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本文在详实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省开展飞播造林的技术实践过程,论述了飞播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目前我省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飞播造林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①刘增喜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自1979年飞播造林由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以来,已形成大面积油松飞播林,成为我省重要的木材后备资源。由于飞播造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林木分布不均匀,林分密度差异较大。随着林龄和郁闭度...  相似文献   

3.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飞播造林20年来,敛上飞播作业面积49.26万hm^3,成效面积21.72万hm^3,其中成林面积17.63万hm^3,人工直播造林和补播补植15.01万hm^3,建成9.58万hm^3的飞播林基地,回顾了飞播造林20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四个阶段,具体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展望了发展前景,并相应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河南省于1979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油松<太行山、伏牛山>和马尾松<伏牛山南坡及大别山、桐柏山>为飞播当家树种,由于飞播树种的单一化,限制了飞播范围的扩大,致使一些需进行飞播造林的地区不能进行飞播。特别是一些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和石灰岩分布区,飞播树种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在卢氏县进行了飞播侧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GPS导航对飞播质量的影响刘增喜姚勇刘建生郭际荣(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减少地面导航人员和减轻导航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飞播经费,1996年9月结合飞播生产任务,在栾川县进行了GPS卫星定位导航飞播造林试验。GPS主要由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个少林省份,森林覆盖率仅12%,有大面积荒山急待造林绿化。为了加快荒山绿化步伐,1979年开展了飞播造林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年中,全省共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36万亩,已成苗成林120多万亩。早期的飞播区已郁闭成林,有的已开始间伐利用。目前全省的飞播造林正向基地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计划于1995年  相似文献   

8.
淅川县侧柏飞播造林效果分析①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更好地解决低海拔、多阳坡的石质山区出苗保苗的问题,我们分别于1989—1990年在淅川县进行了飞播侧柏造林试验,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1自然条件淅川县位于南阳盆地鄂、豫、...  相似文献   

9.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勇 《河南林业科技》1996,(4):29-29,32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①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栾川县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并及时开展了“飞、封、补、管”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为提高飞播幼林经营管理水平,河南省林业厅飞播队从1985年起,连续多年在栾川县三冷飞播区进行了飞播油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飞播造林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开展飞播造林的必要性,结合我省实际提出飞播造林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云南飞播造林三十年汤发兴一、飞播造林30年的成就我省的飞播造林工作,于1960年在祥云县首次进行了飞播试验,但因播种期过晚而失败。1963年,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次在祥云县进行了飞播试验,获得了成功。30年来,云南省营林勘察大队(现改为省...  相似文献   

12.
飞播造林不同药剂拌种试验①刘增喜郭际荣(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根据河南省历年飞播造林试验,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种子落地后至发芽前遭受鸟、鼠大量食害所致。近年来林业部先后推荐广东省林科所研制的“R-8复合忌食剂”、辽宁省朝阳县林业局的“HL粉剂”和...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飞播林基地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飞播林基地现状及对策探讨刘增喜张慧勤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自1979年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已完成飞播造林423万hm2(不含重播面积),其中成林面积93万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强飞播林的经营管理,提高飞播成...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永吉县于1984~1986年进行了不同树种飞播造林试验,其中樟子松在我国飞播造林中首次获得成功。飞播造林试验证明,樟子松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其种子吸水性强,发芽快,扎根深,根系发育快,易成活,保存率高;同时,樟子松生长良好,材质和干形也较优,经济价值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飞播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①郭利华(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刘小锁程金磨(卢氏县林业局)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鸟、鼠大量取食飞播种子。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6月我们在豫西伏牛山区进行了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对其驱避鸟、鼠危害及影响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秦岭瘠薄山区商州区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秦岭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孙君策  侯辉 《国土绿化》2011,(10):41-41
20世纪80年代初,飞播造林在河南省淅川县试播获得成功后,拉开了全县飞播造林的序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造林绿化途径,使造林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全县先后在荆关、西簧、寺湾等10个乡镇34个播区飞播造林47.2万亩,其中有效面积42.99万亩。  相似文献   

18.
谢保富 《云南林业》1999,20(3):16-17
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始于1956年3月4日(在广东省吴川县首次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59年6月,四川省林业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飞播造林获得首次成功,奠定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基础。云南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8月。近40年来,我省开展过飞播造林的地州市有12个,县市82个。截至1998年,全省累计在883个播区内飞播,其飞播面积为268.2万hm2;通过采取"飞、封、补、管"等措施,飞播造林成效面积73.33万hm2,平均飞播造林成效率为4018%,其中80年代以前成效率为32.5%;1981~1990年,飞播造林平均成效率为47.85%;1991-19…  相似文献   

19.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飞播造林发展概况及今后的任务①姬韶领(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996年是我国开展飞播造林40周年。10月6—8日,由林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简称五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飞播造林40周年纪念大会”。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