄游型的种类。在50年代至60年中期,我省香鱼产量约为3~4万斤左右,最大个体达半斤以上。但从6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兴修水利、工业污水等因素影响,香鱼产量逐年下降,鱼的个体也逐渐变小,目 相似文献
14.
《天津水产》1981,(1)
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淡水(盐份在0.5‰以下)培育的梭鱼移入2-18.9‰的混合中盐水内过渡,并进行强化培育促使梭鱼性腺发育达到成熟。在梭、鲤、鲫鱼脑垂体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催情剂的作用下获得产卵育苗。对性腺成熟好的亲鱼不使用催情剂同佯能获得人工授精卵并育出鱼苗。同时还证明了成熟好的亲鱼不经人工催情可在667-1000m~2面积池塘内自行产卵并育出鱼苗。通过不同时间的混合中盐水过渡(55-187天)的梭鱼都能促使性腺在五月上、中旬发育成熟,获得产卵育苗的结果。对四种不同的孵化方法的试验,初步得出闭封充氧方法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孵化率95.8%。 相似文献
15.
提高优质鱼类养殖产量是消费者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池塘养鱼生产的必然趋势。当前,出现了在养殖生产中投入大与产出少的矛盾,为了探索解决的途径,我们在1985年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进一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进饲料配方、投饵技术和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的办法,进行小型模拟试验,并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摘要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池:四口,面积0.94亩,其中1、2号池各为0.23亩,3、4号池各为 相似文献
16.
17.
<正>五、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俗称乌头瘟,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位常糜烂成一透明小窗;鳃丝肿胀,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附着许多黏液、污泥、藻类等。防治方案:第一天上午使用"三效底改"调节水质,如有寄生虫可两小时后泼洒立克净或伊微乳;第二天全池泼洒"渔丰碘""复合碘溶液"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采用0.0750ppm小瓜虫没1号治愈金鱼、鲤鱼小瓜虫病新方法,施药后48h在鱼体未找到活体 小瓜虫。小瓜虫没1号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0999ppm。 相似文献
19.
20.
文蛤排斥摄取之藻种去除文蛤养殖池水透明度太低之情形,可能是特种藻类增殖太快,文蛤可摄食,但消耗速度太慢,则可抽注至其他池,或该藻种文蛤排斥摄食,则需去除,直接排出池外并非上上之策,肥水外流有点可惜,若可使用沙层排水之管路,抽出之沙层水可回注原池,营养素未流失,而微细藻沉降于池底表层之沙土间隙,未流失于池外.若使用除藻剂则需先检测最适量,避免残留,以致接入所需之藻种无法活存.若使用次氯酸钠,则需检测伤及文蛤之安全浓度,即使有残存量,可在很短之时间内利用海波完全中和,而可立即接入所需之藻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