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建州兔毫盏     
建州兔毫盏福建省武夷山市图书馆陈文兔毫盏,宋代著名茶具之一,是一种敞口、深腹、浅圈足的小茶碗,以其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的银色结晶,在甜色于澜光中,其银白色之波纹如兔毫状,或作灰色之鹧鸪背状、又名兔毫盏或鹧鸪碗,宋代以建窑烧造者为佳,俗称“建盏”。建...  相似文献   

2.
自唐代饮茶运动蓬勃兴起以来,茶神陆羽又创造性地推出了一整套系统的专用茶具,给怡情悦志的灵魂之饮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套朴素自然而又经济实用的茶具的面世,给茶道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憾,以至于“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这种新生事物迅速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的至宠。但经过五代乱世初治,在宋代,陆羽茶道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甚至于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致使以淡雅为宗的中国茶具艺术的发展窜入了一条不见阳光的岔路,而这一切,都缘于宋代风靡一时的斗茶游戏。 一、斗茶游戏的成因 斗茶是一种始…  相似文献   

3.
舟冰 《农业考古》2000,(2):167-168
我国的茶具品种纷繁,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有陶器、瓷器、铜器、金器、银器、玛瑙器、漆器等,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其中有一独特的花朵盛开在茶具的百花园里,这就是石制茶具。 石茶具是一种工艺茶具,是选择鸡血石、寿山石、麦饭石、木鱼石、端溪石、菊花石、灵壁石等色泽、纹理合适的优质天然顽石,经匠师们依据科形,反复揣摩,熟记于心,待得成竹在胸,灵感降之,便白天黑夜地飞弓走刀,“自得其乐”,直到心中的意象把手中的石茶具呼之而出。 石茶具可以上溯到宋代,蔡襄在论及茶瓶时说:“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明代屠隆说:…  相似文献   

4.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这是女诗人冼玉清对潮州“工夫茶”的赞美。潮州“工夫茶”是对我国古代品茶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对古代“品茶”习俗作了生动的描写:“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妨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爵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馀甘,一杯以后,再试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潮州志》引《苜蓿集》诗注说:“潮人嗜茶,器具精细,手自烹瀹,名曰功夫茶”。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和今人翁辉东《潮州茶经》均对“工夫茶”作了专门论述。翁氏的论述尤为周详。潮俗中有“茶三酒四游玩二”之说,认为喝茶最好是三个挚友一起喝,所以一套工夫茶具,通常也只配三只茶杯。“工夫茶”的主要特色,在于它非常注重茶品之选择,茶具之精美,水质之品评和烹法之从容有序。  相似文献   

5.
漫话茶托和茶几福建省漳州市林长华现代每说茶具,大多提述壶啦杯的,而茶托似乎成了冷落的对象。其实,古往今来,茶托就是茶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配角。常言道:“荷花虽美,也要绿叶衬托”。茶托正是在茶具中起到“绿叶”的作用。茶托别称不少,有托盏、托子、碗托、茶盏...  相似文献   

6.
点茶与斗茶在宋代社会倍受推崇,成为盛世之清尚,点茶具专用于此项活动,为获得技术与艺术上的最佳效果,极尽设计之能事。本文试从造型、材质、装饰三个方面阐释宋代点茶具满足点、斗茶功能的适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7.
《斗茶图》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画过一幅《斗茶图》,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说明古代斗茶风俗有重要价值。《斗茶图》共绘四位人物,皆男性,每人身边都放置着几副茶担子,盛有茶具、茶炉。其中一位脚穿草鞋,坦胸露臂,手捧茶碗,正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左侧一位男子,卷着衣袖,正提壶持碗,往茶碗中注入茶汤,对面两个人正聚精会神,听其讲述,自己也耀耀欲试,似乎在发表自己的斗茶意愿。唐代陆羽《茶经》讲究茶汤香和味,鉴别方法不是“干看”,而是“湿看”,即通过泡茶加以识别,“嚼味嗅香,非别也。”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兴起一种“斗茶”风俗。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斗茶  相似文献   

8.
取法自然的绞胎茶具安徽省祁门县政协倪群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省的宋代巨鹿故城遗址中出土了一类瓷器,从器形上看虽与普通瓷器并无多少不同,但认真考究一下,便可发现这类瓷器在坯胎制作上别具一格,迥异于别类。此后,这类瓷器在唐代和宋代的许多古窑址中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9.
德化窑茶具略论福建省博物馆林蔚文林桂枝福建省南部山区的德化县,自北宋以来的近千年间,大量生产各种瓷器,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白瓷闻名于世,德化窑因此也在中国古代名窑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宋代以来德化窑烧造的大量茶具等生活用品,却似乎没有受到人们太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出适合的茶具,古人饮茶讲究的是闲情逸致,而现代人面对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生活,能喝上一杯好茶往往成了一种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心情的奢侈享受,这就需要既要适合现代生活方式又有传统继承的新时代茶具,这就是陶艺茶具。  相似文献   

11.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2.
古语说:“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茶壶是茶具的主角之一,自从文艺界人士参与到造壶活动中后,他们以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之美,赋予茶具以蓬勃的生命。本文以清代至现代五位著名画家为例,浅析他们所作茶壶画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一)白鹤沐浴(1)洁具涤尘当在先,谓如白鹤沐清泉。孟臣壶(2)上水经过,杯有若琛(3)浴后编注:(1)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2)孟臣壶:乌龙茶具,来自人名。史载明天启年间宜兴著名制陶师叫惠孟臣,他精制的紫砂茶壶落有“孟臣”款,茶人遂习惯称为“孟臣壶”。(3)若深杯:亦来自人名,史载“若深所制茶杯”形美质佳。(二)观音入宫(1)茶名雅号铁观音,品种优良环宇闻。问得入宫茶几许?常规容量五公分。注:(1)观音入宫(投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公分。(三)高山流水(…  相似文献   

14.
方成军 《农业考古》2000,(2):158-160
绚丽多姿的唐诗中,咏瓷诗的发展一脉相承,大诗人杜甫、白居易以及孟郊、皮日休、陆龟蒙、郑谷等皆有咏瓷诗篇或诗句传世。从咏瓷诗几乎都是咏吟茶具来看,唐代咏瓷诗的兴盛与唐代盛行饮茶以及对瓷茶具的需求有关。本文在唐代社会饮茶习俗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唐代诗人笔下的咏瓷诗来考察唐代的瓷茶具。       一 唐代咏瓷茶具之诗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首先,唐代咏瓷茶具之诗的兴盛与唐代社会饮茶之风盛行有关。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汉代王褒《僮约》已有“武阳卖茶”、“烹茶尽具”之句,表明汉代已有饮…  相似文献   

15.
访金沙寺记     
访金沙寺记浙江湖州楼明初宜兴紫砂茶具之源,往往从金沙寺僧制陶说起。明代士绅吴颐山在寺中读书,侍僮供春也以紫砂仿寺内一株大白果树瘤捏成树瘿壶,由此名声大振,现世上有供春所制壶一,供春成为紫砂茶具的鼻祖。因为论及紫砂陶必说金沙寺,但从来也未见过一篇关于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具 ,种类繁多 ,造型优美 ,既有实用价值 ,又富艺术之美 ,所以驰名中外 ,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人们在品饮茶的过程之中 ,茶具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茶具 ,按狭义的范围 ,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壶、托盘等饮茶用具。芳香美味的茶叶配上质优、雅致的茶具 ,更能衬托茶叶的颜色 ,保持浓郁的茶香。通常茶具大概可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等。一、竹木茶具 :因其易吸收茶味 ,且不便观察汤色 ,所以较少使用。二、金属茶具 :其中较常见的是以锡为储茶器具材料 ,因为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 ,盖为筒状…  相似文献   

17.
晚上,在茗秀园陶艺坊里,巧遇友人丁黎辉先生,自然要品茗聊天了。为悟玉川子那七碗茶的美妙,点了一壶功夫茶。据说,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不过,现在它早已散尽了王公贵族的气息,寻常百姓也能得而品之了。 我俩落座后,服务小姐便笑盈盈地端来了小巧玲珑的紫砂茶具,这正合了茗性宜于砂壶的说法。这品茶的“行头”是,茶海之上放置一紫砂小茶壶,一紫砂功道杯上覆有金属茶漏,两个蓝地而有白色竹、石、兽图形的闻香杯和品茗杯;仿古茗炉是以酒精为燃料,很干净,小姐用打火机点燃后,将煎水壶坐上。古称为玉书碾的煎水…  相似文献   

18.
几十年来,从(广东)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一提到工夫茶,总要举潮汕工夫茶(或称潮州工夫茶)为例,对孟臣罐、若琛杯,对“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津津乐道。 潮汕工夫茶被称为广东三宝(1),潮汕地区的品茶习俗被视为工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秀出,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茶艺的璀灿和中国茶道的精博,有人说:“中国茶道在潮汕”,这话绝非“信口开河”,而是有一定道理的。饮茶遍及潮汕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对茶具及品饮程序的讲究是全国少有的。 何谓潮汕工夫茶?我们可以从工夫茶名称的来历、工夫茶品饮程…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茶文化极为繁荣,不同于唐代茶具以金属制器居多,并以"金银为优"的情况。宋代茶具以瓷质见长,斗笠碗线条简洁,以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完美地迎合了使用者对功能的需求,虽然属于造物范畴,却从釉色和形态上应和了宋人清澄淡雅的心态对物质世界的影响,借助材质之美将清雅、隽永的审美意境推向了巅峰,可谓是中国瓷器高峰区段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亦能醉人",中国是茶的故乡,吐蕊溢香、千姿百态的名茶,吸引了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折腰.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因此被誉为茶文化的"龙凤盛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