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甘肃省不同地区进行的冬,春小麦和玉米叶面喷施液体复合肥“绿迪乐”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平均增产量590.1kg/hm^2,增产量12.45,增产值530.6元/hm^2,产投比为10.7:1;春小麦平均增产量727.4kg/hm^2,增产率15.1%,增产值654.7元/hm^2,产投比为13.2:1,玉米平均增产量1202.0kg/hm^2,增产率12.8%,增产值841.4元/hm^2,  相似文献   

2.
应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试验方法,了毕节糯高粱在黔中地区的播种期、栽培密度和氮、钾肥施用量对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和生育特性和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毕节糯高梁在直播栽培条件下产量≥6.0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播种期4月16-19日,栽植密度12.0-12.5株/m^2,氮肥用量126.33-168.42kg/hm^2,K2O用量190.65-247.17kg/hm^2。  相似文献   

3.
针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土壤肥料用量不足,氮磷比例失调,气温低,热量不足,土壤犁地层等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耕深27cm和20cm处理比14cm处理,小麦增产319.5kg/hm^2和240.0kg/hm^2,蚕豆增产621.0kg/hm^2和396.0kg/hm^2,在施有机肥67500kg/hm^2条件下,氮磷总量以51kg/hm^2为宜;各作物适宜的氮磷比例是:小麦1  相似文献   

4.
项目以推广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黔原三号为主体,配套实施各种高产栽培实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办示范样板,实施政技物结合。两年内在遵义、贵阳等地区项目区内,示范推广4.166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388.31kg,比当地前三年玉米平均每667m^2产量增产53.41kg,增产率达15.95%。在项目区外带动推广2.591万hm^2,平均每667m^2增产51.68kg。项目总计推广  相似文献   

5.
品比试验表明,适合于陕北丘陵区川地推广的芦笋品种有富兰克林和UC157。平均年产鲜笋分别为330.4和287.5kg/667m^2,比对照玛丽华盛顿增产28.6%和11.9%;适于山地推广的品种有UC157和爱达丽,平均年产鲜笋215.8和194.4kg/667m^2,比对照增产56.5%和41.0%。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CAU-2(GA4、GA7)对大豆增产效果及其喷施方法(适宜浓度,适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CAU-2可达到使大豆增产的目的,其适宜浓度为30mg/kg,平均产量可达158.7kg/667m^2,较对照高13.4%,喷1次(盛花期)和喷2次(盛花期,花荚期各喷1次)者,亦均以30mg/kg的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55.8kg/667m^3和161.6kg/667m^2,比相应对照分别增  相似文献   

7.
人参高产田的栽培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伟  黄则成 《特产研究》1996,(4):19-20,28
科学合理的光、水、肥配套技术的实施,可以使2.2万m^2的人参生产田,产量达到4.387kg/m^2,优质参率达到94.62%。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是世界上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河南省濮阳市发展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菇农一家一户生产到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栽培,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m2。对濮阳地区双孢蘑菇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濮阳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桂林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栽培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有逾20年的历史,近年栽培面积保持在2 000 hm~2左右。本文对桂林市双孢蘑菇生产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以期推动桂林市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总面积为8867m^2的3口池塘中进行了罗氏沼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全年放养2批虾苗共110万尾,平均放苗123尾/m^2;共收获罗氏沼虾7641kg,平均8617.5kg/hm^2;共消耗饲料16500kg,饲料系数2.16;总产值311630元,平均产值351462.45元/hm^2,总利润165373元,平均利润186510.90元/hm^2,利润率为113.07%。本试验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证明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草菇是草腐菌、高温菇,在炎热的夏季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蘑菇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山东聊城莘县由于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本文介绍聊城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培养料重复利用,栽培成本低,栽培效益高,高低温品种轮作还能减轻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沼液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对中棚地栽双孢蘑菇应用沼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沼液能有效地补充蘑菇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提高蘑菇的产量和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产量达3900kg/400m^2,较喷施清水增产24.2%,增值56.81%,较喷施0.2%蘑菇健壮素增值58.00元/400m^2,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乌盟地区4旗县(商都、兴和、后旗、凉城)1所(乌盟农科所)大面积利用梯度磁场处理马铃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其结果是:在上述4县1所的731户农户、732hm^2(其中处理408hm^2,对照324hm^2)的地块进行示范,平均每667m^2增产鲜薯161.1kg,增产幅度为15.7%,与此同时分别对紫花白、底西瑞、乌盟851、中心24等4个主栽品种进行梯度磁场处理试验,增产幅度为8.0%-  相似文献   

14.
统一设计多点布置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播量(247.5kg/hm^2)小麦垄盖膜际条播栽培蹲点地条播栽培平均增产1058kg/hm^2,增高41.89%,增加经济纯收益1121.82元/hm^2;比覆膜穴播栽培平均增产777kg/hm^2,增幅23.09%。相对露地条播栽培,垄盖膜际条播小麦的增产作用是在出苗率提高后保持了成穗数基本没有减少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幼穗分化天数增加穗粒数,延缓灌浆进程提高千粒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108S/中花15,库大源足籽粒饱满,多点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12.5kg/667m^2,比对照增产34.3%,小区试验单产高达814.5kg/667m^2创天津历史最高产量记录,且耐瘠抗例,米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经1997-1998年春、秋季分别投放鱼咎钢箱养殖虹鳟鱼的试验结果表明,春秋季投放鱼种网箱养殖均适合刘家峡水库养殖虹鳟鱼。春秋季投放鱼种网箱养殖虹鳟鱼的产量分别为37.5kg/hm^2和38.0kg/hm^2,成活率分别为74.5%和100%,利润分别为77.4元/m^2和109.6元/m^2。  相似文献   

17.
生物钾肥的增钾效应及在烤烟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向作物根部土壤中每667m^2施入0.3~0.7kg的生物钾肥,可使根周围10~13cm范围0~15cm深度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高30.2~48.6mg/kg与10kg/667m^2用量的硫酸钾肥效相当,烟草施用生物钾肥可提高移栽成活率24.2%~33.9%,其农艺性状有较大改善,增产烟叶9.9kg/667m^2,增长6.4%,上等烟叶比例净增2.2~6.0个百分点,产值增13.7  相似文献   

18.
半夏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试验表明:氮,磷,钾和播种量4因子对半夏产量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是播种量-氮-钾-磷;其优化栽培模式为施N116.0-164.0kg/hm^2,P2O5141.8-186.8kg/hm^2,K2O90.0kg/hm^2,播种量为3000.0-3750.0kg/hm^2。  相似文献   

19.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相似文献   

20.
利用鸡肠下脚料进行了以饲养革胡子鲶为主的池塘养殖试验,同时投草喂养搭配品种草鱼。年商品鱼产量达到2.96kg/m^2,其中革胡子鲶产量2.34kg/m^2,鸡肠下脚料饲料系数为3.59 ̄3.82,投入产出比为1:1.65,每平方米纯收入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