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成都平原不同耕作模式的农田效应研究 I.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成都平原主导耕作模式的筛选和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通过5年对5个处理[CK:麦稻双旋(WRCT)、麦免+稻旋 (WNRCT)、麦稻双免(WRNT)、麦稻垄作(WRRT)、麦免+稻旋+秋作(WNRCVNT)]的大田试验研究,系统分析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与对照相比,单免和双免耕处理降低了0-10 cm土层的容重,增加了1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的小孔隙、小孔隙的比例及0-10 cm土层的大孔隙,降低了10-20 cm的大孔隙,使土壤孔径分布得到改善。耕作措施对土壤吸湿水和土壤比重影响差异不显著,免耕降低了土壤比重。双免使土壤的渗水速率增加,不利于水稻生长,但单免能促进水稻生长。与对照相比,单免和双免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降低了0-10 cm土层的碱性,但增加了10-20 cm土层的碱性。双免耕定位5年,增加了小麦产量,但大幅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与此相反,单免则有利于小麦和水稻共同增产。【结论】免耕形成了“上松下紧”的土壤结构,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尤其是在10-20 cm,打破了传统耕作的犁底层。但免耕对土壤结构的改变对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并不一致:长期双免耕能促进小麦增产,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不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稻茬麦在延期播种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半冬性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找出节本、高产、稳产、增效的耕作方式。[方法]小麦品种为洛麦23。采用5种种植方式。试验期间,调查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其结构、子粒干物质含量。[结果]稻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的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数都表现出差异性,早播浅旋耕(方式5)这3项指标均最高;5种不同耕作方式中,打捆和鼠道犁的耕作方式(方式2)比其他耕作方式成本高,打捆方式的经济效益最低,早播浅旋耕(方式5)的经济效益最高。[结论]早播稻茬小麦可以争取足够基本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在秸秆还田、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机耕作业成本是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减少灭茬碎垡的作业次数可以作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20)
以淮麦33、烟农19和连麦7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对小麦的产量、主要品质指标、RVA特征值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产量为7.52~8.31 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千粒重高,穗粒数多,单位面积穗数与对照高产栽培小麦无显著差异;与高产栽培(对照)相比,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增加小麦的湿面筋含量、容重、粗蛋白质含量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的含量,对谷醇比与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对淀粉黏滞谱(RVA)特征值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表明超高产栽培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小麦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2007~2008、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小麦进行3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CK:浅旋耕(少耕)作业模式,耕深12 cm,耕后耙;1耕(松耕)1耙:耕深20 cm,耕后旋耕;浅旋耕(少耕):耕深12~14 cm。[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有所差异;适当深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特性,提高小麦出苗率及抗旱能力。对于前期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深耕20 cm的耕作方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结论]寻找到淮北旱茬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为机播条件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籽粒品质分析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测定方法分析了11个新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并结合产量性状以小偃22为产量对照,以小偃6号为优质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个小麦新品系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8个小麦新品系品质性状SDS沉降值优于对照并达优质专用面包麦指标。其中98(7)13-0-1-14,95-(3)0-44-0-3,95(3)0-8-3-6,94(1)-25-10-4既增产显著又达到优质指标。从而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系)的高代决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以粤糖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深耕方式、整地方式、种植行距、培土方式、宿根破垄方式共5个因素的8个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机械耕作模式对宿根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耕地方式和种植行距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及蔗糖分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整地方式、培土方式及宿根破垄方式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及蔗糖分产量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耕作组合对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含量及蔗糖分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茎径及单茎重无显著影响;不同耕作组合中,"机械深松50 cm+旋耕+行距1.2m+中型悬挂式培土+平茬破垄施肥盖膜耕作"组合的宿根蔗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含量及蔗糖分产量最高,分别比其他耕作组合增加5.33%~63.27%、9.43%~68.27%、2.35%~7.99%、13.99%~78.65%,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东营选择当地主推品种烟农1212,在平衡施肥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以期丰富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结果表明: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5.5%~12.5%;成穗数增加7.3%~17.0%,穗粒数增加3.5%~8.0%,对千粒重影响不大。氮肥可增加小麦株高3.8~6.6 cm,不孕小穗数显著降低21.1%~55.8%;但对穗长、小穗数及每个小穗结实粒数没有显著影响。氮肥可显著促进个体生长发育进程,叶龄较对照增加0.4~1.3,单株次生根增加1.0~2.4条,单株分蘖数增加0.7~3.4个,单株II级分蘖较I级分蘖多44.4%~55.5%。氮肥可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2.8%和湿面筋含量13.4%;籽粒硬度、稳定时间、最大拉升面积、最大拉升阻力和延展性分别较对照提高5.1%、21.8%、11.2%、3.3%和3.9%;对籽粒容重、沉降值和吸水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当地适宜肥料用量为纯氮225 kg/hm~2,磷肥(P2O5)120 kg/hm~2,钾肥施(K2O)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11.
耕作方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利用测墒补灌技术确定灌水量,研究高产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蒸腾速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小麦生长季,在高肥力条件下,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耗水量、旗叶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旋耕处理的总耗水量最高,深松+条旋耕和翻耕处理次之,且两者无显著差异,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后小麦的总耗水量增加。深松+条旋耕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和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模系数最高,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均低于翻耕处理,表明深松+条旋耕促进了土壤贮水的消耗,提高了小麦灌浆阶段的耗水量,有利于籽粒灌浆。深松+条旋耕和条旋耕处理的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低于其它处理,条旋耕处理最低,深松+旋耕和翻耕处理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旋耕处理次之。灌浆中后期,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深松+条旋耕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最高,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翻耕处理,表明深松+条旋耕有利于水分的高效利用。【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深松+条旋耕是兼顾高产节水高效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江汉平原主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漯麦6010、郑麦9023、鄂麦58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每公顷225万、300万、375万3个密度处理,分析了密度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孕穗及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处理间,3个品种在密度为300万/hm~2时,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均达最高,旗叶MDA含量最低;郑麦9023和鄂麦580在密度为375万/hm~2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密度为225万/hm~2时最低,而漯麦6010则在密度为225万/hm~2时比值最高,300万/hm~2时比值最低。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漯麦6010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最高,鄂麦580最低,郑麦9023居中;而旗叶MDA含量以漯麦6010最低,鄂麦580的最高,郑麦9023居中;鄂麦580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其次是漯麦6010,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13.
14.
土壤耕作技术对小麦出苗质量、根系功能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针对黄淮平原农作区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严重影响麦苗质量的突出问题,探索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以提高小麦幼苗质量,最终提高产量。【方法】 2016—2018年连续2年,在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黄岗村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翻耕、耙、镇压3个因素组合配套实施8个处理,分别为深翻耕+旋耕(DT+RT;DT:30 cm,RT:15 cm)、深翻耕+耙(DT+H)、深翻耕+旋耕+镇压(DT+RT+C)、深翻耕+耙+镇压(DT+H+C)、旋耕(RT)、旋耕+耙(RT+H)、旋耕+镇压(RT+C)、旋耕+耙+镇压(RT+H+C)。对小麦出苗率及幼苗质量进行调查,并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蜡熟期对根系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在灌浆期对小麦籽粒性状、收获后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小麦播种后20 d,不同土壤耕作处理间幼苗质量差异显著。旋耕后出苗整齐度高于深翻耕,而深翻耕后出苗率、基本苗数和株高高于旋耕。相同耕、镇压因素处理下,耙后出苗率增幅为1.0%—5.7%,相同耕、耙因素处理下,镇压后出苗率增幅为0.06%—8.3%;同时深翻耕后,极少出现缺苗、断垄,RT处理缺苗、断垄的累计长度最高,两年平均为55 cm。从越冬期到蜡熟期,不同土壤耕作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DT+H+C处理最高;在越冬期和拔节期,镇压和耙处理后,与无镇压、耙处理相比,根系活力均提高。单株次生根数目在抽穗期达到最大,DT+H+C处理最高,两年最高值分别为45.2条与40.2条;与无耙处理相比,耙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4.8%,与无镇压处理相比,镇压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2.2%。花后5—10 d,DT+H+C和RT+H+C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20 d达到峰值,其中DT+H+C处理籽粒灌浆速率比其他处理高1.0%—19.4%,达显著水平。灌浆期籽粒千粒重,在花后0—15 d,DT+H+C处理增长最快,DT+RT处理增长最慢,花后25—30 d,DT+H+C处理千粒重最高,较RT处理提高20.8%。从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DT+H+C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耙和镇压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并不规律,籽粒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幅度为1.4%—12.2%。经济效益方面,与当地以往耕作方式RT相比,RT+H、RT+H+C、RT+C、DT+H+C、DT+H处理所得效益均高于RT处理,其中DT+H+C处理产生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比RT处理高12.3%。【结论】 黄淮平原农作区当前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影响幼苗质量,旋耕有利于出苗的整齐度提高,而深翻耕则有利于出苗率及幼苗均匀度提高,株高增高,为冬前形成壮苗奠定基础;深翻耕将耕层加深,利于根系下扎,促进次生根数目的增加以及耕层根系活力的提高,间接影响籽粒产量。综合考虑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生育后期籽粒灌浆速率、粒重形成和产量表现等,研究认为黄淮农作区DT+H+C处理土壤耕作技术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产量表现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棕壤〉河潮土,在不同土壤类型间产量和穗数变异较大,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产量和产量因素有较大影响,但各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不同. 相似文献
16.
粉锈宁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喷洒粉锈宁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洒粉锈宁可以提高籽粒产量,提高籽粒容重和出粉率,降低湿面筋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抽穗期喷洒粉锈宁的处理易实现宁麦9号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旱地小麦施肥提供依据,以旱地小麦品种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种肥同施(施肥深度约为10cm)、撒施+旋耕(通过旋耕机械混施于20cm土层中)、撒施+翻耕(通过翻耕将肥料翻至25cm左右土层中)和撒施+深耕(用深耕机深耕1次,肥料随土壤翻动落致35cm左右土层中)等4个施肥试验,按纯氮180kg/hm~2、纯磷120kg/hm~2和纯钾105kg/hm~2标准施肥,肥料随播种或不同耕作处理方式一次性施入土壤中,研究其对冬小麦的根系活力、干物质转移、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撒施+深耕的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中后期根系活力更强,产量更多来自于花后干物质积累转移,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产量高达7 945.18kg/hm~2,分别比种肥同施、撒施+旋耕和撒施+翻耕处理高8.44%、3.95%和2.53%。 相似文献
18.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相似文献
19.
2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小麦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的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并能提高产量;而秸秆还田免耕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