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昂贵的羊乳中添加牛乳的做法已扰乱乳制品市场,其检测技术现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乳制品检测现状,综述了现有原料乳、乳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尤其对各类掺假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检测时间和成本进行重点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和保障乳制品市场的规范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原料羊乳中掺假过期复原乳进行快速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将过期复原乳按不同比例掺入到原料羊乳中,进行电子鼻检测.通过电子鼻采集不同比例掺假乳挥发性成分的响应值,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A)以及线性回归拟合分析进行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检测原料羊乳掺假的方法.结果表明:FLDA及PCA都能够区分出不同比例的掺假奶,且FLDA区分效果优于PCA;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的相关系数为88.4%,预测值与实际掺假值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因此利用电子鼻实现原料羊乳掺假的快速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来,相关政府机构做了大量工作改造收奶站,以质论价,严厉打击掺假使假,使鲜奶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鲜奶掺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鲜奶的营养品质,也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如何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生鲜乳是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的源头,其质量好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常见的生鲜乳快速检测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损伤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及电子鼻等,这些检测技术因具有快速、客观、准确和无损伤等优势而在食品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简述了各种无损伤检测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其在生鲜乳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对生鲜乳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掺假物的检测及微生物的鉴定;并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总之,无损伤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甘肃野生当归与栽培当归的品质。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不同当归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进行分析。结果:野生当归与栽培当归气味差异明显。结论:电子鼻技术对当归气味的判别与传统经验鉴别相一致,可以作为中药质量的快速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乳制品安全问题日趋受到人们关注,但乳制品的掺假及鉴定一直以来都是乳品质量控制的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存在的多种乳制品掺假检测方法,并对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旨在为实验人员研发更快、更便捷的检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乳制品由于其自身营养成分丰富,对人类健康有益,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消费,其自身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如何保证其质量安全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快速检测技术因其出具结果迅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中。本文着重描述了几种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人口泱泱,市场前景需求大,为食品中肉类成分种属检测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放心健康绿色的肉类制品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动物源性原料和加工产品中,经常出现动物成分的掺假造假掺杂和无意污染现象,因此肉类制品掺假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作为猪肉生产消费大国,猪肉产品却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确保食品成分的真实性,质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需重点加强开展食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国内已发布哺乳动物(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兔、鹿、马、驴、狗、猫等)、反刍动物(牛、羊和鹿)、骆驼、马、驴、猪、兔、狗等多种动物源性饲料成分检测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而鸡、鸭、蛇、猫等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也已有研究报道,更多品种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还在陆续研究开发中。由于其应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成为执法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检测技术和热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人口泱泱,市场前景需求大,为食品中肉类成分种属检测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放心健康绿色的肉类制品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动物源性原料和加工产品中,经常出现动物成分的掺假造假掺杂和无意污染现象,因此肉类制品掺假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作为猪肉生产消费大国,猪肉产品却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确保食品成分的真实性,质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需重点加强开展食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国内已发布哺乳动物(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兔、鹿、马、驴、狗、猫等)、反刍动物(牛、羊和鹿)、骆驼、马、驴、猪、兔、狗等多种动物源性饲料成分检测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而鸡、鸭、蛇、猫等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也已有研究报道,更多品种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还在陆续研究开发中。由于其应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成为执法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检测技术和热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嗜冷菌在低温条件下能够生长繁殖,同时其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会影响乳及乳制品品质。本文根据国内外收集的不同地域、季节、管理水平条件下的原料乳数据,对比分析嗜冷菌菌群组成与数量,基于检测时间、检测限、检测相关系数、优势和不足等分析比较多种快速检测方法在原料乳嗜冷菌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介绍实际生产中嗜冷菌的控制现状。未来结合快速检测技术和微生物溯源技术,一定能为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乳品掺假鉴别是目前我国乳品质量控制的难题之一,其对保障乳品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乳品掺假的现状,重点阐述目前国内现有的乳品掺假检测技术,并对乳品掺假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乳品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热处理来保证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与热加工相比,超高压作为一种非热加工 技术不仅能够杀灭或抑制乳中所污染的微生物,保证乳品的食用安全和延长货架期,同时对乳的感官品质、营养保 留及乳蛋白加工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综述超高压处理对牛乳感官特性、理化特性及乳蛋白加工特性等影响的研究进 展,为超高压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酶具有微量、高效、绿色无毒、节能环保、专一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基于酶的特异性与乳制品中的不同成分反应,可以安全、高效地得到理想结果,改善乳制品质量,提升乳制品品质。因此,酶在乳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乳糖酶、谷氨酰胺转移酶、凝乳酶和乳过氧化物酶在乳制品加工和保鲜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进行阐述,同时,介绍酶联免疫分析法在乳制品检测中的应用,旨在为酶在乳制品加工、保鲜和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奶业振兴,2016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发起实施了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项研究项目——优质乳工程,它涵盖了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3个方面。其中优质乳标识制度提出了以活性酶类、活性蛋白和糠氨酸为核心的优质乳制品品质的评价方法。目前,在糠氨酸和乳铁蛋白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前处理时间长且过程复杂,对样品纯度要求较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灵敏度高,但设备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毛细管电泳质谱法对生物大分子具有较好分离检测效果,但是毛细管电泳和质谱接口还存在一定缺陷,维护成本较高,检测重复性差。本文阐述了优质乳中糠氨酸和乳铁蛋白的检测方法,比较了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开发优质乳中糠氨酸和乳铁蛋白检测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制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已实施的乳制品农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中均采用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前处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并重点介绍QuEChERS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其在乳制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振宇  王勇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820-283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霉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和霉变谷物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黄曲霉毒素物理与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处理很难将其破坏,是目前公认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会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原料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对整个乳制品产业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简便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了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质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试纸条法等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应用,总结以上各种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中的优势与其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新的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10 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食品、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食品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在食品中功能的定位和认识逐渐改变和加深,对进一步改善食品加工贮藏传统技术和工艺、提高食品风味品质以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近5 年来国内外有关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乳中微生物及其对乳品质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乳被称为"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富含蛋白质、乳脂、钙、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也被称为"接近完美的食品".但我国的牛乳多用于液态乳的加工,其营养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酪蛋白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会影响乳产量、乳的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乳制品加工特性以及营养价值,因此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对现有研究中关于酪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