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5月23~24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了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重点介绍了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交流了灌溉施肥制度制定和水溶肥料试验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讨了思路对策,进行了现场教学。培训班认为,国家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工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水肥一体化面临  相似文献   

2.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设施农业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关系,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平衡施肥技术运用、智能监管技术运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灌溉施肥模式也将随之变化。结合设施农业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关系,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分析。根据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灌溉结合的农业新技术,也是当前在节肥控水等方面效能最高的农业技术。因此,如果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充分应用这一农业技术,就能够提升设施农业中施肥与灌溉的工作效率与整体利用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目前正在研究进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对我国应用、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水肥一体化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灌溉和施肥是设施蔬菜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设施蔬菜的水肥高投入和环境的高风险给中国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影响着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该文通过对设施蔬菜灌溉与施肥遭遇瓶颈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状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6.
在农作物种植技术应用中,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农作物种植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品质,在进行植物栽培的过程中,会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植株的培养,在马铃薯种植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进行种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中是将灌溉和施肥操作环节进行一体化的融合,在进行农作物栽培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减少植株在成长过程中的灌溉用水量,避免了在农业生产开展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的情况发生,同时又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后期管理和养护种植方面出现的操作繁琐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马铃薯种植中劳动方面的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的成本。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中,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一体化的种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中。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吉首市不同产业发展情况,集成组装了压力管道灌溉施肥系统,设计了不同作物灌溉施肥方案,总结了不同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准确把握水肥一体化技术关键环节,以期着力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农业新技术,主要将施肥与灌溉融为一体,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均匀、定量、定时、按合适比例地为作物根系供肥、供水的农业技术,使根区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疏松度,从而提升养分利用率。由于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工省时、节水省肥等特点,所以在农业领域中受到广泛青睐且获得推广运用。本文立足于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分析,针对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灌溉和施肥的利用率,采用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的方法,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发展,特别强调了设施农业中水肥一体化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并针对我国设施农业中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对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机理研究和管理系统以及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及配套系统体系非常必要,同时应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设施农业大型园区或基地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地区的农业种植业发展迅速,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引进了玉米滴灌技术,施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制度,试图提升玉米种植效率,促进玉米种植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该文简要分析了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与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在宁夏种植区的应用优势,探究了宁夏地区玉米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节水灌溉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和化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水分和养分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措施,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仍以设施农业为主。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步发展。相比而言,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展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前景及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常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水肥一体化已被纳入政府农业发展规划。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可大幅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基于此,阐述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契机,探讨水肥一体化相关的设备选择、系统布置、水肥耦合和维修保养等技术要点,讨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产品研发、技术模式创新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核心提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的灌溉施肥会导致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昔日的粗放型灌溉施肥模式正逐步被科学的节水节肥模式取代。本期结合灌溉施肥的方式方法,探讨了中国水肥一体化装备的现状、分类及发展方向,介绍了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栽培、复合肥调配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由节水灌溉、水肥综合管理、物联网、LoRa无线通讯集成的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以黑尊雪桃种植项目为例,确定了节水灌溉设计参数、田间管网流量与压力及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根据农业种植项目特点,运用一体化设计的传感器或控制器、LoRa无线通讯、有边缘计算功能的网关及云平台组成的物联网采集传输控制系统;以雪桃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和项目地土壤肥力为依据,设计了适合本项目的灌溉施肥制度,以期为更多农场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构建"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这一集成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思路。围绕"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这一中心,对其概念内容、构建方式、组成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根区等高覆盖灌溉、根区等高覆盖灌溉施肥、秸秆覆盖还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对"水肥秸秆一体化"农田微生态系统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水肥一体化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很快,"水肥一体化"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但无论是社会还是业界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为确保"水肥一体化"技术健康发展,有必要进行研讨、澄清。1水肥一体化是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技术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水肥一体化"就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传感器实现对大田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结合大田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利用物联网、作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等技术,对作物实施科学、智能的自动化灌水、施肥,帮助生产者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自动灌溉,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智能化决策。  相似文献   

19.
加快水肥一体化进程提升灌溉施肥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的推广应用,文章从全盟农田灌溉及施肥历史做一回顾和总结,同时分析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加快水肥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灌溉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智能化、精准化、节水、节肥、省工等诸多优点。本文以泰半夏为例,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肥一体技术相关建议,使得我国农业朝着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