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蔗(Saccharum)与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远缘杂交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利用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斑茅及其F1、BC1与甘蔗热带种、栽培种杂交和回交获得了一些斑茅的F1、BC1、BC2真实杂交种。结果表明:斑茅的F1、BC1的结实率低,育性低甚至不育,但通过回交可以提高斑茅杂种的结实率,且回交得到的BC1、BC2表现出了生势强,产量高、锤度高的优势,为选育具有斑茅血缘的高产高糖种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斑茅的杂交利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海南甘蔗育种场的多年研究资料 ,通过对甘蔗属与斑茅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分析 ,初步认为 :甘蔗属与斑茅属间杂交已培育出含斑茅血缘的 F1真杂种 ,至今仍未证实有含斑茅血缘的F2 真杂种或含斑茅血缘的甘蔗品种。建议进一步进行研究 ,探索能否通过常规杂交方法 ,对斑茅F1进一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4.
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表明蔗茅(Erianthusrufipilus)在我国分布于滇、黔、川、藏、桂、陕、甘、鄂8省(区)海拔480-2800米的区域。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不同区域的无性系2N数目未发现变异,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略有差异.蔗茅茎秆的锤度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2%,但种群内变异较大,即使同一野生群落内也有明显差异。蔗茅同一个体不同小穗内的花药数目变异较大,总体变化在0—3枚之间。蔗茅的高锤度、花药数目的易变性及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表明:蔗茅在甘蔗起源和进化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甘蔗育种的基础研究上应给予重视。,达极显著水平。表2列出了14个蔗茅无性系的花药数目的小穗百分率。总体而言,可按百分率把蔗茅的花药数目变异为4类:(1)以3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2花药和单花药的小穗,西藏、四川和陕西都有这类无性系出现,共有6个无性系。(2)以单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2花药和无花药小穗,共有5个无性系,原产于云南和西藏。(3)以2花药小穗为主,同时出现3花药和单花药小穗;共2有个无性系,原产于四川和云南。(4)3花药、2花药、单花药小穗百分率基本相等,只见于陕西的一个无性系中。从地理上看,云南和西藏的? 相似文献
5.
6.
戴献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8(2):143-145
斑茅是甘蔗杂交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甘蔗杂交品种所包含的“种”的血缘数越多,异质性越大,其抗性和单位面积产量也随之增强和提高.研究杂交亲本的抗病性,为杂交育种提供抗病材料、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甘蔗斑茅杂种BC1后代崖城01-21和崖城01-36进行内转录间隔(ITS)鉴定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甘蔗斑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行为。结果表明,崖城01-2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4=100m+4sm(4SA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4.25,平均臂比1.35,染色体属2C型,分子鉴定结合细胞学研究表明其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其染色体遗传为n+n;崖城01-36经ITS鉴定为真实杂种,其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32=130m+2sm,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3.94,平均臂比1.27,染色体属2B型,结合其性状的进展,推断亲本向其传递染色体可能以2n+n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9.
甘蔗斑茅杂交后代BC_1的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斑茅杂种BC1后代崖城01-21和崖城01-36进行内转录间隔(ITS)鉴定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甘蔗斑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行为.结果表明,崖城01-2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4=100m+4 sm(4SA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4.25,平均臂比1.35,染色体属2C型,分子鉴定结合细胞学研究表明其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其染色体遗传为n+n;崖城01-36经ITS鉴定为真实杂种,其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32=130m+2 sm,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3.94,平均臂比1.27,染色体属2B型,结合其性状的进展,推断亲本向其传递染色体可能以2n+n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spp.)与蔗茅(Erianthus fulvus)杂交F1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差异。【方法】以甘蔗与蔗茅间杂交所获得的16份F1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研究,在GISH的基础上对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GISH的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材料中具有7—10条不等的父本染色体;由于母本遗传物质对父本遗传物质的排斥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导致父本染色体在子代中有断裂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期核中亲本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的公式分别为2n=92=80m(4SAT)+12sm、2n=88=82m+6sm及2n=88=78m(2SAT)+10sm,核型分类为2C、2C和2B。【结论】甘蔗×蔗茅杂种F1的染色体组成为n+n及2n+n,它们的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类型。 相似文献
13.
提高甘蔗远缘杂交后代花粉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甘蔗远缘杂交后代通过 92-142d的光周期诱导处理后,其孕穗期提早至适宜于花粉形成与发育的 9 -10月份,它们的花粉育性,除了云F1 2000-118外,均比对照提高。另外,远缘杂交后代的花粉育性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与种性密切相关,且双亲血缘关系越远,杂交后代的花粉育性越差。 相似文献
14.
对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在相关生理生化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常供水条件下的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作为鉴定甘蔗抗旱性能的指标,BC1品系的比值均小于母本YC96-40。母本YC96-40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较高,到BC1代则其活性大大降低,这可认为是斑茅BC1品系糖分和锤度等改良速度较快的内在生化原因之一。另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在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的遗传距离均较大,而其后代在这2个性状上表现为前者大多数与母本YC96-40遗传距离较大,后者大多数与母本YC96-40遗传距离较小。 相似文献
15.
16.
三倍体LA百合远缘杂交亲本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三倍体LA百合是否可作为育种亲本并筛选与亚洲百合远缘杂交育性较高的组合,本研究对26个LA品种与10个亚洲百合品种进行62个组合的远缘杂交,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杂种后代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三倍体LA杂种系百合通常雄性不育,但可以作母本与二倍体或四倍体亚洲百合杂交。2)与二倍体亚洲百合(AA)相比,四倍体亚洲百合(AAAA)与LA杂种系百合远缘杂交的育性普遍更高。3)筛选出了7个育性较高的亲本组合,包括 ‘Nashville’בNello’、‘Freya’בVal di Sole’、‘Desiderio’בDetroit’、‘Samur’בNello’、‘Batistero’בRegata’、‘Rousseau’בVal di Sole’和‘Ercolano’בBenlica’;对62个组合杂交结实情况的分析显示,3个LA品种(‘Freya’、‘Nashville’和‘Orange Tycoon’)作为母本较好,6个亚洲百合品种(‘Val di Sole’、‘Nello’、‘Regata’、‘Detroit’、‘Benlica’和‘Black out’)作为父本结实性较高。4)三倍体LA品种可产生非整倍体配子和基因组间的染色体重组,在百合种质渗入育种中有较大潜力。本研究为发挥三倍体LA百合育种潜力及进一步培育有商品价值的百合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