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锁  红茹 《西北园艺》2000,(5):39-39
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柿斑叶蝉、柿星尺蠖、柿舞毒蛾等,防治时要依据其发生规律,及早防治,确保柿树丰产丰收。 1 柿蒂虫 (1)危害。危害柿果最严重的害虫。幼虫从柿蒂蛀入,幼柿被害由绿色变灰绿色,而后干枯,但多不脱落,后期被害柿果提前红软,群众称“疽柿”、“旦柿”易脱落。 (2)发生规律。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干柿蒂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下旬羽化,第2代在6月下旬羽化。成虫为暗棕色小蛾,白天停留在阴暗处,夜间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柿树落花落果普遍发生 ,严重的造成绝收 ,直接影响着柿树生产的发展。1 落花落果原因1 1 树体营养不良 由于柿树管理粗放 ,加之修剪不当 ,枝条徒长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树体缺乏营养 ,树势极度衰弱 ,授粉受精不良 ,也会落花落果1 2 柿蒂虫的为害 柿蒂虫以幼虫蛀食柿蒂 ,第 1代为害后柿果变褐 ,多不脱落 ;第 2代受害后 ,果实提前脱落 ,造成严重减产。该虫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柿枝干的老皮下和树根土缝中 ,以及残留于树上的被害果中结茧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 4月中下旬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 ,…  相似文献   

3.
<正> 林蒂虫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因其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1990年我县29万株柿树减产500多万公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柿蒂虫又普遍发生,数量大,来势猛;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积极防治,基本上控制了为害,全县柿果总产达到1000万公斤左右,同常年总产量持平。现将我们进行柿蒂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柿蒂虫,又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老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土石缝内或柿蒂上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据多年观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4.
柿蒂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举肢蛾、柿实蛾。幼虫危害柿树果实,造成“黑柿”和“烘柿”,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柿树绝产,是我国柿树的主要害虫。为搞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探索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生与危害 柿蒂虫在鲁中南山区(枣庄)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部位多在树干基部皮缝,部分在树干基部较松软的土中,少数在树上残存的干柿蒂中,来年4月下旬~5日 上旬为化蛹盛期,4 月下旬~6月上旬 出现越冬代成虫,5 月中旬为羽化盛5期,5月下旬为卵 孵化盛期,5月下 旬幼虫开始…  相似文献   

5.
板栗冠潜蛾(Tischeria quercifolia K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2、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底至8月初和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在叶内为害,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5月下旬、7月下旬第1、2代幼虫发生时,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柿蒂虫是柿树上主要虫害之一,柿果受害后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柿子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以幼虫危害柿果。在陕西渭北及关中柿产区常有发生,幼虫在果实贴近柿蒂处为害,造成柿果早期发红、变软、脱落,小果干枯,大果不能食用。柿农称被害果为"柿烘""疸柿""黄脸柿"。危害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2发生规律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根颈部位土壤里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  相似文献   

7.
板栗冠潜蛾 ( Tischeria quercifolia K 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 ,第 1、 2、 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 6月下旬、 7月底至 8月初和 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 ,在叶内为害 ,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 ;5月下旬、 7月下旬第 1、 2代幼虫发生时 ,可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 0倍液或 2 5%灭幼脲 3号胶悬剂 150 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8.
桃蛀螟在苹果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又名桃蠹螟 ,是食性很杂的果树害虫。近年在我区苹果树上发生较重 ,个别果园虫果率高达 6 0 %~ 70 %,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从 1996年开始 ,对此虫在我区苹果树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索 ,取得良好的效果。1 发生规律 在我区一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果筐、玉米秸秆等处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 5月中旬化蛹 ,成虫最早发生时间为 5月底 6月初 ,成虫盛发期为 6月中下旬 ,由于越冬羽化期拖得很长 ,造成后期各世代严重重叠现象。第 1代的成虫羽化期为 7月下旬 ,第 2代在 8月中、下旬 ,…  相似文献   

9.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该虫在松原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及玉米、蓖麻等残株内和向日葵盘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末陆续羽化。越冬代成虫羽化1周后开始产卵,卵期7~8d,6月上中旬始见幼虫。幼虫危害期30~40d,7月下旬化蛹,蛹期10d左右,7月下旬始见第1代成虫。  相似文献   

10.
一、生活习性梨大食心虫俗称“吊死鬼”,以危害梨芽和果实为主,在莱阳县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芽内作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上旬,气温升到7℃时开始转芽为害,4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为转芽盛期。幼虫以为害花芽为主,一头幼虫可危害2~3个芽。幼虫转芽时,自芽基蛀入为害,花期在花丛轴上吐丝缠绕。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转果期长达30天。一头幼虫可连续为害1~3个果。5月下~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最后一个被害果内化蛹。蛹期7~10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在萼洼、芽旁及枝条粗皮缝隙中产卵,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危害当年生芽,7月中旬大量转果,一虫仅害一果,并在其中化蛹。成虫于8月上旬大量羽化。越冬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每虫可害2~3个芽,在为害的最末芽内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11.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已蛀入木质部。开春后随寄主萌芽,越冬幼虫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但因气温低不出洞,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出洞盛期,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果树种植越来越多,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杏、李、大樱桃等果树。主要危害果树的嫩梢和果实,危害果树的种类多、危害性大。梨小食心虫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块缝中或者树干翘皮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第2年春季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13.
1桃小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经过多年观察.桃小在长治地区1年发生l~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冬茧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旬达出土高峰。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石块下做夏茧化蛹,蛹期11~15d(天)。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桃小的发生与当年春季(5月份)降雨量有极大关系。如果当年春季降雨早、  相似文献   

14.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1.1危害状梨小幼虫从梨萼、梗洼处蛀入,直达果心,果实受害初在果面现一黑点,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形成黑疤,疤上仅有1小孔,但无虫粪,果内有大量虫粪。1.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第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果。均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树洞和主干根颈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越冬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下旬至9  相似文献   

15.
黑绒金龟子近年来在临淄区发生较为普遍,以成虫食害嫩芽、新叶及花朵,尤其嗜食幼嫩的叶芽,且群集暴食,幼树受害最重,也可为害果实。 一、发生规律 黑绒金龟子在我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成虫3月下旬出土活动,为害盛期为4月上旬到5月中旬,5月为产卵时期,5月中开始出现新1代幼虫。幼虫多取食植物的幼根,8月上旬到9月上旬3龄老熟幼虫迁入20~30cm处做土室化蛹,蛹期约10天,羽化出来的成虫则不在出土而进入越冬状态。 二、防治技术 1、人工刷除:于4月底前用硬尼龙毛刷或铁丝刷除去越冬的雌虫,并集中烧毁。 2、人工捕…  相似文献   

16.
京东板栗产区桃蛀螟发生规律及有机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研究了京东板栗产区桃蛀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进行了有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唐山北部山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堆果场、玉米茎、向日葵花盘、栗树皮缝和干栗苞等处越冬;5月5日以后出现越冬代成虫,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30日至6月9日,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出现在7月19日至7月29日,第2代成虫羽化盛期出现在8月28日至9月7日;第2代成虫于8月中旬在栗蓬刺间产卵,以两蓬之间最多;第3代幼虫蛀食栗蓬,盛期在9月上旬。向日葵对桃蛀螟具有诱集作用,以6月15日种植的诱虫效果最好;最佳种植方式为板栗园每隔20m种植1行向日葵。频振式杀虫灯对该虫诱虫效果较好,挂灯区栗果虫果率仅为0.6%,比对照区低8.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宋颖 《河北果树》2002,(4):44-44
1 发生规律 桑白蚧在大棚内一年发生 2代 ,越冬受精雌成虫 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 ,吸食为害 ,3月下旬开始产卵 ,第 1代若虫 4月上旬开始孵化 ,4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 ,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刺吸汁液活动 ,并分泌白色蜡质物 ,逐渐形成介壳 ,5月上旬开始固定为害 ,5月末、6月初为羽化盛期 ,6月中旬开始产卵 ,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下旬第 2代若虫开始孵化 ,7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 ,7月中旬固定为害 ,7月下旬开始羽化。2 综合防治2 1 人工防治 扣棚前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越冬雌成虫并集中处理 ;结合修剪 ,剪除为害严重的枝条集中烧毁。2 2…  相似文献   

18.
棉岭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为害棉花、小麦、玉米、蕃茄、辣椒等200多种作物。近两年来,棉岭虫的1~2代幼虫在我市苹果树上为害普遍严重,主要为害嫩叶及幼果,据调查发生重的园片,虫梢率达70%以上,虫果率达10%以上。据初步观察,棉铃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一年发生4代,赵冬代成虫集中在5月上旬出现成虫,一般在顶梢嫩叶产卵,卵期3天,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为第2代卵高峰期,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上旬,7月下旬为第3代卵高峰期;由于果园浇水比棉田多,降低了土壤温度,使蛹的羽化延迟,因此在果树上发生亦比棉花晚3~5天。我们在防治…  相似文献   

19.
1越冬习性 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中结扁圆形冬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活动。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隙和主根颈周围表土下及堆果场所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成虫。桃蛀螟幼虫9月下旬,相继老熟后,转移到枝干翘皮裂缝、僵果、玉米秆、向日葵花盘等处结茧越冬。红颈天牛以幼虫在虫道内越冬,来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危害。桑白蚧以受精雌虫在原寄生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雌虫开始取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代产卵盛期。东方盔蚧以幼龄若虫在树皮裂缝等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迁移至嫩枝、叶背、叶脉两侧固定危害,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发育成熟。桃球坚蚧以2龄若虫在寄生处固定越冬,若虫多包在白色蜡堆里,翌年4月越冬若虫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20.
1)受害症状。以幼虫蛀食幼果,受害果不但果核被全部食尽,果肉亦被食空,果内充满虫粪,虫果停止生长,提前脱落。 2)发生规律。在陕西眉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夏和‘越冬,3月中旬李树萌芽时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李开花期成虫羽化,羽化成虫在树冠上空1m以上高空处成群飞舞,或停留于花上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