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主要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方面分析了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特征和诊断方法,从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等6个方面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科学防控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农村肉羊养殖户科学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小反刍兽疫是家养(山羊和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病毒性疾病。它由一种麻疹病毒引起,在临床和病理学上与牛瘟和人麻疹相似。小反刍兽疫病毒能够通过引起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破坏一个国家的经济、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从根本上来说,实现彻底消灭该种疾病所需的疫苗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但新的疫苗研发将致力于满足区分受感染动物和接种动物(DIVA)的必要条件,将会大幅度减少疾病后期阶段的血清学监测所需的时间和财政成本。本文主要介绍小反刍兽疫的研究历程、病毒特征和流行特点,结合国内外应对小反刍兽疫疫情的策略,探讨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属于烈性传染病之一。小反刍动物是该病主要感染对象,其中绵羊和山羊感染性较大,患病动物可出现口炎、肺炎、发热和腹泻等,隐性感染及患病动物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较广,可通过胚胎移植或受精等进行传播,也可由间接接触或直接接触传播,经飞沫由呼吸道进行传播。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的有效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几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要点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旨在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感染家养和野生反刍类动物的急性传染病。2013年11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一起小反刍兽疫疫情,这是新疆首次出现小反刍兽疫疫情,是我国第2个发生该病的省区。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疫情处置、防控措施等,以便更好的防制本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呈扩大趋势,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生产安全,成为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此,及早做好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工作,严防该病传入,有效保障该辖区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将有关防控措施简要论述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及同行参考,同时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2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怀疑为小反刍兽疫感染。对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患病山羊分泌物棉拭子样品和6只患病山羊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竞争ELISA试剂盒对6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利用抗原捕获ELISA试剂盒,在11只病羊样品中都检测到小反刍兽疫抗原。利用能特异性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PRV N基因片段RT-PCR反应,从11只病羊样品中检测到PPRV核酸。针对2号样本病原核酸N基因和F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该毒株与西藏流行株序列片段相似性分别为96.5%和97.5%。遗传进化分析,该病原属于谱系4,与巴基斯坦等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近年来,全球PPR疫情复杂,我国周边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态势。我国近期也陆续在多个省份发现疑似和确诊疫情。2014年3月27日,农业部宣布针对小反刍兽疫疫情启动一级响应。加强小反刍兽疫诊断工作、加快新型诊断试剂研发工作是当下做好防控小反刍兽疫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几种小反刍兽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建立了喷雾-复凝聚法制备灭活PPR微囊疫苗的工艺方法,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了主要性能指标测定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三批微囊形态均呈不规则长囊状,平均包埋率为42%,包埋前后灭活PPRV抗原活性得到较好保持。制备的灭活PPR微囊疫苗在免疫绵羊后1个月,中和抗体滴度均能达到1∶20以上,均高于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1∶10的质量标准,最高可达到1∶160;且中和抗体滴度至少能持续7个月,呈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15.
16.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从首次发生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成为了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该病的流行动态,并介绍了几种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原料,本研究通过优化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蛋白表达与纯化条件等方法,分别在pET-30a与pET-32a两个不同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小反刍兽疫核衣壳蛋白(N)。分别对重组大肠埃希氏菌pET-30a-(N)-BL21(DE3)株与pET-32a-(N)-BL21(DE3)株种子批的P7代与P20代进行蛋白诱导表达与抗原提取纯化,共获得6批小反刍兽疫病毒pET-30a-(N)蛋白与pET-32a-(N)蛋白,并对蛋白的浓度、纯度、抗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纯化后的重组抗原与羊小反刍兽疫病毒阳性血清有明显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性,而与羊痘病毒阳性血清、羊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阳性血清等特异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今后以N蛋白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竞争ELISA检测方法、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及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是山羊、绵羊以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自从首次发生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成为了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诊断技术和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反刍兽疫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初步做出假设性诊断,但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支持。论文从小反刍兽疫目前的世界分布情况、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起源以及易感动物等方面阐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小反刍兽疫疫苗,为该病的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