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树的种植     
一、茶叶的发展史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秦汉以前,巴蜀是我国茶叶的摇篮。饮茶在秦朝统一后传播开来。到了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到现在为止,喝茶养生已流传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2.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原产亚热带地区。从1979年开始北力一有引种,但栽种面积小、产量低,基本局限于山东省。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低温对茶树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轻者会让茶树叶片发黄,影响茶叶质量和产量;重则造成植株死亡,造成茶园绝收。在四川重庆地区,茶区  相似文献   

3.
信阳属于江北茶区,是我国北方边缘茶区,由于特殊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每年冬季茶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严重威胁茶树的正常生长,轻则造成茶叶减产、品质下降,重则引起茶树死亡,还会影响到以后一、二年的茶叶生产效益。因此,要十分重视茶树冻害的发生,了解茶树冻害的类型和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茶树的种植     
一、茶叶的发展史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秦汉以前,巴蜀是我国茶叶的摇篮。饮茶在秦朝统一后传播开来。到了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到现在为止,喝茶养生已流传了几千年。二、茶树的生长条件对于任何一种植物,它都有一定的生长条件,茶树也是如此。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对茶树生长比较关键。另外,它主要受温度、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等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原产地,经我国茶叶工作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已经充分证实是在我国。但在我国何地?有说在四川,有说在云南,或者说在我国的西南部,意见还不统一。根据物种起源中心学说,我们对实际材料加以分析,认为在川、黔、滇三省交界的大娄山脉。这里茶树的类型最多,无论树态、叶片或花果等都有很大变异,而且利用历史也较早,故说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的中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川陕哲罗鲑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在青海、陕西、四川有广泛分布,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仅在青海玛可河水域有少量分布,处于濒危。为了保护川陕哲罗鲑珍贵资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川西盆地为三大平原形成,即涪江平原、成都平原、眉嘉平原。这三处都是四川早期不同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眉嘉平原开发虽然迟于上述二处,然而由于服江流域上下是历史上野生茶树最集中的分布区,形成了人类最早利用茶叶的地区之一。乐山市及所属县在隋唐时称为嘉州。嘉者美也、善也。嘉州山水秀丽、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文化发达、历史悠久,早在巴蜀时代这里就是蜀王开明帝的故都,也是我国古代茶叶生产、名茶形成、茶市最早地区。茶叶文化瑰丽多姿、光彩耀人。一、嘉州在巴蜀时代已开始产茶根据巴蜀史记载:蜀国形成后最早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舟山市是我国黄杨尖芽茶的主要种植基地,黄杨尖芽茶由于口感清甜、色泽香醇,早在1915年就荣获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铜奖,曾荣获了2003年上海国家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绿茶类金奖,是人们的茶叶首选。本文从建立茶园、施肥、种植时机、规划茶树密度、后期茶树护理及茶叶的采收等6个方面,针对黄杨尖芽茶的种植技术进行科学分析,为黄杨尖芽茶的高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饮茶品茶是一种美的享受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陈杖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饮茶习俗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数千年来,我中华民族在茶树载培、茶叶加工、饮茶技术以及发展茶文化等方面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加快,茶叶栽培总面积已跃居全国第4位,由于温室效应等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灾害性气候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变化。为预防或减轻灾害性气候对茶树的影响,对茶树灾害性气候防治及减灾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贵州茶叶的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传友 《农业考古》2007,(2):125-127
皖西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在汉代就有茶树的栽培利用,魏晋六朝以后形成商品,茶叶行销北方冀鲁豫晋陕地区和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地区,皖西地区历史上先后培制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齐山云雾、舒城兰花等名茶,蜚声中外。千百年来,在采茶、制茶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皖西人创作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千百年来,涌现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茶,人们对茶叶的喜好程度也有增无减。但随着近年来环境气候等的变化,对茶树的生长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基于此,主要围绕茶树的防虫减灾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阳山县影响茶树生产的天气灾害、茶树生产与天气因素的关系以及对茶树产量和质量与天气因素的分析,有利于阳山县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为茶园提供良好的小气候条件,增加茶树产量,在茶园小气候精细调控、茶叶生长条件的适应性评估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叶起源于我国传播于世界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茶业一直是我国优势的传统产业,在国内外均占有重要地位。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某乃解。”以上传说反映是早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就吃茶叶,茶叶有解毒的功能。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成为重要的茶叶产地,并有优质产品进贡朝廷。最早将某…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茶叶生产现状 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我国饮用和栽培茶最早出现在云南、四川等地区,其历史悠久.茶树具有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的生态特征.目前我国在浙江、四川等20多个省市区都有茶树种植,现有茶园165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1999年全国产茶68万吨,其中国内销售42.4万吨,出口19.96吨,已出现了暂时生产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唐代我国茶文化形成特点及向外传播途径(提要)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及茶文化形成重要时期,当时已将野生茶树普遍实行人工栽培种植。全国种茶区域遍及13省42州郡,可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  相似文献   

17.
茶树栽培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之一,茶树生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病虫害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是我国茶叶栽培过程中的重点,也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江城县茶叶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乐清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最近几年对茶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乐清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乐清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日照、气温、降水、积温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倒春寒、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成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近几年对茶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文成县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成县具有丰富的气候资源,日照、气温、降水、积温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倒春寒、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丹寨县茶叶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于飞  刘娟  蒙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55-157
利用丹寨县1981~2010年气温、降水、空气相对湿度、天空总云量以及雾出现日数等气象观测资料,从丹寨县茶叶生产的气候适宜条件、茶叶生产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入手,归纳出丹寨生产优质茶叶的气象指标,分析丹寨优质茶叶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丹寨县茶树生长的光热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光热水匹配良好,气候优势明显;多云雾天气,干旱、洪涝灾害、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灾害较轻,且生态环境保护好,无大型化工企业污染,有利于优质茶叶的生产。主要不利气候是夏季伏旱,但伏旱的影响相较于我国东部沿海茶叶生产区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