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粉溶解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 5413.2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中的第二法溶解度的测定来测定乳粉的溶解度。通过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计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取置信度为95%时,得到的乳粉溶解度:X=(99.97±1.60) g/100 g,取k=2,扩展不确定度为U=1.60 g/100 g。[结论]该方法可以为乳粉溶解度的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GC-FID)对乳粉中1,2-丙二醇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此为基础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通过创建测量1,2-丙二醇含量的数学模型,评估影响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最终形成该方法检测乳粉中1,2-丙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样液浓度、体积、样品质量和结果重复性是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2.60%、0.259%、0.0203%和0.698%。分析整体的检测过程发现,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量器以及标准曲线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相对较大,最终得到乳粉中1,2-丙二醇的含量范围为0.123±0.00664g/kg(k=2,置信概率P=95%)。该研究数据可作为GC-FID法测量乳粉中1,2-丙二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依据,能满足乳粉中1,2-丙二醇检测结果的规范性表达,同时为该方法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逐项分析和合成,得出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当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磷含量为180.5mg/100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3mg/100g. 相似文献
4.
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以进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按照GB 5009.25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进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 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等要求,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性检测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个含量生物素的不确定度报告:样品A(19.87±2.84)μg/100 g,样品B(30.35±4.41)μg/100 g,样品C(53.15±7.15)μg/100 g(置信区间95%,包含因子k=2);随着样品中生物素含量的增高,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评定了凯氏定氮法对乳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不确定度所占分量。乳粉中蛋白质测定结果为:(23.1±0.5)g/100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牛乳中脂肪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讨论影响检测结果各不确定度分量并量化,求出样品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检测结果进行表述,专注于改进那些起主要作用的分量,提高测定的精确度和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简称"婴配粉")中叶黄素含量的方法依据为《GB5009.2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黄素的测定》.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厂的婴配粉中叶黄素的含量,在分析与量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配粉中叶黄素的试验过程中,对标准溶液、样品前处理、标准曲线拟合、仪器重复... 相似文献
10.
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是指测定结果的可疑程度,这是测量结果可疑程度的一种定量表述,定量说明实验室的测量能力水平。通过对生乳中硫氰酸根含量测定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能反映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范围与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乳品消费量持续增加,乳品质量安全关乎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乳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逐本求源地针对原料乳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拟定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四方面综述了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外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通过国外成熟的定量风险评估案例,介绍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提出未来应加强构建肠毒素预测模型,较为系统的对原料乳从牧场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2010年从贵州省猪肉和牛奶样品中分离鉴定出73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显示,动物性食品源葡萄球菌耐药较严重,对临床上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且为多重耐药,其中乳源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猪肉源葡萄球菌严重;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耐药,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克林霉素、泰妙菌素及利福平耐药;猪肉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和泰妙菌素耐药,乳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谱与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似。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评价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本研究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探究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不同环境温度(4℃、25℃、37℃)、不同作用时间(1 min,5 min,10 min)以及存在有机干扰物(3%、25%的牛血清白蛋白)等条件下对猪源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结果显示,在没有有机物干扰时,浓度为167 mg/L的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在4℃、25℃、 37℃下均可在5 min内完全杀灭2种受试菌(107CFU),说明环境温度对该复合剂的杀菌作用影响不明显。当有机物浓度为3%时,该复合剂在10 min内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浓度为250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 mg/L;有机物浓度为25%时,作用时间不低于10 min,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浓度为1000 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0 mg/L。有机物含量高杀灭相同数量受试菌所需复合剂的量也需要加大、作用时间延长,说明有机干扰物对复合剂的杀菌作用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提示,为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建议养殖场在使用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剂时的有效浓度不低于1250 mg/L、作用时间10 min以上时杀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检测并对比分析中国北方地区3个荷斯坦牛场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菌)的流行情况及乳汁中总菌群的抗生素耐药性。试验采集北方地区3个荷斯坦牛场的生产群奶样、大罐奶样和临床型乳房炎牛奶样共181份,首先采用Baird-Parker选择性培养基对金葡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采用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含金葡菌特异基因nuc的金葡菌菌株;最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奶样中总菌群及金葡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发现,181份奶样带菌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3%,分离纯化了48株金葡菌。奶样总菌群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3个荷斯坦牛场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耐药性均较高,达89%以上;对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达80%以上;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过半;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8%~58%)。对金葡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3个牛场金葡菌对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有较高耐药性,但均对阿米卡星、氯霉素、加替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3个牛场绝大多数菌株都产生了多重耐药谱。研究结果为奶牛场乳源总菌群、金葡菌耐药性情况及科学用药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