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0,(2):269-270
在陆羽交往的文人墨客中,李季兰是一位有着特殊意义的诗友。在过去的茶史研究中,不仅因为她是一位女性,而且还被说成与陆羽有着不同寻常的恋情关系,以讹传讹,造成误解。所以,有必要对它们的交往作一些考察,正本清源,还历史的真正本相。 李季兰,名冶,字季兰。《全唐诗》小传称其为吴兴人,《唐才子传》说其为四川三峡人。新旧《唐书》无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其诗一卷,已散佚,《全唐诗》今存诗十八首又八旬。事迹散见于《中兴间气集》卷下、《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玉堂闲话》、《奉天录》卷一、《唐才子传》卷二。《中兴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宋兆麟先生,在1991年第2期《农业考古》上标题为《茶神─陆羽》一文中说:“陆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后人奉其为神……但是流传至今的有关茶神陆羽的形象却极为罕见。最近中国历史博物馆在整理文物过程中,发现一尊河北唐县出土的白瓷陆羽像。据1989年第9期《文物》上说:‘此像上身着交领衣,下身着裳,戴高冠,双手展卷,盘腿趺坐,仪态端庄……’这件瓷像是与风炉、茶壶等一组邢窑茶具一同出土,故可推知为茶神陆羽像,其手中所捧书卷,可能代表《茶经》一书”。另外,1963年夏,河北顺义县南关,辽代塔…  相似文献   

3.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7,(5):187-192
前记:本文对陆羽撰著、编述、诗文、碑碣的所有著作,作一考察,记录存佚、卷次、版本,对各书内容不作详细介绍。因各书历代版本源流繁多,所记版本卷次仅以文后参考书目为准。《茶经》三卷存。有宋咸淳九年(1273年)左圭原刊百川学海本和明刻本等多种版本。原书三卷,据(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季疵始为三卷《茶经》,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而疬去,虽疾医之,不若也。”所言与今本《茶经》内容次第相同,今本都作三卷十篇。至宋以后,《茶经》卷本渐有歧异。(宋)…  相似文献   

4.
陆羽在江西的行迹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羽在江西的行迹考上饶茶厂吕维新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坛人材荟萃,郡星灿烂。陆羽是一位凭藉自己的智慧、劳动在文坛上、茶学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全唐诗》、《唐才子传》等古典文库中都收有他的作品和传记。但他的文学作品,多已散佚,...  相似文献   

5.
赵大川 《农业考古》2002,(4):205-230
提 要一、古籍对陆羽在上元初的记载 ,有“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隐苕溪”、“隐居苎山”、“隐居苕” ,和“闭关读书”、“阖门著书”、“著茶经其地”等说法 ,需考证清楚。二、陆羽著“茶记”、“茶经”考。古籍上对陆羽有著“茶记”一卷 ,“茶记”二卷 ,“茶经”三卷 ,“茶经”二卷 ,“茶论”三卷等说法 ,应以陆羽著“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为妥。三、“余杭苎山考”。大量古籍、地图证实陆羽曾隐居余杭苎山并著“茶记”一卷。四、苕即余杭考。南宋嘉泰二年进士、兵部尚书、兼修国史洪咨夔之“余杭县治记” ,是“苕…  相似文献   

6.
陆羽与越州     
陈郑 《农业考古》2021,(2):197-201
陆羽《茶经》第一次系统整理了茶事,建构了后世茶学著作的基本架构,为普及茶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陆羽也被尊称为"茶圣"。为考察茶事,陆羽走访了很多地方,其中包括越州。在越州,陆羽品鉴越茶,到会稽山祭祀,和越州结下了深厚的渊源。越州的考察经历也影响到陆羽的创作,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尤其是《茶经》中,也留下了与越州相关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陆羽与茶     
陆翁好茶常常独自一人泡一杯清香在西湖的柳荫下品茗无论柳绿桃红酷暑严冬他都用一种极简陋的曲线怡然自得而浅黄色的叶舟在他职荡的眼波里泛盈出苦涩中的缕缕甜丝有一次他兴趣来了骑一匹瘦驴游僧似地迷入了深山白天背一个竹篓上山采茶晚上在水和火之上煎成芬芳的一壶对空赏月轻吟烟波后来他把自己的由衷之言刻在花白的胡须上一张嘴就能散发阵阵茶香许多骚客雅士羡慕不已他却只想沿着鸣咽的河流送给那些同甘共苦的山民可不知怎的半途中竟坠入官府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金色的品茶唱片 1992年3月2日于松宜陆羽与茶@李灿$湖北省松宜矿务局一中<正…  相似文献   

8.
径山茶考——陆羽《茶经》与日本茶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区西部的余杭区径山自唐宋以来是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著茶经的圣地,日本高僧圆尔辨圆创“日本茶道”之源头,历史上演绎过许多令佛徒茶人顶礼膜拜的圣事。……  相似文献   

9.
陆羽与信阳茶信阳地区农牧局黄道培,黄予涛据史载,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茶圣陆羽的抱负和决心得到“伯乐””贬谪竟陵司崔国辅的赏识和支持,崔公将自己心爱的白驴、乌牛和文槐书函赠给陆羽。时逢盛唐,经济文化发达,茶区已由巴蜀发展至江淮一带。陆羽遂由竟陵...  相似文献   

10.
凡与茶有缘的人皆知陆羽;研究陆羽学术的人都知道湖州。陆羽在湖州定居36年之久,包括《茶经》在内的十多部著作都完成于湖州,湖州被认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在浙江之北、太湖南岸。丘陵起伏,气候温润,是历代的产茶区和文人聚集地。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始于汉:“有王姓者,栖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这茗岭就在现长兴县白岘乡。三国时的“以茶代酒”、西晋的“清茶一杯”典故也发生在湖州(当时称吴兴),并有我国最早的贡茶温山御荈(山谦之《吴兴记》)。南北朝时,齐武  相似文献   

11.
李广德 《农业考古》2015,(2):132-136
陆羽不仅是一位茶圣,而且是一位大文学家。《唐国史补》:"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把陆羽茶术如《茶经》也列入"文学"之中。《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载有陆羽大量作品。对欧阳修《集古录跋》和明·徐同气《茶经》序论陆羽之文应予高度重视。研究陆羽著作应该既研究高山之峰巅的《茶经》也须研究其山体山基的所有作品。陆羽研究热持续升温,"陆学"、"陆羽学"、"茶经学"已提出并受到重视。在纪念陆羽诞辰1280周年之际应进行学科研讨,开始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陆羽年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3,(2):211-219
~~陆羽年谱$南昌铁路局@周志刚  相似文献   

13.
感悟陆羽     
丁文 《农业考古》2002,(4):193-199
1994年 ,应法门寺博物馆及馆长韩金科先生之邀 ,我出席了“首届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盛会上 ,有幸结识了湖北省天门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欧阳勋先生。我们一见如故。没聊上几句 ,欧阳君便说 :“你给陆羽写一部传记小说吧 !我觉得你写最合适。”欧阳君是个研究陆羽茶文化的资深学者 ,陆学专家 ,又是陆羽的乡人 ,我掂摸着他话里的分量 ,这不是一般的选题建议 ,而是历史的托付与期望。陆羽作古 1 2 0 0年了 ,虽然古今图书汗牛充栋 ,但一直无人为这个世界级别的伟大人物写一部像样的传记。我为之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14.
以茶文化的视角界定,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的荆门系古荆襄茶区,隶属大荆巴茶文化圈,因此荆门有茶的历史,当可上溯至遥远的神农时期,荆巴地区茶树由野生过渡到人工栽培,史料记载至晚在西周时期,如此,荆门人工植茶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了!千年以降,荆门代不乏茶;现在,荆门产茶的地方仍然很多,所辖区、县(市)几乎都出产品质尚好的绿茶.由于地理位置的使然,茶乡荆门又与世界首位茶学家--世人公奉的茶圣陆羽故乡天门为邻境.两市山水互连,风俗相同;历史上,其政区也互有所属.于是常有人问:茶圣的足迹踏进过荆门这片古老茶区么?回答是肯定的!但要说清这一问题,必须先对陆羽的生平作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5.
蔡泉宝 《农业考古》2003,(2):230-230
陆羽《茶经》“七之事”中载有“宋释法瑶姓扬氏 ,河东人。永嘉中过江 ,遇沈台真清君武康小山寺 ,年垂悬年 ,饭所饮茶。永明中 ,刺吴兴礼致上京 ,年七十九。”此事 ,明嘉靖 (公元 1 52 2年 )和清道光 ( 1 82 9年 )的《武康县志》中都有记载。经笔者近二十年调查、考证 ,史料证实 :武康小山寺 (当地亦称翠峰寺 ) ,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 2 82年 )后至南朝永初元年 (公元 4 2 0年 )前 ,距今已有 1 70 0多年。毁于元朝。明洪武二十二年 (公元 1 389年 )僧智宏重修。鼎盛时的武康小山寺 ,有 999间房、999个和尚和 99口水井。小山寺的南面是一片东…  相似文献   

16.
陆羽三谜     
“茶”是物质,“经”是精神。《茶经》是集茶之性、情、种、育、采、制、具、饮等方面之大成的一部光辉巨著,不仅是我国农业领域内茶文化遗产中之瑰宝,而在世界史上也颇具极高权威和身价。作者陆羽,在其一生中,能舍弃个人一切在颠沛流离中敢为天下先,用毕生心血,翔实无误、无遗地撰就这部巨典,难度之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崇尚首创精神,的确难能可贵。《茶经》一书,不但弘扬了中华茶文化的精髓,而且更为我们现代人探索和发掘茶文化提供了条件,铺平了栈道。陆羽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从来就没有昙花一现过。…  相似文献   

17.
陆羽《茶经·七之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茶文化史料的历史遗产,涉及茶事或茶文化人物有四十三位,其中佛门人物三位,分别是敦煌人单道开、释法瑶和沙门谭济,由此引申出佛教与茶文化的因缘,为后世对于佛茶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陆羽茶道浅析湖门天门市陆羽研究会王厚林茶之为饮,源起于我国古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的重要发现和经验积累。过去民谚中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既然饮茶,就如同吃饭、用菜讲求蒸煮、烹...  相似文献   

19.
陆羽的晚年     
陆羽的自传,无论叫《陆文学自传》还是叫《陆子自传》,我都反复阅读分析,有些自述是肯定的,也有些事并非他29岁前所作所为,而是后来人添加进去的。他初到湖州,结庐苕溪之滨,闭关对书的四、五年间,写出了《四悲歌》、《天之未明赋》二书,是有感于兵灾人祸而作,《四悲歌》就写得真切感人:欲悲天失纲,胡尘蔽上苍;欲悲地失常,烽烟纵虎狼;欲悲民失处,被驱若犬羊;悲盈五湖山失色,梦魂和泪浇西江。充分反映了他在京城遭遇安史之乱,随秦人过江途中凄惨情景。至于《吴兴历官记》等著作,可能后来所作,被人补充进《自传》的。读…  相似文献   

20.
陆羽茶楼记     
二十一世纪初年春 ,国泰民安 ,万象更新。逢盛世 ,吾友君子杉 ,积数年之功 ,耗三月之时 ,兴建陆羽茶楼 ,此弘扬民族文化之举也。陆羽 ,唐代复州竟陵人 ,幼时被弃 ,智积和尚收养为徒。长成 ,离寺庙 ,游四方 ,遍访天下名山奇川 ,品尽五岳香茗甘泉 ,撰茶经三卷十篇 ,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 ,天下益知饮茶矣。始谓茶圣、茶祖。羽生不凡 ,终不为官 ,乃传奇千古垂范青史之人。君子杉 ,仰念羽之旷世逸才卓绝贡献 ,泣涕羽之坎坷经历磨难人生 ,建此茶楼 ,置羽雕像、茶经於内 ,以是纪念矣。何为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发乎于神农 ,闻于鲁周公 ,兴于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