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对规模化奶牛场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1、用药前未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用律胎素和CIDR+PG处理,发情率分别为47.9%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6.5%和52.9%,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27.1%和26.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同期发情处理前先对不发情母牛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再使用律胎素和CIDR+PG.发情率分别为88.9%和91.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0.0%和54.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4.4%和50.0%,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用律胎素和CIDR+PG组合对已知和未知卵巢状态的不发情奶牛进行处理,其发情率分别为89.7%和48.8%,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1.4%和52.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受胎率分别为46.2%和25.6%,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欲使产后80天以上不发情奶牛达到理想的同期发情和受胎效果.在实施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以前.应先对不发情母牛的卵巢等状态进行直肠检查,针对卵巢的不同发育状态.选择不同的药物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同期发情技术是规模化肉羊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可实现1年2胎或2年3胎、3年5胎,便于集中早期断乳和早期出栏上市。本文论述了羊的同期发情技术原理、供受体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供受体发情时间以及同期发情技术的优势与注意事项。在同一时期,同期断奶、育肥和挤奶为现代细羊羊肉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2002年5~12月,我场先后同期发情处理奶牛219头,其中126头使用了KaMar发情鉴定器,93头使用了Estrus Alert发情鉴定器。两者均有效地协助了观察人员进行奶牛发情鉴定,实现了既减短观察时间,又提高了观察准确性的目的。本文就奶牛发情鉴定器的理论依据、应用材料、使用方法等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塔里木马鹿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探索和总结,在繁殖季节采用阴道栓+PMSG法同期发情,PMSG剂量为400~500I U,最佳输精时间在发情后8~10小时,1次定时输精在撤栓后61~63小时输精受胎率较高,最佳输精部位为子宫体中部。  相似文献   

5.
肉羊养殖在畜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会影响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肉羊生产中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肉羊养殖生产中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处理方法、优势及注意事项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放置含有0.3g孕酮的阴道栓(CIRD)配合肌肉注射PMSG,对布尔母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取栓后36-55h内的同期发情率为100%,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85%,3个情期受胎率为100%,平均产羔率为254.54%。采用阴道栓配合FSH进行超排处理的布尔山羊供体,48h的同期发情94.5%。放置阴道栓或肌注PG处理的关中奶山羊受体48h内同期发情率为83.94%。  相似文献   

7.
同期发情技术是规模化肉羊高效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可实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三年五胎,便于集中早期断乳和早期出栏上市。甘肃中部地区规模化肉羊生产同期发情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情期受胎率初配母羊高于经产母羊,并且夏秋季节高于冬季;品种间比较,萨福克母羊第一情期受胎率高于特克塞尔母羊,特克塞尔母羊同期发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同期发情技术在提高种羊繁殖效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PMSG"法诱导160只10月龄育成绵羊同期发情,发情率达95.63%,考摩型细毛羊与罗姆尼半细毛羊分别埋栓13 d或14 d后同期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138只长期不发情或多次发情配种但不受孕的种山羊通过同期发情处理后,44只怀孕并获得66只断奶羔羊,同期发情技术用于提高种羊繁殖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几年同期发情技术在阿克苏地区实践应用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出未来同期发情技术处理时间、激素选择、影响同期发情效果的有关因素和人工授精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奶牛同期发情用药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同期发情技术是1种以外源激素控制发情时间的新技术,通过抑制或促进黄体生长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用于同期发情的药物可分为抑制卵泡发育、溶解黄体和促进卵泡发育排卵3类。为了取得最佳同期发情效果,常将3类药物联合应用。本文就同期发情技术中应用的药物及用药方案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规模奶牛场与农户奶牛养殖效益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新创办规模型奶 牛场的劣势和风险,建议政府应把扶持奶牛养殖农户作为现阶段发展奶牛业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省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发病规律及其对乳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全混合日粮(TMR)是现代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普遍采用的饲喂技术。该技术是依据奶牛各阶段的营养需要,一次性供给奶牛精粗比合适、适口性较好、各部分营养浓度相同的日粮。[目的]为了定量分析TMR技术效果。[方法]采用全混合日粮技术饲喂奶牛。[结果]产奶牛奶量提高了10.8%,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1.6%,3.9%和4.6%,每头产奶牛日均增加效益10.7元。[结论]应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可以提高产奶量、乳品质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不加硒);试验组1、2、3添加亚硒酸钠,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试验组4、5、6添加赛乐硒,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研究赛乐硒和无机硒对奶牛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赛乐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发情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显著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缩短了胎衣排出周期,促进母牛正常发情。适宜补硒量为15 mg/d。  相似文献   

15.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不加硒);试验组1、2、3添加亚硒酸钠,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试验组4、5、6添加赛乐硒,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研究赛乐硒和无机硒对奶牛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赛乐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发情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显著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缩短了胎衣排出周期,促进母牛正常发情.适宜补硒量为15 mg/d.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发酵床养牛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养牛模式,核心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处理达到粪尿免清理,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发酵床技术原理、发酵床中微生物、发酵床管理、发酵床的应用效果、奶牛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以期为集约化奶牛养殖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鸽 《中国乳业》2021,(12):94-99
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712 头澳系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患病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 头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率为5.62%。从剩余的未表现出临床乳房炎症状的672 头奶牛中随机选出180 头奶牛,共682 个乳区(720 个乳区中有38 个瞎乳头),分别进行兰州乳房炎检测(LMT)和乳样体细胞数(SCC)检测。经LMT诊断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56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1.11%;经SCC检测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60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3.33%。数据分析发现:各乳区患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乳区阳性率之间没有必然规律;6岁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与2~3岁、4~5岁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6岁及以上奶牛乳房炎的患病率要高于2~3岁、4~5岁奶牛;6胎及以上的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与其他胎次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6胎及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要远高于1胎、2胎、3胎、4胎、5胎奶牛。  相似文献   

18.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日粮中的阴、阳离子对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影响奶牛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机体的代谢活动及多项生理指标,而且在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适宜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能提高奶牛的采食量、生产性能,还能有效预防奶牛的产后瘫痪等疾病。作者现就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 anion balance,DCAB)在奶牛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三种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北京地区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未免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疫苗的3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 65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BCV、BRV感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V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8.2%,BC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7.2%,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2.2%,BVDV、BCV及BRV感染在密云、怀柔和昌平3个区县的牛群中普遍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奶牛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0.
试验探讨了激素处理、季节、供体母牛体况、胎次等因素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为连续超排研究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CUE-MATE法和自然发情法超数排卵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CUE-MATE法处理周期短;中等、上等体况的供体母牛超数排卵效果显著好于体况较差的牛(P<0.05);冬、秋季节超数排卵效果显著高于春季(P<0.05);经产母牛和青年牛超数排卵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奶牛规模化胚胎生产可采用CUE-MATE法,选取中等以上体况在秋、冬季节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