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去年9月27日举行的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茶叶概况的大型电视系列片《茶旅天下》开机仪式在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浙江省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举行。一些专家围绕“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发展茶经济”这个主题谈了各自的看法。新昌以《茶旅天下》开机为契机,带动整个新昌茶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北五省区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丝绸之路区通过区域合作,联合开发,该旅游区已经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通过对西北五省及各省近五年客源市场旅游行为结构及发展状况分析,阐述了西北旅游丝绸之路区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对策及建议.采用了实证主义(定量)和人文主义(定性)方法论,以特性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误区、面临的挑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缓慢,需要对其进行深层思考。本文首先提出了西北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四大认识误区,进而在分析西北旅游发展面临的四个重大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有限水资源条件下西北旱区农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综述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西北旱区农业发展出路做了讨论:1.西北五省(区)水资源分布状况;2.资源农业利用现状;3.旱区农业的发展出路以及政策与工程保障制度。并从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角度,阐述了 新形势下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用水问题,以及对于我国农业发展重要战略意义。通过讨论分析得出,西北五省(区)农业只有综合发展,多种经营,依靠科技及政策,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多元化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谈地市级植保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有效途径孙永军陈复斌(江苏省淮阴市植保植检站223001)地市级植保工作要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紧紧围绕农业经济发展这根主线,坚持搞好病虫测报和综合治理,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和新技术使用面积,加大《农药管理条例》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十多年来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所获得的效益,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特别强调了必须继续大办水利;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以及通过合理用水,有利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水利建设要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并指出了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如河套平原、西辽河流域、嫩江右岸地区等。  相似文献   

7.
《植物保护》2006,32(2):44-44
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农业教育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集昆先生,不幸于2006年2月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1岁。杨集昆先生曾先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植保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贵州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西北林学院名誉教授、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北京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昆虫世界》和《北京昆虫学会通讯》主编、《昆虫分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分类学报》和《动物世界》编委等职。杨集昆教授长期致力于昆虫分类研究和教育工作;亲手采集了20万多号昆虫标本,搜集了4 000…  相似文献   

8.
<正>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药管理工作和全国药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药检战线的同志们要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认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贯彻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意见,切实肩负起《条例》及配套规章赋予的各项新职能新任务,全力支撑农药管理工作和药检事  相似文献   

9.
读《上海茶业》2008年第4期,《中国七万家茶厂不敌一家“立顿”》一文后,作为一名老茶人,感到很惭愧。同时认为茶的故乡,不应出现这样的局面。我国茶叶品质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有多种因素,笔者仅在这里从监管和技术(标准)方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鄂托克旗都思图河流域面积468km2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和2007年流域内人工灌溉草场建设项目启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流域内显性植被、隐性植被、玉米灌溉草场和苜蓿灌溉草场等资源斑块的景观特征,利用协调度进行牧区水利建设对整个流域生产力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牧区水利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由原来的随机型向集群型发展,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关联性、易达度、连通性下降,而景观斑块的分散度、干扰度、隔离度和破碎度等指数上升;景观资源斑块数量的消长与排列格局改变,直接导致流域内水资源亏缺近364.421mm,生物量下降53807.3 kg/a.hm2;景观在人工草场建设前后的协调度表明,在人工草场水利建设前其协调度评价值为63,而建设后其评价值仅为43。由此建议:以集群格局进行草原牧区水利建设不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草原水利建设应考虑草原本底-流域廊道-草库仑斑块在水流作用下能流、物流耦合的生态过程前提下,实现草原流域景观要素的水资源利用与分配;草原生产力提高的瓶颈是保证地表环境如何把天然降水转化为草原生产力层生态水,以维系正常的草原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8-2014年西北六省工业污染的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西北六省工业污染指数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六省的工业污染综合指数差异明显,且整体上均呈现"W"型波动上升趋势,工业污染治理压力较大。为了检验西北六省工业污染影响因素,以工业污染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选取相关控制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工业化进程、地方政府经济干预和地方政府能源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对西北六省的工业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西北六省的工业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认为经济新常态下,西北六省需坚决贯彻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解产能过剩;通过清洁发展,降低工业污染,提高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12.
2020年8月,《西北植物学报》刊载陕西西安植物园寻路路等的文章——陕西省十字花科植物新记录,报道在西安市雁塔区马腾空村发现了皱匕果芥[Rapistrum rugosum (L.) All.],已经成片生长,且有蔓延扩散的趋势,这是皱匕果芥在中国大陆首个传入纪录。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是该地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自身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条件,其发展与生态、资源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日益加深。在对西北干旱区农村城镇化发展进行多维度审视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适时启动《动植物检疫法》的修订程序,是动植物检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本文从法理层面阐述了对《动植物检疫法》进行修订的必要性;并从《动植物检疫法》行政执法主体的变更、《动植物检疫法》中与WTO/SPS协议不一致的条款、《动植物检疫法》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对《动植物检疫法》的修订做了建议性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阳光沐浴下,《植物检疫》走过了20年的办刊历程,她伴随我国植物检疫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务真求实、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服务读者的办刊思想指导下,在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经过2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核心...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西北少数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区域;其次,揭示了各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相似文献   

17.
谈检疫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行为张茂盛(大连动植物检疫局检疫行政处罚是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违反《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检疫管理相对一方科以惩戒性义务的检疫执法行为。它具有行政处罚的两重性即实体性与程序性,其中实体性规定检疫行政处罚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动植物检疫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药标签的管理,包括对标签上农药名称的顾则要求,已有专文论述(卢建玲,《农药检定》1987年第1期;《农药科学与管理》,1990年第2期),本文仅就我国农药标签上农药名称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看法。农药名称是农药标签上最重要的信息.商品农药一般都是农药制剂.我国农药制剂的名称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有效成分通用名称-加工剂型名称.如80%敌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典型的地下水依赖型生态系统,地下水资源是西北干旱区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对揭示地下水的变化特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人工的传统地下水监测研究耗费巨大,难以实现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分析,重力卫星的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过往研究尚未对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进行量化评价,为探究近年来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情况,基于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数据反演中国西北干旱地区2002—04—2020—09共计200个月的地下水储量变化情况,判断其趋势变化,再计算基于GRACE的地下水干旱指数获取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干旱情况,最后进一步将GGDI与可持续性指数相结合,量化地下水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以此评价近年来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结果显示:2002—2020年,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储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干旱程度加深,地下水平均可靠性为0.495,回弹性0.470,脆弱性为0.404,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指数SI为0.28,属于较低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水平。研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结合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即生态农业的建设要与富民增收、节约水资源结合起来,要树立生态意识,健全有利于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可实现西北干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