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茶、茶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相关成果(1)。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茶叶消费与生产问题,尚存阙疑。本文试图考察魏晋南北朝茶叶消费风尚与消费方式、生产产地与人工种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有关果品的记载。果品不仅具备食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魏晋南北朝时期果品种植的面积持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成熟,种植品类日益繁多,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增强。果品在饥馑灾荒年代可以充当主食饱腹,可以调节味道增添层次,果树既具备观赏价值,又可以作为经济作物提供经济效益。此外,果品还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促进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果品可用以彰显社会地位,可用以交际交流,可用以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可用以下酒醒酒以避世。果品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功用使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并持续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处于异常期,冷暖与干湿环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变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耱为中心的抗旱保墒技术。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期,与当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地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金凤 《农业考古》2001,(1):108-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抗衡,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军事上,也表现在经济上,而且最根本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各割据政权为了增强国力,无不注意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那么,界于南北之间的中间地带经济状况如何,在南北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如何,这也是研究中间地带应予关注的问题(1)。本文主要选择屯田和水利来探讨中间地带的农业经营状况。 一、屯田 两汉的屯田多在边疆地区,以开发边疆,巩固边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使中间地带成为南北政权的“边疆地带”,从而成为屯田的重要区域。屯田可以划分为军事性屯…  相似文献   

5.
在中西交通发展的视野下,中古时期西域食物的东传大概可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阶段。丝路初兴的汉代是西域食物的初传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西域的农林作物在北方推广种植,饮食结构与烹饪方法也受到内迁少数民族的影响,呈现出胡汉融合的特点。唐代海陆交通发达,品种繁多的西域食物不仅从陆路输入长安,也从海上传入广州,胡食的兴盛反映了唐代社会的胡风文化影响,饮食结构和烹饪方法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业灾害在年际间的规律性和重大农业灾年等问题,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春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幅较大,夏秋两季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冬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江南、山西、山东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江南地区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的重灾区。山东、山西农业区与江南农业区一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农业重灾区,形成了农业灾害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农业灾害在年际间出现七个多发期。总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等以上农业灾年出现291次,在本时期360年时间中占81%。其中中等灾年166次,重灾年107次,特重灾年18次。  相似文献   

7.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316-2317
中国古代农业科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保墒、选种和播种技术,同时还出现了代田法、区田法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这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在今天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隐逸也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大批隐士不断涌现并用各种行为诠释着自己的隐逸理念。催生这种隐逸之风的固然有政治上的动荡和腐败、玄学思潮的感召和沁润,但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明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士人的隐逸心理折射出农业思想的沉淀,而农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又直接决定着隐士生活水平的高低。农业经济对隐逸文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为这一时期隐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令史的职责不像汉代仅限于掌文书和参与礼仪活动,而是扩展到参与司法事务、参议政策、检查户籍、进行经济营生、协助选举等领域。尚书令史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举产生了很大影响,它自己是“小选”的对象,又在官员选举中制造滥选案件。尚书令史职责扩展、政治影响扩大的原因与尚书台职权扩大有关,也是当时士风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考古》2021,(3):31-37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延续了先秦秦汉的传统。水稻种植得到官府的重视,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通过兴修水工程形成了种植水稻的便利条件,成为曹魏西晋时期农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标志。北魏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虽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魏晋时期的水平。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理论上对水稻种植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从水利建设审视魏晋南北朝生态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动荡间的水利开拓兴修,通过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联系,探求该时期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演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同时,大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南北各地农业科技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传播。南北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在微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作物品种的交流、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传统水利思想的继承以及精耕细作思想的传播等;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封建化。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也是民族间相融合的时期 ,南北人民的融合、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各地区民族频繁接触 ,为音乐上的大融合准备了有利条件。龟兹乐、西凉乐、高昌乐等以其独立的面貌出现 ,一些外族乐器也为中原人所采用。本文试从歌舞伎乐的交流、乐器的交流、佛教音乐文化的交流、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流等几个方面阐述魏晋南北朝音乐的交流及对隋唐燕乐的影响。一、歌舞伎乐的交流及对隋唐燕乐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域的中国部分和中国的西凉地区 ,是西方少数民族、汉族及外国的音乐文化初步融合的地带 ,后西北各民族内迁 ,…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战乱促使河北山东等地的世家大族及流民纷纷迁徙到辽西地区,此地的人口数量大为增加,且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十六国时期,先后统治辽西地区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政权对农业的重视和发展,加之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农耕基础,辽西农业在耕作技术、作物的种类、水利灌溉等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且带动了慕容鲜卑由畜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农业生产虽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的限制但整体上呈现波浪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发展渐趋活跃,南朝和北朝尤甚。文章通过对北地刑邵和魏收互相讥议及个别由南入北诗人的个案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从较深层次上探究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互融互渗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施肥肥料种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人工栽培绿肥这一重要的肥料。重点分析了绿肥的栽培、主要品种以及广泛应用。研究认为深入探讨与研究这一珍贵遗产,对现代农业生产肥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藉)礼的特征与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籍(藉)礼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礼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示出新的特点.如西晋武帝耕籍用牛、南朝刘宋文帝恢复州郡地方耕籍礼、南齐武帝确定耕籍用亥日、梁武帝设立亲耕台等等.北朝的耕籍礼始于北魏道武帝拓跋硅,对先农的祭祀规格经历了从少牢到太牢的转变.魏晋南北朝耕籍札的功能则表现在重农崇祀、弘扬孝道,以及强化等级和树立正统姿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漕粮转运在黄淮地区及河北平原呈现出的兴盛面貌,阐述了该时期北方地区粮食的水次仓储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地下储粮的成熟阶段从春秋战国迄至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地下储粮的成熟阶段。这个时期,也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确立、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封建制的确立为我国古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