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桢楠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基肥施入量、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桢楠容器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桢楠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及高径比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的地径增长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不显著;缓释基肥量对容器育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均不显著;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虽然对地径苗高增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影响高径比;持水量大并且孔隙度高的基质有利于容器苗地径的生长。结果显示,采用容器规格10 cm×12 cm,基质配比椰糠∶泥炭∶油樟叶∶农林废弃物体积比为4∶2∶4∶3,不添加缓释肥基肥,选用长出3对真叶的桢楠幼苗进行容器育苗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后续桢楠人工林的建设与桢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容器育苗为研究方向,以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大叶樟、猴欢喜等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育苗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规格、阔叶树容器苗出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基质J16最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其根量最大,苗高生长最快。容器规格在育苗初期对苗木生长影响不大,但随着苗木的逐渐生长,不同规格容器的苗木各指标差异增大。从容器苗各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生理指标及活力指标等方面分析,构建以外观特征、地径、苗高、高径比、>2 cm长Ⅰ级侧根数、全苗干重、根系水势、根生长潜力(RGP)为阔叶树容器苗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大叶樟等3个阔叶树种容器苗的出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最适宜培育1年生培忠杉容器苗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提高培忠杉苗木的培育技术水平,以培忠杉扦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按容器的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C1(9.5 cm×15.0 cm)、C2(10.8 cm×15.0 cm)、C3(12 cm×15 cm))的无纺布容器;以草炭、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按照体积比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M1、M2、M3、M4),分析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培忠杉容器苗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培忠杉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的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和基质中草炭添加比例的增大,培忠杉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C3(12 cm×15 cm)规格容器中培育的培忠杉苗木,除高径比和一级不定根侧根数量指标之外,其余测定指标均为最大值。4种配比的育苗基质,除总孔隙度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基质密度、pH、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育措施对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根系形态为测定指标,对浙江楠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容器规格、缓释肥量和育苗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除地径外的其他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缓释肥量对所有性状无显著影响;基质配方和育苗密度仅分别对苗高、根冠比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数和苗高有显著、极显著影响。各性状在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10 cm×20 cm容器规格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5 cm×10 cm容器规格。以苗高、总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根长等4个性状指标为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措施的选择指标,结合生产与造林成本,可选用V(泥炭)∶V(蛭石)=6∶4的基质配方、10 cm×20 cm的容器规格、2.5 kg/m3的缓释肥量、100株/m2育苗密度的组合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1年生多穗柯容器苗最优培育组合,采用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测定各处理多穗柯全部苗木株高、地径、高径比,计算苗木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检测苗木氮、磷质量分数和苗木根系生长指标,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多穗柯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各器官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大,三者除对苗木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对其它所有生长指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基质配比、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多穗柯容器苗根系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三者交互作用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苗木组织N、P质量分数的最主要因素,其对苗木根、茎、叶中N质量分数和整株全N、P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次之;各主因素交互作用最弱.基质配比A2(V(泥炭):V(稻壳、木屑):V(黄心土)=3:6:1)、缓释肥用量B3(4.0 kg·m-3)、容器规格C3(15.0 cm×20.0 cm)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763,是育苗效果最佳组合,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肥施肥量和复合肥施肥量等因素对浙江楠容器大苗苗高、地径、分枝数、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形态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容器规格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复合肥施肥量对地下部干质量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和分枝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基质和缓释肥施肥量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所涉及的4个因素中,容器规格对浙江楠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基质配比,第三位为复合肥施肥量,最后为缓释肥施肥量。浙江楠3年生优质容器大苗培育最佳处理为容器规格(30 cm×30 cm×30 cm)、基质成分和配比(V(泥炭)∶V(黄心土)∶V(草木灰)=6∶3∶1)、缓释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1.0 kg复合肥)和复合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3.0 kg复合肥),其苗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80倍、1.87倍。不同栽培处理对浙江楠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性状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系性状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浙江楠粗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指标与其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指标间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育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培育南京椴容器苗的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为南京椴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椴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草炭、腐熟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按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通过对比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苗木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研究基质配比、容器规格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南京椴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南京椴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光合特性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的协同作用对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基质中草炭比例的增加、容器规格的增大,南京椴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基质配比中,V(草炭)∶V(腐熟杨树皮)∶V(腐熟鸡粪)∶V(珍珠岩)=3∶0∶1∶1基质培育苗木理化性质指标表现较好,其培育的苗木苗高、地径、根系体积、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等指标值均高于其他基...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根系形态为测定指标,对浙江楠容器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容器规格、缓释肥量和育苗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除地径外的其他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缓释肥量对所有性状无显著影响;基质配方和育苗密度仅分别对苗高、根冠比有显著、极显著影响;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数和苗高有显著、极显著影响。各性状在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10 cm×20 cm容器规格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5 cm×10 cm容器规格。以苗高、总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根长等4个性状指标为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措施的选择指标,结合生产与造林成本,可选用V(泥炭)∶V(蛭石)=6∶4的基质配方、10 cm×20 cm的容器规格、2.5 kg/m3的缓释肥量、100株/m2育苗密度的组合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容器和不同基质进行了青冈、石栎和苦槠3种树种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树种在种子出土时间、发芽率、苗木生长量、主根长度、侧根数以及苗木生物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青冈出土时间较短、发芽率较高、苗木生长量相对较大。在相同容器条件下,3种树种均是轻基质育苗苗木生长量略高于常规基质;在相同基质条件下,容器袋育苗苗木生长量大于穴盘育苗,但穴盘育苗苗木的侧根数多于容器袋育苗。综合苗木生长量、根系及基质重量等因素,以穴盘、轻基质进行3种硬阔叶树种容器育苗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不同基质的尾叶桉容器苗的伤流、叶绿素含量、苗高、生物量、高径比等指标.结果表明:伤流的测定值和苗木的其它常用指标相一致;生长状况好的苗木伤流量大.表明伤流用于评价尾叶桉苗木的生活力.选择适合的容器育苗基质是可行的;同时选出了以蔗渣和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尾叶桉容器苗优良育苗基质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辽西地区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基质土配比.采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选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油松苗期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显著;不同基质对地径、苗高、根幅、冠幅、主根长、地上干重、枝叶干重、侧根干重、地下干重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对高径比、侧根长、主干干重、主根干重、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混合土2的各项指标生长量(除了主干干重外)最大,混合土1次之,心土最小,最佳基质土配比为混合土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降香黄檀最佳的容器育苗方法.[方法]对降香黄檀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不同的容器规格、不同的基质配比、不同的肥料为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初步研究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对当年生长的降香黄檀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及冠幅影响.[结果]容器苗各生长性状受到不同容器规格×基质组合×肥料种类交互作用影响,使得不同处理之间生长差异十分显著.[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容器规格40 cm×50 cm、基质配比为椰糠∶蔗糠∶大田土=1∶1∶1以及含N为3%的复合肥的组合最适合降香黄檀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望天树育苗的优化方案,给育苗生产中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采用析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基质配比和缓释肥用量对望天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量及其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基质中红壤土比例的降低,望天树容器苗高生长呈降低趋势,地径、生物量及根系发育等指标均呈明显先增高再降低趋势,红壤土所占比例为60%时,地径、全株生物量及根体积指标值为最大。2)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望天树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表现为波动升高而后减缓的趋势,缓释肥用量为2.5 kg·m-3时,容器苗高、地径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值均为最大。3)望天树容器苗生长对基质配比和施加缓释肥均较为敏感,但根系生长发育的缓释肥效应不够明显。4)本研究综合各因素对望天树1 年生容器苗生长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选出望天树容器育苗最佳的优化方案,即红壤土:松树皮:碳化树皮配比基质的体积比为6∶2∶2时,缓释肥用量2.5 kg·m-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水肥滴灌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影响,为橡胶树节水、节肥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进行不同培养基质、肥料类型、滴灌量和滴灌频次处理,测定各处理下的接穗生长量、根冠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根系体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合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最佳水肥滴灌处理组合.[结果]以表土为培养基质进行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每10 d滴灌复合肥100 mL的处理,其接穗株高、茎粗、叶蓬数及存活率分别为30.87 cm、3.47 mm、2.15蓬和100%;冠根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及根系体积分别为31.10%、30.52 cm、6.48 mm和4.00 mL;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4.60%、0.24%、1.82%、0.47%和0.18%;籽苗芽接袋育苗长势较好,但其叶片钙和镁含量较低.以椰糠为基质的处理总体上较有利于根系生长,但其地上部长势差于混合基质.[结论]以表土为培养基质、含适量钙和镁的复合肥液较有利于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可在培育橡胶籽苗芽接袋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齿瓣石斛促生真菌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促生效应,利用2种从齿瓣石斛根中分离筛选获得的促生菌根真菌,采用注射器注射接种法分别将单一菌剂及混合菌剂接种到松树皮基质上与铁皮石斛幼苗进行共生培养,分析2种真菌及其不同接菌方式对铁皮石斛株高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生培养130d后,与对照组相比,FDdS-5接种组对铁皮石斛幼苗叶长、株高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dS-9接种组对叶数、根数、分蘖数、根长、株高、茎粗、鲜重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混合菌剂(V_(FDdS-5)∶V_(FDdS-9)=1∶1)接种组对根数、叶长、根长、株高、茎粗、鲜重及干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与单菌株接菌组相比,混合菌株接种对株高的促生作用为协同效应,在茎粗、鲜重及干重指标上表现为累加效应。齿瓣石斛促生真菌同样能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的生长,混合接种有可能更大地发挥微生物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与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控水,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9个不同地理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了干旱胁迫下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以及根系形态在种源间的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幼苗干旱适应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各种源云南松幼苗地径下降明显,苗高未发生显著变化,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多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并没有导致幼苗根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的增加,但根系长、比根长、根表面积和比根面积在干旱胁迫下增加显著。2)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和根系形态在干旱处理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径和苗高分别以西昌和双柏种源最大,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双柏、西昌和册亨种源较高,察隅种源各器官和总生物量较低,但该种源具有最大的根生物量分配比和根冠比;会泽种源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均最大。研究发现,在土壤水分限制条件下,云南松幼苗以根系形态变化代替根系生物量增加的策略来适应干旱,各种源云南松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差异可能是由种源地理气候因子长期影响所形成的不同适应性策略所导致。经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初步评价了不同种源云南松幼苗对干旱适应性的强弱,结果显示,西藏察隅、云南会泽和四川西昌种源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较强,云南双柏、贵州册亨、云南云龙种源居中,而云南新平、永仁和禄丰种源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基质配比对冬青叶鼠刺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冬青叶鼠刺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以土壤、煤灰、珍珠岩、蛭石和锯末为栽培基质,采用混料配比设计27组基质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7组基质配比对冬青叶鼠刺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含有锯末的基质配比叶片数均小于对照,土壤∶煤灰为40∶60时植株茎长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蛭石为40∶60时植株地径显著高于对照。而在容器苗全株鲜重、干重中,土壤∶煤灰为40∶60、土壤∶珍珠岩为70∶30、土壤∶煤灰为70∶30、土壤∶蛭石为70∶30和土壤∶珍珠岩∶蛭石为40∶40∶20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生物量积累表现最佳,其中土壤:蛭石为70∶30时全株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为37.5 g和13.2 g。在冬青叶鼠刺容器苗培育时,不适宜选用锯末做栽培基质,可优选基质配比为土壤∶蛭石为70∶30,其次土壤∶煤灰40∶60和70∶30,土壤∶珍珠岩∶蛭石为40∶40∶20。综合植株的根长、茎长、叶片数和根、茎、叶鲜、干重等指标和育苗成本,建议选取一定体积比的土壤和煤灰作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蒙古栎的优良种源,在辽宁省7个蒙古栎种源地(丹东市,西丰县,弯甸子镇,碱厂镇,草河口镇,朝阳县,普乐堡镇)采优树种子,测量种子长径、短径、千粒重(质量,下同)以及幼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叶脉数、顶芽体积、生物量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及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蒙古栎的种子和苗期的所有表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种子长径、千粒重、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碱厂镇,种子短径、苗高、侧枝数、叶生物量的最大值为西丰县。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苗期,种内变异最大的性状为顶芽体积,变异系数74.70%,种内变异最小的性状为千粒重,变异系数0.18%。对蒙古栎生长表现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碱厂镇>西丰县>弯甸子镇>朝阳县>丹东市>普乐堡镇>草河口镇。初步评价结果:7个种源之中,碱厂镇为辽宁地区蒙古栎最优种源,西丰县种源表现次之,可作为备选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