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野生草种溚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溚草在海拔3800m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71.8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8.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藏异燕麦进行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藏异燕麦在海拔高度3800m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25天;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78.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268.1kg/hm^2和425.3kg/hm^2;第2年至第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680.7kg/hm^2和368.7kg/hm^2。藏异燕麦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3.
对当地野生草种麦宾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宾草在海拔高度3 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在栽培条件下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栽培当年高度可达到16.0cm,盖度达到60%,第2年株高可达到110cm,盖度达到96%;栽培当年干草产量为1 266.8kg/hm2,第2年、第3年和第4年的干草产量分别为7 959.4kg/hm2,6 462.4kg/hm2,5 244.1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1 000.2kg/hm2,880.6kg/hm2,790.5kg/hm2。该草种是适合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也是高寒草甸地区建植高质量的生态型或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4.
5.
野生E草的栽培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草芦是野生禾本科多年生优良牧草,一些国家早已培育成为优良的栽培牧草,我国北方尚未引进栽培,内蒙古哲盟查金台牧场引进当地野生草芦栽培驯化历时12年,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繁殖技术等诸方面做了系统细致的科学研究,亩产鲜草5,600公斤、种籽50公斤。粗蛋白质200公斤。草芦为家畜所喜食,而-30℃安全过冬,在下湿盐碱地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野生黄花苜蓿栽培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野生黄花苜蓿进行了多年的栽培驯化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苜蓿栽培品系与野生群体相比返青早,生长速度快;株型直立或半直立,植株高度、分枝数量、叶量等性状均优于野生群体;平均鲜、干草产量分别比野生原始群体提高2.5倍和1.3倍,比敖汉苜蓿增产15%和4%,在内蒙古东部高寒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综合性状明显优于野生群体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万力生  吴素琴 《中国草地》1995,(4):22-23,28
初步研究了黍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几项主要经济性状以及栽培技术,发现大黍草的草质柔软,产草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27份象草.采用茎节无性繁殖.经观测:象草适宜在海拔1000m以下种植.气温在14℃左右开始生长,25~35℃生长迅速,生长期250d左右;平均株高2.89m,单产42318.75kg/hm~2,利用期7~9个月;可作为草食家畜及鱼类的青饲料,加工处理后还可作草食动物越冬饲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牧草.  相似文献   

10.
昆明地区草坪草栽培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3a对14个草坪草品种,从植物物候期,生态适应性及综合性状的详细观察,提出了适合昆明地区的草坪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分逆境对发草脯氨酸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发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干旱、水涝胁迫下发草地上部分及根系中脯氨酸(Pro)积累状况及其代谢途径中底物、中间产物和关键酶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均使发草Pro含量显著升高(P<0.05),相同的水分处理下发草地上部分及根系中Pro含量相差不大.2)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下,发草地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温度对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的发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发草萌发、幼苗生长特性影响及预测发草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25℃是发草萌发的最适温度。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发芽基本温度(1.84℃)明显高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基本温度(-8℃~-5℃);其萌发最适温(23.06℃)明显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25℃~26℃);萌发最高温(41.1℃)显著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最高温(48℃~57℃)。同时,除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外积温模型能准确预测供试发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由此可见,采集地的年均气温温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可塑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地理种群发草种质资源筛选、确定不同生境发草最佳播期及利用发草进行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黄河源区发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境地植物群落物种结构组成、多样性分布、土壤理化特性等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RDA排序法分析了黄河源区玛沁县5个发草适生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和土壤影响因子及其关系,以期揭示影响发草种群在复杂多样高寒沼泽异质生境中适应性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发草适生地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发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恒温和变温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为0.274 g。较高温度有利于发草种子萌发,较低温度萌发速率较慢。25/1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可达98%,为发草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10℃下发芽率最低,为61%。发草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初次和末次统计时间分别为第7 d和15 d;25℃条件下芽长最长为2.63 cm;25/15℃条件下根长最长,达到1.29 cm;30/5℃条件下的芽长、根长最短,分别为0.31 cm和0.25 cm。  相似文献   

15.
花叶细辛引种驯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花叶细辛的引种驯化途径及不同引种控制条件(包括基质、生根剂NAA、光照、引种时间)对引种成活率的影响,并比较了驯化后的花叶细辛和野生花叶细辛的差异。结果表明,获取引种材料的有效途径是截取根状茎。所选的引种基质,除河滩土外,其余3种成活率都较高;引种材料经生根剂(NAA)和遮荫处理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引种适宜时间是2~3月和9~10月,以9~10月最佳。驯化后的花叶细辛观赏特性优于野生花叶细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木豆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巴青1号青稞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大部分在抽穗之后开花,小花开放顺序通常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开放,单个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5~8d,群体开花时间可达到10d。一日开花高峰在上午09~11时和下午13~15时。青稞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7.2℃~22.6℃,相对湿度55%~65%,结实率为85.7%。  相似文献   

18.
The domestication of swamp buffalo (Bubalus bubalis carabanesis) has been discussed for years and still remained unclear.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ere, when and how the swamp buffaloes were domesticated,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D-loop sequences of 1,788 individuals from China, Vietnam, Laos, Thailand, Burma, Bangladesh and India were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revealed swamp buffalo with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The lineage SA of swamp buffalo may be first domesticated in Lower Yangtze and then migrated following two different routes: one migrated along the Upper Yangtze to Southwest China (L1); the other migrated to Southeast China to Southeast Asia through Guangxi province (L2). During the migration process several later domestication events may be inspired in the Upper Yangtze (SB3), Southwest China and North of Southeast Asia (SB1 and SB2).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non-independent multiple domestication pattern in swamp buffa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