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确立六大人工鱼礁项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前,山东省渔业部门决定建设6大人工鱼礁项目,分别是:烟台豆卵岛人工鱼礁项目、山东西港人工鱼礁项目、山东高禄人工鱼礁项目、山东寻山人工鱼礁项目、养马岛人工鱼礁项目、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170公倾,由省财政年支持资金1500万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礁体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山东青岛石雀滩海域进行附着生物挂板实验,挂板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P)、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S)、钢板(F)。结果显示,共鉴定出附着生物69种,其中,贝壳粉硅酸盐水泥挂板最多(53种),其次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51种),钢板最少(31种)。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和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优势种均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紫贻贝(Mytilusgallo provincialis)和麦秆虫(Caprella sp.);钢板的优势种为紫贻贝、麦秆虫和青岛板钩虾(Stenothoe qingdaoensis)。9~11月为生物附着高峰期。粉硅酸盐水泥挂板的平均生物量最高,达到4717.50 g/m2,普通硅酸盐水泥挂板次之,为2621.12 g/m2,钢板最小,为163.85 g/m2。附着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均为钢板>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硅酸盐水泥。研究表明,添加贝壳粉硅酸盐水泥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最大,生物附着效果最好。本研究为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和人工鱼礁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已经开展了4年,为了解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动情况,对礁区大型底栖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94种,其中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鱼类是构成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8.30%。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共调查发现大型底栖生物32种,投礁一年后增加到38种,投礁后第四年增加到44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0.560 3 g/m2和0.207 5 ind/m2,投礁一年后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增加到1.127 g/m2和0.387 5 ind/m2,投礁后第二年和第四年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也均高于投礁前。投礁前人工鱼礁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投礁后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出现扰动,鱼礁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系统处于一个暂时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庆怀 《海洋渔业》1994,(5):232-232
<正> 从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竟把濑户内海水产品产量从年均25万吨提高到年均70万吨;美国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末,把原来水质贫瘦、资源贫乏的东部海区渔业产量意推进到年均180万吨,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把产量提高如此大的幅度呢?不是水域环境的自然改变,更不是捕捞力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投放了人工鱼礁进行增殖的缘故。 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礁状物,吸引和增加鱼类及其它动植物,以达到提高渔获量和繁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鱼礁可用混凝土、石、木、铁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制成M、N、C型、圆筒型、三角型、方型等各种形状。按其主要作用可分为:资源保护礁、海洋牧场礁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干啥用的?鱼类怎样利用它们?它们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6.
荆枫  叶焕强 《水产科技》1981,(25):40-41
发明人:菊泽良男。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利用潜水原位采样法对竹洲人工鱼礁及附近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记录附着生物68种,多属于热带一亚热带暖水种,其中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华美盘管虫(Hydroideselegans)和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投礁6个月的礁体上附着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与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存在显著差异,投礁12个月礁体上附着生物种类与天然岛礁上附着生物差异有减少趋势,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表明竹洲礁区海域附着生物群落可划分为2个群落,投礁12个月礁体与天然岛礁同属一个群落,投礁6个月礁体附着生物为一个群落。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改变了礁体表面空间结构,空间异质性提高,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逐步向着天然岛礁附着生物群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正采用底刺网比较试验的方法对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黄渤海人工鱼礁区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量化礁区特征要素与资源养护作用关系,于2021年10—11月对黄渤海沿岸5处人工鱼礁区开展了渔业生物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CLUSTER)、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礁区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通过生物增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值等比较了各礁区对渔业生物的影响,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及曲线拟合分析了生物增量指数与礁区特征要素间的关系。调查共采集渔业生物33科47种,各礁区的优势种存在不同,但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为多数礁区的共有优势种;各礁区生物群落组内平均相似性范围为38.85%~69.14%,不同礁区生物群落间的平均相异性达到70%以上;长礁龄区生物群落结构优于短礁龄区,其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值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值分别为短礁龄区的1.3倍和1.2倍,且长礁龄区多样性指数差值高于短礁龄区;长礁龄礁区对渔业生物的养护效果亦优于短礁龄礁区,其生物增量指数最大值为13.3,是短礁龄礁区最大值的8.3倍;生物增量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差值与礁体规模...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3~2005年开展的“福建省人工鱼礁建设区划研究”的调查研究资料,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福建沿岸海域4种鱼礁类型礁区布局的范围、重点和设置方法等。结果表明:“海珍品增养殖礁”礁区应控制在“1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与港湾内”,礁区布局的重点为“重要养殖种类的主要繁育区域和增养殖区”;“游钓型鱼礁”、“生产型鱼礁”和“公益型鱼礁”礁区布局原则上控制在“10m等深线至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以内的沿海水域;“游钓型鱼礁”礁区布局要坚持与滨海旅游景区相结合,礁区设置要依托海岸或天然岛礁;“生产型鱼礁”礁区布局的重点为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渔业水域”;“公益型鱼礁”礁区布局的重点为“重要水生生物的主要繁育区域”;礁区布局要尽量选择地形地貌条件易于产生上升流的浅滩或地形凸出部区域。  相似文献   

11.
于浩林  方光杰  周广军  唐衍力  宋协法 《水产学报》2023,47(9):099306-099306
为探究人工鱼礁投放后的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实验以海区中央投放的构件礁划分半径为20、400和600 m 3个样带,采用地笼与摄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2017年6月和8月、2018年6月 (2次)、2019年6月和7月在小竹山岛人工鱼礁区进行了6个航次的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主坐标分析 (PCo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群落时空组成变化,利用广义加性模型 (GAM)研究环境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 (CPUE)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IRI和PCoA测定结果显示,地笼主要捕获日本蟳、海燕、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鲥及其他梭形鱼类;摄像主要捕获海燕等棘皮类、葛氏长臂虾、纹缟虾虎鱼、六丝钝尾虾虎鱼、钟馗虾虎鱼及矛尾刺虾虎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种采样方法在200和400 m样带的CPUE均较高,与600 m样带有显著差异,但年份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CPUE随投礁年份和底质类型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加,与构件礁及石块礁底质呈正相关,且受盐度及温度影响。多样性指数在样带、年际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其在地笼渔获物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摄像,并受盐度、透明度影响,但与底质类型无关。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的影响,证明了地笼与摄像结合调查方法的互补性,为多种鱼礁底质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于2011年7月(投礁前)和2012年7月(投礁后)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采用群落结构特征公式及灰度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鱼礁区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投礁前除均匀性指数J'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数(4门21属33种)、丰度(56.50×103cells·m-3)及多样性指标(H'=2.85、d Ma=1.02)均比鱼礁区(4门19属30种、40.57×103cells·m-3、H'=2.67、d Ma=0.76)高;投礁后鱼礁区(3门17属27种、275.35×103cells·m-3、H'=1.14、d Ma=0.62、J'=0.34)各指标均较对照区(3门16属23种、234.66×103cells·m-3、H'=1.02、d Ma=0.58、J'=0.29)高,且鱼礁区优势种间的优势度差异较对照区的大;投礁前后鱼礁区各生态因子与浮游植物丰度的关联度不同,投礁前氮营养盐及COD对藻类生长影响较大,投礁后透明度的降低影响了藻类对氮营养盐的吸收,促进了硅酸盐对藻类的影响。综上所述,初步认为象山港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建造人工鱼礁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建成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相关调查和效果评估。建设人工鱼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殖鱼类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海胆(Echinoidea)、鲍(H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因人工鱼礁而已造成的渔场及增殖场的效果,最理想是对造成的渔场和增殖场进行定期的常年不断的调查。但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未能进行真正的调查,往往仅停留于一次性的调查。从此类零碎调查得出的部分资料虽然花费了不少经费,但却被束之高阁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5.
人工鱼礁建设实绩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鱼礁建设已在世界各地盛行,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作者就国外人工鱼礁建设实绩、国内人工鱼礁建设现状等专题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工鱼礁研究开发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日本的鱼礁建设历史悠久。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日本的人工鱼礁建设进一步形成制度化 ,由民间自发行为提升为国家事业 ,近几年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 60 0亿日元 (约合 3.6亿元人民币 )用于鱼礁建设 ,建礁体积每年约 60 0万空方。在建礁决策、礁址选择、礁体建造、效果调查等方面更趋科学化、合理化、计划化、制度化。1 政策与投入面对 2 0 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划界 ,远洋渔业萎缩等问题 ,日本渔民急剧减少 ,水产品进口连年增加 ,而政府又希望国民每天的食物中有 40 %的蛋白质来自水产品。因此 ,保护沿岸海域的渔业资源显得愈来愈重要 ,人…  相似文献   

17.

人工鱼礁上升流是流场区水体垂向交换、混合、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人工鱼礁环境功能实现的基本环节。该研究通过数值实验方法获得4种投放量、7种布设间距共28种建设模式下米字型鱼礁上升流流场数据,提取并分析了代表流场作用能力的3个性能指标来评估上升流流场效应并准确定位上升流区,包括上升流,强度,范围及位置参数,进而为合理规划单位人工鱼礁建设模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投放量在0~1.5倍鱼礁单体边长(Sla) 的布设间距下相对体积效率最佳,布设间距为0~1.5 Sla、投放量为432空m3时上升流平均相对速度最高;0与1.5 Sla布设间距下单位体积贡献率较高;1.0~3.0 Sla布设间距的上升流相对面积较高,对应相对面积高度基本相同,为0.5~1.0。进一步以不同海域上升流作用形式差异为出发点,指出确定上升流区的新思路,并提出以上升流流场最佳效应为前提的最优单位人工鱼礁建设模式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荆枫  叶焕强 《水产科技》1981,(25):38-39
发明者:盐谷雅雄、盐谷三喜男。  相似文献   

19.
人工鱼礁     
黄汝堪 《水产科技》1981,(25):14-17
发明者:大川德义、酒井敏明、褪口雅志、河野博之。  相似文献   

20.
荆枫  叶焕强 《水产科技》1981,(25):32-34
发明者:杉汪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