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人工孵鸽技术采用人工孵鸽来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蛋等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亲鸽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鸽的88%,其具体操作技术如下:1.1取蛋应在每1d晚上8时以后,对所有种鸽所产的鸽蛋全部取出,不宜过早过迟。过早时,有部分种鸽未产蛋;过迟时,有的种鸽产蛋后有立即开始孵化的习惯,造成鸽蛋温度上升,对人工孵化带来不良影响。取蛋时须将蛋窝一同取出,以免种鸽恋巢抱…  相似文献   

2.
我市某鸽场的一群种鸽发生以产蛋率下降、排黄绿色稀粪,以及扭头歪颈、转圈等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经过对流行病学的分析,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鸽新城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发病情况该鸽场其中一幢鸽舍饲养种鸽700对,2000年7月发病,最初是10多对,2~3天后迅速扩大到185对,全群种鸽产蛋率迅速下降60%,并且相继出现死亡。整幢鸽舍有46.7%的种鸽发病,死亡84只,死亡率60%,其所产的乳鸽死亡153只,存活乳鸽体质很弱,减产10%以上。先后用过氯霉素、金霉素、…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厦门市同安某养鸽场和南安市水头某养鸽场同时从龙海市某鸽场引进1月龄种鸽,数量为192只和200只,弓除后第3天开始陆续发病,而且使原来饲养的4岁种鸽同安100O只和南安2000只也受到传染,几乎全场发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孵出的雏鸽6天内100%发病死亡,曾用土霉素、四环素、氟哌酸、氯霉素和痢特灵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发病1个月,引进的2月龄种鸽全部死亡,原来4岁种鸽同安死亡200只和南安300只,死亡率达20%和15%,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临床症状发病鸽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甚至废绝,且食后不消化…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每对种鸽一次可孵化3枚蛋,喂养3只乳鸽,但鸽子的自然本性是每次只产2枚蛋,哺育2只乳鸽,亲鸽的孵化、哺育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这一现象,人们摸索出了“并蛋孵鸽”方法,该法对那些没有掌握人工孵化和人工哺育技术的养殖场、户提高乳鸽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效果相当显著。1种鸽分组选出成果30%产蛋性能好、受精率高,但抱孵性差、喂仔劣的青年种鸽组成产蛋组,作为专门产蛋用鸽群。选出70%孵化好、喂仔佳的壮老年种鸽做为孵喂组,担任孵化喂仔任务。两组种鸽不用调动笼位,只要在其原位上作记号能区分即可。2…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健砂对蛋鸽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美国白羽王鸽种鸽60对,平阳杂种蛋鸽100对,分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种鸽30对和杂种蛋鸽50对。试验组保健砂采用蛋鸽高产保健砂,分设春、夏、秋、冬4种;对照组采用常规蛋鸽保健砂。经6个月的饲养试验,试验组种鸽月均产蛋5.97枚,孵化雏鸽5.93羽,孵化率达99.44%;对照组则产蛋5.93枚、孵化雏鸽5.90羽,孵化率为99.43%。饲喂高产保健砂的试验蛋鸽月均产蛋5.35枚,对照组则为4.76枚,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2.4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未有一种药物可以杀死鸽体内的痘病毒,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感染。2001年5月,我市某鸽场饲养的部分种鸽和乳鸽,其眼睑、嘴角、腿脚和少毛的皮肤上相继发生鸽痘,初为白色的小结节,后变成棕褐色的结痂。这些痂皮若不处理,3~4周后痂皮脱落,留下一个灰白色疤痕。有个别的鸽口腔咽部的粘膜也有黄白色小结节,严重阻碍呼吸,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全场鸽痘感染发病率27%,死亡率4%。种鸽由于感染鸽痘,烦躁不安,无心孵化,常引起种蛋死精,孵化率下降26%;乳鸽由于感染鸽痘而…  相似文献   

7.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是以腹泻和脑脊田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介绍广东省某地四个鸽场几年来鸽1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情况。一、鸽场互型剧粘病毒病的压们又免枉A切有种鸽2.7万对,1966年12月下旬发现种鸽全场日死亡数增多至10多R。病鸽除一般病状外,还可见体温升高,身体震颤,头颈但直。剖检未见明显病变,经用抗菌药物等治疗未见好转。4-5天后,种鸽日死亡数增至对一30只,幼鸽日死亡数也增至30多只。约占发病总数50%-80%的病鸽出现排黄白、黄绿色稀粪,以及摇头、歪颈、…  相似文献   

8.
李宝生 《中国家禽》2001,23(3):17-17
滕州市下岗职工张某,租赁郊区闲置厂房 10余间办起养鸽场。 2000年 7月 16日首批引进美国落地王种鸽 500对。引进种鸽 2周后部分鸽发病,其主要特征是下痢,拉绿色粪便,消瘦,个别病鸽表现震颤等神经症状。后期衰竭而死,死亡率高,损失严重,经确诊为鸽新城疫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现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及症状   引进种鸽后第 15天部分鸽表现精神沉郁、不食、饮欲增加。引进后的第 17天发病率达 40%。粪便呈水样,逐渐变为黄绿色。少数鸽头颈弯曲,全身震颤。后期拉污绿色稀粪、糊状粪,衰竭而死。期间鸽主疑似肠…  相似文献   

9.
肉鸽养殖以其周期短、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的独有特点,已成为我国一项新型的高效养殖业。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加入养鸽业的单位或个人盲目性较大,他们大量投入资金,只求规模,贪图便宜购买种鸽,以致那些专搞投机的“鸽贩子”们重新崛起,低价收购劣质肉鸽,然后以种鸽倒卖。有些打着鸽场牌子的企业或个人也在贩鸽,不论病鸽、带菌鸽一律当“种鸽”卖给新建鸽场,以致造成鸽病的蔓延流行。1997年秋发生的流行性鸽病,主要是带菌的病鸽引发的,尤其是购进青年鸽(青年鸽在55日龄~85日龄是发病、死亡高峰期)。由于引进“种鸽”混…  相似文献   

10.
1 鸽副伤寒病 1.1鸽副伤寒病的危害 鸽副伤寒病是由有运动能力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传染力、致病力强,可以使鸽的胚胎和包括幼鸽、青年鸽、生产种鸽在内的所有不同年龄段的鸽感染发病。对胚胎可以引起100%死胚;对幼鸽可以造成80%的死亡率;对生产种鸽一般呈慢性经过,可造成受精率下降甚至下蛋终止,并长期排毒污染鸽场,使该病长期得不到尽化。如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种鸽最后也可能因衰竭而死亡。该病是鸽场的常见传染病,若长期存在这种传染病,会严重影响鸽场乳鸽的产出率,进而影响鸽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2000年3月,宁夏银川市某种鸽场育成鸽发生了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经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鸽脑型大肠杆菌病,现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场饲养种鸽3 000只,包括育成鸽800只,3月初鸽开始出现拉稀,继而出现死亡,病的后期,扭头呈“观星状”,共发病376只,死亡215只,发病率46%,死亡率26.9%。发病时曾用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二、临诊症状病鸽被毛粗乱,食欲下降或废绝,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拉稀,继而出现神经症状,扭头、歪颈,严重时全身肌肉震颤,头向后仰…  相似文献   

12.
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薛雄威(广东省恩平市畜牧局,29411)恩平县某鸽场,共有大、中、小种鸽17房4万余只,其中1房后备种鸽2500只,于1993年6月25日首先发病,日死鸽10~20只,至7月上旬,第14房种鸽也发生死亡,随后又传至第12房种鸽群。疫...  相似文献   

13.
珠海市斗门区六乡镇沙栏村某鸽场,于2002年3~4月间发生一种以1~3周龄乳鸽精神沉郁、腹泻、消瘦、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一、发病情况该鸽场共有种鸽2000多对,2002年2~3月份发现有个别种鸽死亡,3月份陆续发现有乳鸽死亡,4月份死亡数增多,每天死亡6~10只,至4月底共死亡300多只,种鸽产蛋率下降,产蛋率只有50%左右。二、临床症状病鸽精神呆滞,羽毛松乱,呆立一旁,流泪,流涕,呼吸困难,嗉囊积食,鸽体消瘦,…  相似文献   

14.
一、人工孵鸽技术 采用人工孵鸽来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蛋等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亲鸽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鸽的88%,其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场地的选择 对于初养的家庭养殖户来说,一般以养殖100对种鸽为宜,占地面积约35-40平方米,除利用闲旧房舍外,也可搭建部分简易鸽舍。鸽舍用尼龙网遮盖后放养配对前的青年种鸽。生产种鸽采用笼养方式,鸽舍应冬天保温,夏季通风、防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北京、河北及山东部分地区鸽毛滴虫感染情况,以毛滴虫感染阳性率及携虫密度指数为指标,选择多家规模鸽场对生产种鸽、乳鸽、童鸽、青年鸽,及同窝对应的种鸽和乳鸽进行检测调查。采集样本2 676个,其中种鸽393只、乳鸽689只、童鸽344只、青年鸽333只、同窝种鸽和乳鸽461只和456只。结果显示:毛滴虫感染阳性率种鸽为30.0%,乳鸽为77.8%,童鸽为67.4%,青年鸽为62.5%,同窝种鸽为28.9%,乳鸽为52.4%;携虫密度指数,种鸽为1.58,乳鸽为1.85,童鸽为1.61,青年鸽为1.76;同窝种鸽和乳鸽分别为1.41和1.82。种鸽毛滴虫感染阳性率最低,乳鸽、童鸽、青年鸽随鸽年龄增加阳性率呈现降低趋势,同窝乳鸽阳性率显著高于种鸽,且种鸽与乳鸽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仪征市某鸽场从上海某种鸽场引进3月龄的美国落地王鸽和法国白卡奴青年种鸽各300对,用来杂交改良原有的肉用种鸽。引进场后15天开始陆续发病,随后原来饲养的1200对产鸽也受到传染,致使种鸽群产蛋量下降,无精蛋增多,种蛋孵化率大幅降低,出现大量死胚,同时孵出的雏鸽8日龄全部发病死亡,460只未及时出售的22-28日龄乳鸽80%发病,迫使全部废弃深埋。曾用土霉素、痢特灵、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抗菌素治疗无效,遂来我站诊断。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广西养鸽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饲养种鸽数量约为200万对。最大种鸽场饲养种鸽约6万对,目标建成规模为20万对的种鸽场。大部分鸽场是种鸽饲养量为1000对~6000对的小规模养鸽场。随着养鸽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鸽病的发生与流行也日趋严重,其中鸽新城疫(又称鸽I型副粘病毒病,也叫鸽瘟)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价格紧紧地牵动着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方面。如何定价、或者说由谁来主导价格,已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鸽业产品有种鸽与乳鸽之分,其市场与价格有明显的差别。目前种鸽、乳鸽价格混乱,每只乳鸽上市价格低至8~9元,高至15~18元。种鸽(生产鸽)价格低至60元/对,高至150元/对。目前鸽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差距大是违背价格规律,是不正常的。那末,由谁来主导鸽业产品市场价格?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种鸽从育龄上分青年鸽、成年鸽、生产鸽;青年鸽是指二月龄至四月龄;成年鸽是指四月龄至五月龄以上;生产鸽…  相似文献   

20.
吴红 《中国家禽》2001,23(18):32-32
目前我国肉鸽的养殖,因经济效益较好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许多养殖场、个体养殖户还是用“老方法”、“老经验”,致使肉鸽出雏率低、死亡率高,尤其是新配对的青年种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人工哺育,利用保姆鸽育雏,提高受精率;利用并窝、助产等方法,来提高新配对种鸽的产雏率。这些方法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而使养鸽成本大大降低。1保姆鸽选择选择没有疾病、精神状态良好、有较强的孵化和育雏能力,1岁以上4岁以下的生产鸽。选择正在繁殖时期的种鸽,被代孵的蛋或被哺育的乳鸽的日龄与该保姆鸽的蛋或乳鸽的日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