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叶枯病菌对杂交稻纪苗叶片中活性氧清除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用森  王正直 《作物学报》1998,24(1):118-122
不同抗性组合杂交稻威优6(V6)和汕优63(S63),三叶期幼苗接种白叶枯病菌,染病后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强。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和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积累,膜透性增大,抗病组合V6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感病组合S63。染病稻苗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发生变化,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  相似文献   

2.
生理生化测定表明:浸种棉苗和棉苗喷药的SOD(超氧物岐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脯胺酸)、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的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棉苗喷药后可抵抗-2℃(5h)~-3℃(3h)~-4℃(3h)~-5℃(1h)长达12h的低温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办可保持一个月。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浸种棉苗SOD(超氧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MDA(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降低;Pro、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和叶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率同步增大,电导率同步降低。田间试验结果在明,座桃率提高,霜前花增多,稳产高产优质。棉苗喷药可抵抗-2℃(5h)~-3℃(3h)~-4℃(3h)~-5℃(1h)长达12小时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力可保持1个月。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氢对水稻幼苗中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大永  王维香 《作物学报》1998,24(3):320-324
用稀H2O2(低于10mg/L)处理稻苗,其过氧化氢酶(CAT)和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10mg/L H2O2处理后酶活性提高30% ̄40%,^3H-L-亮氨酸掺入蛋白示踪试验显示:H2O2处理两酶蛋白放射性强度比CK高26% ̄59%,表明H2O2能增进酶的合成。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MD)处理稻苗时,对H2O2增进的两酶合成有抑制作用,使酶活性降至去除H2O2处理的水平,说明H2O2的  相似文献   

5.
Ca2+、PEG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洪法水  董振吉 《作物学报》1996,22(1):101-106
本文结果表明,Ca^2+、PEG预处理小麦种子具有提高其幼苗RWC及SOD、CAT、POD的活性和降低膜透性的效应,在干旱胁迫下植株生长抑制减轻。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SOD、CAT、POD活性迅速上升并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具体表现为浸种处理PEG〉Ca^2+〈H2O;RWC表现为PEG〉Ca^2+〉H2O,植株生长抑制程度表现为PEG〈Ca^2+〈H2O。解除干旱胁迫后,Ca^2+,PEG浸种处理的  相似文献   

6.
萌动种子处理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植物抗逆性交叉适应现象,试图通过对萌动种子进行低温,干旱处理来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研究了3种种子处理对幼苗产生的影响。低变温,自然脱水和PEG脱水3种种子处理都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抗冷性,提高了叶片SOD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但没出现新的同工酶带。种子处理的还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的含量,使植物生长趋势增强,地上部的鲜,干重及壮苗指标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IPT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01~10mg/L的IPT能够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数目。与此同时,种子根的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显著提高,而iPA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后,种苗种子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x)的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8.
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近百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电泳分析,并对其沉淀值,蛋白质及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证明国内品种缺少1D×5+1DY10亚基;含1D×5+1DY10亚基和多亚基带型(5条)沉淀值高或较高;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带型不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蒜发芽叶培养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大蒜发芽叶培养于MS(1/2NH4NO3_+2,4-D2mg/L+KT0.5mg/L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后,转移到MS(KNO32525mg/L+(NH4)2SO41650mg/L,无NH4NO3)+KT2mg/L+6-BA4mg/L+Adenine2mg/L+IAA0.01mg/L培养基上,25天后,形成体细胞胚并能再生植株。其中,胚状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NO3/NH^+4>1,KT/  相似文献   

10.
植物低温保护剂对喷药棉苗抗寒力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LTPA(植物低温保护剂)处理棉花幼苗,促进SOD、P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抗寒力鉴定结果表明,棉苗可抵抗-2℃~-5℃低温长达12h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力可保持一个月。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花生四烯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AA的性质、保健功能、制备方法,以及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苯甲酸、肉桂酸对西瓜幼根生长、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毒作用是导致西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是利用已知的西瓜主要自毒物质—苯甲酸和肉桂酸,研究其对西瓜幼根的生长、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用苯甲酸、肉桂酸处理萌发的西瓜种子能显著影响西瓜幼根的生长。随着苯甲酸、肉桂酸处理浓度的增大,胚根长度变短。观察根尖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发现:苯甲酸、肉桂酸处理可导致根尖细胞的细胞核变形,核仁异常,细胞质稀疏,液泡增多、变大。苯甲酸对液泡的影响比肉桂酸大,而对核仁的影响,肉桂酸比苯甲酸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自主设计的集萃取、过滤和转移功能为一体的样品萃取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烟草中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50 mm, 1.7 m)色谱柱,流动相为30%乙腈(0.01 mol/L的乙酸水溶液),样品经80%的甲醇高速匀浆萃取、MCI-GEL CHP 20 P反向树脂净化和过滤后,通过UPLC-FL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可缩短前处理时间,吲哚乙酸在1.0~210 ng/m L、吲哚丙酸在1.0~240 ng/m L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20 ng/mL与0.25 ng/m L;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90.5%~103.8%之间,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8%,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该方法能够满足烟草中吲哚乙酸和吲哚丙酸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使用HPLC同时测定丹参地上部分中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流动相甲醇(A)-0.8%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0nm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表明,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4.0~700.0μg/mL(r=1.0000)和12~600μg/mL(r=0.9996)的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2,0.3μg/mL,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1.0,1.0μg/mL。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6%(RSD=0.735%)和101.11%(RSD=2.11%)。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果好、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同时测得丹参地上部分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利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三种有机酸和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三种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菌丝菌落直径、胞外蛋白含量、菌丝干重、胞内多糖、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等生长参数,结果表明,外源加入0.04%的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和精氨酸能够促进双孢蘑菇的生长,其中琥珀酸组的菌丝干重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31%;精氨酸组的胞外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增加了151%;柠檬酸组的胞内多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值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和146%。但过高浓度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则抑制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花鳗鲡鱼体肌肉的氨基酸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体重花鳗鲡鱼体肌肉氨基酸的营养功效,指导消费者合理消费。本研究比较了不同体重(A组:360~420 g;B组:250~300 g;C组:200~250 g)花鳗鲡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分析了其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花鳗鲡肌肉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达14.40%、18.30%、18.16%,谷氨酸含量最高。不同组别花鳗鲡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一致,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41.60%、41.63%、41.63%,呈味氨基酸的分布依次为甜味类氨基酸含量(A组:6.91%;B组:8.73%;C组:9.37%)、苦味类氨基酸含量(A组:5.46%;B组:6.96%;C组:6.94%)、酸味类氨基酸含量(A组:3.71%;B组:4.87%;C组:4.87%)、鲜味类氨基酸含量(A组:3.22%;B组:4.22%;C组:4.19%),药效氨基酸的分布依次为C组:12.56%、B组:11.93%、A组:9.33%。根据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花鳗鲡鱼体肌肉蛋白是一种药食两用、氨基酸全面、肉质鲜美的优质蛋白,建议如以常规滋补兼顾口味为目的,以250~300 g的体重为宜;如以药用为目的,则选用200~250 g较好。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测定花生壳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7℃。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5~60μg/mL(R2=0.999 9),3.63~58.08μg/mL(R2=0.999 9),17.25~276μg/mL(R2=0.999 7)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n=5)为121.6%,97.79%,124.35%,RSD分别为0.71%,1.49%,0.44%。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花生壳资源产业开发中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和脱落酸对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单独及组合处理对寒地冬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在低温(4℃)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种子芽长和根长,芽和根鲜重及干重以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SA和ABA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一定浓度的SA和ABA浸种处理冬小麦的种子,可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并且,SA的抗寒效果比ABA更明显,二者配比组合(10-4 mol/L SA和10-5 mol/L ABA)具有最显著的缓解低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柚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三氯乙酸/乙醚、三氯乙酸/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环己烷提取果皮水杨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筛选得出简单易行的提取及测定葡萄柚果皮水杨酸含量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对15 g/L羧甲基壳聚糖(CMC)、200mg/L水杨酸(SA)单独及复合处理的葡萄柚果皮内源水杨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采用三氯乙酸/乙醚从葡萄柚果皮提取的水杨酸分离效果较好,测定最佳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2 mol/L pH 5.5乙酸钠缓冲溶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296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5 μL.水杨酸质量浓度在3.91~5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处理样品果皮的游离态水杨酸含量范围为18~47.6 μg/g,结合态水杨酸含量范围是68.05~73.85 μg/g.在室温贮藏的28 d内,相比未处理果实(对照),经诱导处理的游离态水杨酸和结合态水杨酸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羧甲基壳聚糖/水杨酸复合处理的游离态水杨酸含量显著高于单独处理含量(P<0.05).采用三氯乙酸/乙醚提取葡萄柚果皮水杨酸具有较高的分离度,本试验所得HPLC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用于葡萄柚果皮内源水杨酸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20.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部分,并且在碳截获、土壤结构、养分保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5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长期施肥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农田黑土富里酸(FA)、胡敏酸(HA)、胡敏素(HM)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农田黑土FA、HA、HM的含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长期施肥可以增加农田黑土FA、HA、HM的含量,5种农田黑土FA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表明:FA、HA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HM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p H值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